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3)
2023(11340)
2022(9498)
2021(9097)
2020(7565)
2019(17292)
2018(16979)
2017(32925)
2016(17280)
2015(19383)
2014(18951)
2013(18300)
2012(16595)
2011(14653)
2010(14574)
2009(12849)
2008(12166)
2007(10880)
2006(9287)
2005(7777)
作者
(45447)
(38669)
(37766)
(35905)
(23917)
(18433)
(17293)
(15095)
(14602)
(13335)
(13064)
(13004)
(11795)
(11667)
(11615)
(11566)
(11226)
(11146)
(11103)
(10746)
(9324)
(9320)
(9139)
(9046)
(8758)
(8625)
(8382)
(8202)
(7680)
(7627)
学科
(71751)
经济(71675)
(52539)
(46768)
管理(43629)
(31763)
企业(31763)
方法(31499)
农业(31015)
数学(28341)
数学方法(27902)
业经(19091)
中国(18648)
(17112)
地方(15512)
(13086)
(11609)
(11445)
(11333)
贸易(11327)
(11094)
技术(10930)
农业经济(10524)
(10358)
环境(10203)
土地(10000)
(9630)
(9300)
农村(9292)
(9192)
机构
学院(229566)
大学(224812)
(96835)
经济(94982)
管理(94293)
理学(81969)
理学院(81203)
管理学(79762)
管理学院(79340)
研究(72563)
中国(56944)
(53598)
(45896)
科学(43083)
(42114)
农业(40739)
业大(39775)
中心(37124)
(34172)
(33971)
财经(33346)
研究所(30758)
(30749)
(28867)
经济学(28707)
师范(28619)
经济管理(27630)
北京(27627)
(26595)
(26110)
基金
项目(163765)
科学(130337)
研究(123529)
基金(119616)
(103930)
国家(102682)
科学基金(89505)
社会(79470)
社会科(74980)
社会科学(74957)
(65111)
基金项目(63690)
自然(56713)
教育(56079)
自然科(55409)
自然科学(55394)
自然科学基金(54371)
(53310)
编号(51256)
资助(47564)
成果(39549)
(36944)
重点(36284)
(35937)
(34562)
课题(33998)
国家社会(33378)
创新(32266)
(31841)
(31764)
期刊
(108126)
经济(108126)
研究(62116)
(57314)
中国(48507)
农业(39308)
学报(33001)
科学(31936)
(31858)
管理(30767)
大学(27173)
学学(25717)
业经(24003)
教育(23979)
技术(22901)
(21209)
金融(21209)
(18690)
财经(15493)
问题(15371)
经济研究(14208)
农村(13859)
(13859)
农业经济(13819)
(13247)
(12644)
世界(12164)
技术经济(11819)
资源(11407)
经济问题(11307)
共检索到336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华甫  李月洁  吴克宁  路婕  郧文聚  
研究目的:确定省际间可比的折算系数的方法,为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以全国农用地分等汇总成果和各省(区、市)按等折算工作为基础,以标准粮产量为依据,根据农用地利用等别——标准粮产量对应关系,测算出省际间可比的等级折算系数,并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模拟了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占用耕地,黑龙江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方法。研究结论:通过省际间的补充既可以缓解后备耕地资源紧张省(区、市)补充耕地的压力,又可以给予欠发达的、以农业为主的省(区、市)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的资金保障,是当前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补充耕地切实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力  
在我国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中,3~5个专业的建设是重点任务。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过1年多的专业建设实践,认为职业分析是实现示范校专业建设4个对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分析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98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日前下达了1998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在117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基础设施和建设的比重明显加大,占6成以上,包括水利项目10项,铁道项目14项,交管项目20项,电力项目28项,共72项。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慧敏  吴克宁  周勇  魏洪斌  辛亮亮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莹  胡银根  李坤  吴善发  吴伟鹏  
研究目的:探索县(包含县级市)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思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应用领域,加强集约利用研究与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的衔接力度。研究方法:系数修正法,综合评分法,ArcGis 9.2软件中的Natural breaks分类法。研究结果: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较为一致且以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时,在具备特定资料基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前提下,采用系数修正的思路切实可行。研究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基础上,通过系数修正思路研究耕地集约利用,既可以减少集约利用研究的工作量,又不会降低集约利用工作质量,还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的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潘洪义  韩玲  蒋贵国  何伟  
研究目的:探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方法深度融合关键技术,为耕地质量评价更新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应用GIS对上一轮分等成果进行了数据转换、空间拼配与属性传递;采用FME技术对分等成果的数据库进行了更新。研究结果:(1)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等别个数与相应等别保持不变;(2)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未发生根本变化;(3)耕地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基于本文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下的评价结果,既继承了原成果的评价体系,又体现了成果的现实性和准确性,符合当地耕地质量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宁  孔祥斌  张青璞  刘炎  
为科学快速地确定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指标建立监测的第一套指标体系,同时把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作为第二套指标体系;选用等别面积累积曲线等方法把2套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将标准粮产量与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结果精度。结果表明:1)与原农用地分等相比,新建立的指标在平原区中精简了障碍层深度和表层土壤质地2项指标,丘陵区不变;2)依据2套指标体系计算的农用地等别结果大体一致,而新建立的计算结果精度要高出0.01。在不降低监测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指标在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英  潘瑜春  曾志炫  唐秀美  赵春江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形成的地图和表格等数据成果,研究其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以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及分级成果分别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其次将划定结果与以居民地和道路所建立的缓冲区进行叠加分析,探讨哪一类别分等定级成果更适合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和利用等划定的基本农田,多数高质量的农用地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但只是考虑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的优劣;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优质农用地,而且其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锋  王令超  杨新民  范雷  王国强  
以豫西北太行山地丘陵类型区为例,采用比较法和模型法探讨了耕地整理等级目标的确定问题。研究内容:(1)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耕地建设等级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研究,可以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而确定耕地整理的质量等级目标。(2)根据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结合土地整理设计工作,确定出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所能达到的标准,该标准能够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工程标准编制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等别评价方法可作为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目标的方法与成果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博士  吴克宁#教授  赵华甫#副教授  许妍#博士  周子健#硕士  
针对以县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该文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网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组织体系的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其中,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开放性可选择的监测指标的构成及其监测周期;监测网络体系则由监测控制区、监测样区和监测样点构成;监测评价体系包括耕地生产性评价、保护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环境健康性评价、等别变化评价。重点阐述了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限制系数划分耕地等别类型的方法、监测控制区划定的方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评价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刁莉莉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品种少、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企业运作的需求。在国家重点项目中采用银团贷款和买方付息票据贴现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长短期融资相结合,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是一种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的方式,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可以推广使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丽娜  尚晓萍  秦险峰  
重点建设项目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些项目的违法用地问题也相当突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数据显示,2009年度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违法用地分别占全部违法用地面积和违法占用耕地面积的45%和55%,2010年度分别为39%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是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重要技术依托。本文以河南温县吨粮田为例,选用因素整合分析法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探讨了整合成果在划分耕地质量监测区与监测类型中的应用思路。依据耕地自然禀赋、利用状况、经营水平、环境健康因素和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情况,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出自然质量分区、利用水平分区、收益水平分区和健康质量分区。基于此,运用比较判断和综合制图法,将耕地划分为5个相对同质的监测类型。研究结果表明,5个监测类型的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特征大体呈现自然质量逐渐优越,利用水平逐渐增强,收益水平逐渐提高,环境健康质量逐渐变差,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