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3)
2023(14951)
2022(13149)
2021(12098)
2020(10300)
2019(23320)
2018(23049)
2017(44548)
2016(24226)
2015(27141)
2014(26790)
2013(26277)
2012(23892)
2011(21172)
2010(20809)
2009(18617)
2008(17781)
2007(15158)
2006(12875)
2005(10856)
作者
(69382)
(57868)
(57483)
(54716)
(36729)
(27869)
(26206)
(22970)
(22039)
(20233)
(19832)
(19409)
(18152)
(18011)
(17947)
(17721)
(17568)
(17197)
(16496)
(16418)
(14363)
(13996)
(13948)
(13163)
(12907)
(12672)
(12631)
(12597)
(11660)
(11653)
学科
(91507)
经济(91411)
管理(67957)
(64672)
(53608)
企业(53608)
方法(46563)
数学(41093)
数学方法(40498)
(25249)
(23212)
中国(22686)
(21641)
业经(20439)
地方(17959)
农业(16865)
环境(16273)
(16174)
贸易(16165)
(15674)
理论(15560)
(15318)
财务(15247)
财务管理(15219)
技术(15189)
(15013)
(14879)
企业财务(14462)
(13606)
(12740)
机构
大学(334212)
学院(333584)
管理(134906)
(127207)
经济(124404)
理学(118770)
理学院(117456)
管理学(115099)
管理学院(114517)
研究(108561)
中国(78571)
科学(71363)
(69847)
(58174)
(55729)
业大(54999)
(54057)
中心(50720)
研究所(50238)
(46844)
财经(46321)
农业(46032)
(44201)
师范(43692)
北京(42996)
(42393)
(40046)
(37946)
经济学(37550)
技术(36246)
基金
项目(244528)
科学(192334)
基金(177770)
研究(174455)
(156761)
国家(155478)
科学基金(133699)
社会(108665)
社会科(102972)
社会科学(102938)
(96442)
基金项目(95456)
自然(89928)
自然科(87862)
自然科学(87840)
自然科学基金(86236)
(81623)
教育(80568)
资助(72559)
编号(70767)
成果(55282)
重点(55047)
(53226)
(51733)
(51100)
课题(48116)
科研(47765)
创新(47697)
计划(45783)
大学(45244)
期刊
(127838)
经济(127838)
研究(89642)
学报(57832)
中国(56406)
科学(51813)
(51239)
管理(46521)
大学(43443)
学学(41074)
(40915)
农业(36104)
教育(35944)
技术(29335)
(23212)
金融(23212)
业经(22089)
财经(21152)
经济研究(20102)
(18550)
(17971)
图书(17606)
科技(17065)
问题(16772)
(16261)
资源(15844)
技术经济(15473)
理论(15472)
业大(15453)
实践(14357)
共检索到45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海鸥  李佳朋  马晓丹  杜松怀  焦峰  
【目的】针对寒地大豆发生缺素症状时冠层颜色变化复杂性,建立基于冠层图像颜色特征的大豆缺素症状识别新方法。【方法】采用无土盆栽试验,以垦农18为供试大豆品种,设计缺氮、缺磷、缺钾3种营养状况,采集大豆缺素症状的冠层图像样本,利用图像灰度直方图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大豆冠层图像的红光值R、绿光值G、蓝光值B,计算最佳颜色特征蓝光标准化值B/(R+G+B)和绿光标准化值G/(R+G+B),将其作为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并利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改进传统梯度下降学习算法,将其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同时应用传统梯度下降算法和改进梯度下降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参数并比较。【结果】应用遗传计算改进的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高晓阳  武季玲  李红岭  杨占峰  孔彦龙  毛红玉  寇敏瑜  
为提出一种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基于采集图像的颜色一阶与二阶矩和纹理LBP算子改进模式综合特征参数的大麦病害识别方法,以甘肃河西地区发生的大麦白粉病、云纹病和条锈病为研究对象,采用颜色矩和LBP算子均匀模式综合特征参数来提取大麦病斑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并将该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向量构建以径向基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模型。利用SVM分类模型对采集到的355幅病害图像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径向基参数时,大麦病害整体识别正确率达84.7458%。本研究为农田大麦病害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验证分类模型在大麦病害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可为其他农作物病害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海鸥  朱可心  冯佳睿  马晓丹  于崧  
针对具有颜色信息的大豆冠层三维结构形态的重建问题,采用PMD摄像机与彩色摄像机相结合的多源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大豆冠层多源图像,对大豆冠层多源图像特征点配准方法进行研究。以彩色图像和强度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仿射变换实现彩色图像坐标系到PMD图像坐标系的转换;利用Harris算法检测图像特征点,采用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法(NCC)实现特征点粗匹配。为克服传统RANSAC算法抽样次数较多及和数据检验时间较长的弊端,提出在特征点匹配阶段,按照可信度将特征点对排序,从可信度高的点对开始抽取的方法来优化经典RANSAC算法,进而实现特征点精匹配,最终完成多源图像特征点配准。为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图像配准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与传统图像配准算法相对比,结果表明:室外和室内环境下,样本组的平准正确配准率分别为83%和87%,均优于传统图像配准算法,并满足快速配准大豆冠层多源图像特征点的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军  付雪媛  苗晨琳  张琬桐  丁孺牛  
以柑橘为供试对象,研究了计算机视觉分级中的柑橘图像采集和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利用单个摄像机对每个柑橘从4个侧面采集4幅图像,利用4幅图像特征的平均值作为该样本的最终特征,研究基于果实颜色和表面纹理的柑橘图像快速处理分级技术。以人工感官鉴评结果作为分级标准,以训练好的概率神经网络对60个柑橘样本进行了分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各级水果的识别成功率略有不同,对一级果和四级果的识别率最高,二级和三级果的识别率稍低,整体识别率约为8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亮  苏本营  杨峰  杨文钰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的玉豆间距带状套作组合对大豆冠层结构特征与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群体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川单418"和"贡选1号"为试材,设计(A)玉豆间距40 cm(大豆窄行行距70 cm)、(B)玉豆间距50 cm(大豆窄行行距50 cm)、(C)玉豆间距60 cm(大豆窄行行距30 cm)3种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并以单作玉米(SM)和单作大豆(SSB)作为对照,对带状套作大豆冠层结构、光能截获量、干物质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不同带状套作大豆群体冠层上方的PAR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SSB(P<0.05)。玉豆共生期间,处理A大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涛   李金阳   石文强   亓立强   关哲允   张伟   张春宝  
为构建田间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检测模型,以大田场景下的大豆植株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走式大豆表型信息采集平台获取图像数据并构建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数据集,使用不同目标检测模型(SSD、Faster R-CNN、YOLOv3、YOLOv4、YOLOv5、YOLOX和YOLOv7)对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数据集进行检测,将模型分数(F1)、平均精度均值(mAP)及检测速度3个指标用于评估不同模型在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检测中的性能。在YOLOv7网络中添加CARAFE特征上采样算子、SE注意力机制模块和WIoU位置损失函数,建立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检测模型YOLOv7-CSW,并利用改进模型对杂交大豆胚轴颜色数据集进行消融试验。结果表明:1)YOLOv7模型的F1(0.92)与mAP(94.3%)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型;2)YOLOv7模型的检测速度为58帧/s,低于YOLOv5和YOLOX,检测速度可以满足田间实时检测任务需求;3)YOLOv7-CSW模型比YOLOv7模型的F1和mAP分别升高0.04和2.6%;4)YOLOv7-CSW模型比YOLOv7模型检测速度升高了5帧/s,可以实现杂交大豆胚轴颜色实时检测。综上,YOLOv7-CSW模型可以更好地获取胚轴颜色特征并准确地检测出目标位置,提高了复杂农田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性能,能够实现田间杂交大豆胚轴颜色快速准确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新亚  宋振伟  孔凡磊  张志鹏  陈阜  
利用HSI颜色模型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冬小麦群体数字图像的颜色特征,分析其与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孕穗至灌浆期前冬小麦群体的色调值H与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冬小麦群体色调值H的动态变化看,当生育前期监测到H由峰值开始下降时,可判断进入抽穗期,而生育后期H出现迅速下降时则表明冬小麦群体开始进入灌浆成熟期,数字图像的颜色特征能够反映冬小麦的生育进程;孕穗-开花期间H可以较好的反映作物产量,并建立了H值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之间的线性方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坤  李永建  曾维斌  罗佳妮  
通过认知实验方法,采纳兰道尔环作为刺激载体,考察世界五百强企业商标常用的6种颜色及9种颜色组合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颜色组合识别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黑白"颜色组合是五百强企业商标最常用的颜色组合,也是识别效率最高的颜色组合。使用频率最高的4种颜色组合,与使用频率较低的5种颜色组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商标颜色选取的科学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谢甫绨  张惠君  宋显军  王海英  
【目的】探讨超高产大豆的株型优势,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的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大豆辽豆11号进行多年对比试验,对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从苗期到盛荚期,辽豆14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要低于辽豆11号,但在盛荚期以后,则高于辽豆11号;从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看,超高产大豆品种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下部叶片衰老慢;辽豆14号不同节位叶柄长度和叶形指数的变化更加合理,在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更多光能透射到冠层中下部,使群体下部无截获散射更大,平均叶倾角也更大;辽豆14号的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达最大时期比辽豆11号略晚,但辽豆14号高叶面积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红  杨玲  
Content based retrieval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multimedia databases Some image databases use the color of image as the main retrieving content feature Shape feature is also used to query image,such as moment variant,rotating angle,etc In this article,a new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retriev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丰光  于兵  李妍妍  白向历  陈增齐  姚永祥  景希强  
以两个轴色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自330和PH4CV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采用目测法将穗轴颜色分级,通过P1、P2、F1、F2、B1和B2六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轴色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B1和F2群体轴色数值频率表现为W型分布,B2群体数值频率表现为偏正态分布,说明玉米轴色性状遗传为少数主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遗传模型(即B-1模型);两个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72和-0.82,说明育种值较高;显性效应值分别为0.745和0.13,说明基因a对基因b表现为显性效应;在上位性中,两对基因显性×显性效应值为-0.715,说明互作效应明显,显性效应起主要...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平平  万洪林  刘慧  李天平  
针对传统的基于颜色直方图跟踪算法不能精确跟踪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的人脸跟踪算法.该方法首先在视频序列中提取人脸的肤色和边缘特征,并以加权颜色直方图和边缘直方图描述人脸特征;然后采用自适应融合方法计算粒子集权重.这种自适应融合方法,有效地增强了人脸跟踪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视频人脸存在类肤色以及光照变化等复杂背景下,该方法改善了跟踪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晓丹  张晓亚  岳殿民  高记  Mohammad T.Khasawneh  
目前已有文献证明个体注意资源分配方式与擅长记忆信息类型存在性别差异,但少有研究涉及位置与颜色对不同性别个体注意与记忆效果的影响。本文根据知觉负荷理论,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探讨性别差异下位置与背景颜色对界面信息显示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位置对男性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显著,对女性影响不显著,颜色对女性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显著,对男性影响不显著。不同信息类型下,位置与颜色对不同性别个体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信息熟悉程度较低时,位置对男性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显著,颜色对女性影响显著;信息熟悉程度较高时,位置对男性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显著,颜色对男性与女性影响均不显著;信息内容较复杂时,位置与颜色对男女注意与记忆效果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幼春  任奕林  熊利荣  陈红  文友先  
研究了动态鸭蛋图像预处理及图像颜色特征参数的提取算法。其中预处理包括去图像边缘毛刺和蛋壳污点信息;提取鸭蛋图像颜色特征参数需要通过鸭蛋轮廓识别和圆形搜索算法实现,对于鸭蛋图像的轮廓识别是以彩色图像的红色分量R来判定图像边界点,并以此计算出鸭蛋图像蛋内像素和,用圆形搜索法求出蛋芯颜色特征区域并提取图像特征颜色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得到的蛋重模型相关性达到0.95,建立的颜色模型相关性达到0.9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利用对SMV不同株系分别表现抗病(免疫或无症状)、坏死以及花叶的品种,配置花叶×抗病,花叶×花叶、花叶×坏死,坏死×坏死、坏死×抗病5类杂交组合。各组合的F1、F2和部分B1、F3世代在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a,SC8和N3株系的条件下,研究了大豆花叶病毒症状反应的遗传。结果表明,花叶×抗病组合接种SC8株系后,F1表现抗病,F2和B1群体分别发生3抗∶1感以及1抗∶1感的表型和基因型分离,说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大豆对SC8的抗病和花叶症状,其中抗病表现显性,花叶表现隐性。花叶×坏死组合接种SC8和Sa后,F1表现坏死,F2群体发生3坏死∶1花叶分离,说明控制坏死和花叶症状的基因是等位的,坏死基因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