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3)
2023(19017)
2022(16016)
2021(14880)
2020(12336)
2019(28138)
2018(28024)
2017(54683)
2016(29551)
2015(32944)
2014(32788)
2013(32111)
2012(28861)
2011(25691)
2010(25450)
2009(23388)
2008(22250)
2007(19524)
2006(16993)
2005(14497)
作者
(82493)
(68878)
(68271)
(65202)
(43345)
(33051)
(30962)
(27032)
(25986)
(24213)
(23284)
(23072)
(21489)
(21387)
(21200)
(21121)
(20506)
(20410)
(19669)
(19655)
(17011)
(16894)
(16653)
(15826)
(15546)
(15324)
(15202)
(15159)
(13929)
(13629)
学科
(118038)
经济(117907)
(83950)
管理(79864)
(61960)
企业(61960)
方法(53180)
(49926)
数学(46857)
数学方法(46244)
农业(33137)
中国(31265)
(31103)
业经(29231)
(24673)
地方(23778)
(21551)
(20206)
贸易(20197)
(19651)
理论(18596)
(18251)
财务(18166)
技术(18158)
财务管理(18130)
(17377)
银行(17329)
企业财务(17155)
环境(17150)
(16563)
机构
学院(407813)
大学(404216)
(163505)
经济(160165)
管理(160142)
理学(139989)
理学院(138528)
管理学(135808)
管理学院(135093)
研究(133631)
中国(99549)
科学(84113)
(83887)
(80619)
(72903)
(66343)
业大(66174)
农业(62251)
中心(61973)
研究所(60746)
财经(58959)
(58913)
(53964)
(53268)
师范(52736)
北京(51570)
经济学(49315)
(48124)
(47515)
经济学院(44668)
基金
项目(286263)
科学(225394)
研究(208976)
基金(208028)
(181391)
国家(179852)
科学基金(155039)
社会(132455)
社会科(125255)
社会科学(125224)
(112784)
基金项目(110313)
自然(100731)
自然科(98433)
自然科学(98408)
自然科学基金(96617)
教育(96076)
(93855)
编号(86045)
资助(85099)
成果(68311)
重点(63778)
(62899)
(61335)
(59330)
课题(58109)
创新(55392)
科研(55046)
国家社会(54742)
教育部(53874)
期刊
(176118)
经济(176118)
研究(114869)
(79150)
中国(74536)
学报(66701)
科学(60758)
管理(55395)
(55156)
农业(53821)
大学(51336)
学学(48744)
教育(43502)
(35453)
金融(35453)
技术(35431)
业经(33984)
经济研究(27812)
财经(27801)
(26304)
问题(24154)
(23812)
(21202)
科技(19530)
图书(19281)
技术经济(19032)
理论(18262)
业大(17934)
现代(17800)
商业(17776)
共检索到581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兴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没有摆脱通货膨胀的困扰,或者说我们一直在高通胀下实现着高增长。即使1997~2003上半年RPI(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微降,也并不能证明我国是通货紧缩,潜在的或隐蔽的通胀依然存在。本文运用货币数量理论的有关知识对中国1985~2003年的通胀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格兰杰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物价涨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1997~2003上半年我国并不存在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 ,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民收入增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依靠价格因素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逐渐缩小 ;土地闲置等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解决思路 :加大国家对农业投入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小峰  陈宗兴  霍学喜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9~2014)》和《中国统计摘要2014》为数据源,主要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国西部农民收入的动态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增长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以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借助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农民收入数据进行了融合和近似计算,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前后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增长率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之间呈线性增长趋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速最为显著,尤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应充分发挥工资性收入剧增的连带作用,推动其他三个收入来源的增长,实现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又好又快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柳翠  
《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本文重点研究江西农民收入增长持续性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收入结构分析、收入增长贡献度分析、收入增长因素分析等,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岳   张博  
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兼顾“发展”与“共享”的双重目标,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转型提供支撑。以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具有收入增长效应,能有效提升其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发展”目标。分位数回归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结果均表明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具有收入分配效应,能够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共享”目标。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农民参与数字治理将显著提高其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数字治理参与对具有较低社会资本群体的收入赋能作用更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凤连  彭宇文  
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厘清城镇化、农民收入、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均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任意两者的组合对第三者都有显著影响;高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在一段时期内不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时强  王军民  
一、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方群  
农村小额信贷是改善农村资金供求状况、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用数据统计等实证方法进行分析,显示目前金融机构的小额农村贷款投入在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虽存在一定显著性,但并未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最后提出了改善农村小额信贷投入,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黄桦  栗挺  
根据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o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预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深度考量山西城镇化发展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长期更具显著性。可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而在政策选择上更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利用1997-2010年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根据门槛面板模型得到的两个城镇化门槛值将我国30个省划分为高、中、低三种城镇化类型样本,然后对其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水平城镇化的省份,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中等城镇化水平省份,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到了高水平城镇化阶段,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则逐步降低。认为应该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的省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更有效率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垚  杜兴端  
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也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也能加快城镇化发展。当前,我国应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何丽丽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