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5)
- 2023(16552)
- 2022(13460)
- 2021(12814)
- 2020(10651)
- 2019(24463)
- 2018(24386)
- 2017(45734)
- 2016(25205)
- 2015(28455)
- 2014(28466)
- 2013(27133)
- 2012(24492)
- 2011(21749)
- 2010(22190)
- 2009(20227)
- 2008(19904)
- 2007(18130)
- 2006(15839)
- 2005(14179)
- 学科
- 业(99868)
- 济(99692)
- 经济(99567)
- 企(82873)
- 企业(82873)
- 管理(80095)
- 农(47754)
- 方法(46056)
- 数学(37387)
- 数学方法(36695)
- 业经(33407)
- 农业(31761)
- 财(31017)
- 中国(29472)
- 务(22457)
- 财务(22395)
- 财务管理(22352)
- 理论(22256)
- 教育(22044)
- 技术(21287)
- 企业财务(21131)
- 制(20355)
- 策(18280)
- 贸(16977)
- 贸易(16964)
- 和(16836)
- 划(16574)
- 易(16544)
- 学(16097)
- 地方(15735)
- 机构
- 学院(348292)
- 大学(342307)
- 管理(139233)
- 济(138568)
- 经济(135686)
- 理学(120327)
- 理学院(119151)
- 管理学(116938)
- 管理学院(116268)
- 研究(105817)
- 中国(79964)
- 京(71622)
- 财(64045)
- 科学(61125)
- 农(60729)
- 江(54497)
- 财经(50976)
- 中心(50679)
- 范(50552)
- 所(50467)
- 业大(50278)
- 师范(50193)
- 经(46364)
- 农业(46062)
- 研究所(45233)
- 北京(44832)
- 州(42755)
- 经济学(40901)
- 师范大学(40031)
- 技术(39132)
- 基金
- 项目(228010)
- 科学(183442)
- 研究(176889)
- 基金(164306)
- 家(140230)
- 国家(138622)
- 科学基金(121970)
- 社会(112020)
- 社会科(105782)
- 社会科学(105752)
- 省(92038)
- 教育(87739)
- 基金项目(86146)
- 自然(76799)
- 划(76301)
- 编号(75721)
- 自然科(75097)
- 自然科学(75081)
- 自然科学基金(73763)
- 资助(66476)
- 成果(61080)
- 课题(52618)
- 部(51866)
- 重点(51205)
- 创(50090)
- 发(50017)
- 创新(46032)
- 教育部(45777)
- 国家社会(45281)
- 项目编号(45269)
- 期刊
- 济(158625)
- 经济(158625)
- 研究(105175)
- 中国(74244)
- 教育(63446)
- 农(61604)
- 管理(53846)
- 财(53613)
- 科学(44633)
- 学报(44202)
- 农业(41748)
- 技术(38858)
- 大学(37472)
- 学学(34163)
- 业经(32965)
- 融(29887)
- 金融(29887)
- 财经(24941)
- 经济研究(22710)
- 业(22199)
- 经(21553)
- 问题(20876)
- 技术经济(18936)
- 职业(17912)
- 财会(16947)
- 版(16830)
- 统计(16354)
- 商业(15978)
- 世界(15946)
- 现代(15897)
共检索到52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玲
农民企业家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当前,我国农民教育还停留在帮助农民脱贫的层面,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还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都忽视了对农民企业家成长过程的培养。因此,新型的农民教育模式需要树立培养农民企业家的教育目标,建立农民教育与农民企业家成长的对接机制,建立以农民企业家成长要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立多渠道的农民教育资金体系。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成长过程 农民教育 模式构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祥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途径。造就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对发展乡镇企业具有关键性意义。 社会化生产是分工与协作有机结合的一种社会性经济活动,它的有序运行必然要求有效的指挥与管理,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以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则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协调有序的社会化生产中,要使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伟大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就更需要科学的指挥与管理,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继斌
自从1978年安徽风阳的几位农民斗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公社的田地承包分到人头、但最后却出人意料地得到省、中央首肯、从而掀起了中国改革的序幕时开始,从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迅速地走出来一大批勤劳、精明、善抓机遇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成为中国农村率先致富的一批人,成为将彻底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有功之臣。在这引人注目的农民企业家群星中,王东坡就是其中一位。他从一位普通的农民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服装厂在短短几年间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惠清
农民企业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除具备一般企业家的本能和本性外,他们的以官为本、收益理性、投资依赖、家族庇护、居功自傲、自由散漫、吃苦勤俭、小富即安等人性特点比较突出。人性的表现是很复杂的,当代我国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出"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道德人"等多方面的倾向性;农民企业家人性及其表现的多倾向性对社会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变迁、公共权力分配、企业家道德体系构建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应从经济、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构建制度,激励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朝良性方向发展,促进其成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惠清 王征兵
本文以工业企业为例考察农民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中清闲人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特点,及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工业企业中清闲人员存在的一般的数量规律,并针对农民企业家实现其适宜人员管理规模面临的问题提出减少清闲人员的对策。文章指出:在农民企业家经营的工业企业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工作量少,工作任务无足轻重,创造较少价值或根本不创造价值却领取相对较高工资的"清闲人员",他们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我们称之为1/10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惠明 章合杰
本文对浙江农民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进行特质性分析,探究浙江农民企业家创业精神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企业家创业动机逐渐由经济需要转化为社会需要;其人格特质主要有进取导向、风险导向、创新导向3方面特点;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共同孕育了浙江农民企业家的创业机会;浙江农民企业家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和搜寻创业机会,并依靠经验积累、社会资本和认知渴望度整合创业资源,成就了一个个成功的创业案例。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创业精神 形成机制 人格特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丹
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证明,农民企业家是存在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各种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这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展农村工业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工业化发展战略条件下,农民企业家担负的功能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乡镇企业是度量农民企业家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金融危机背景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凸显了农民企业家的重要意义。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企业家供给,发挥其应有的要素贡献与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如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具备企业家胜任力的农民是产业兴旺的人才支撑。农民企业家胜任力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两个维度。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创新偏好受到扭曲压抑、成就欲望产生价值偏异、机会直觉受到现实窒息、先验知识储备不够、社交能力欠缺等困境影响,因而需要建立农民企业家胜任力甄别机制、突破农民企业家胜任力先验知识困境、搭建农民工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积极的农民企业家价值导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企业家 胜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焰 蔡晨
在新时代"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民企业家逐渐成为践行农村脱贫带富、补齐农村发展短版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农民企业家通过构建切实有效的带富路径,帮农户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激发村庄内生动力,使得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然而,当前农民企业家的带富效能并不理想,仍然有待提高。本文从农民企业家个体层面出发,分析农民企业家带富效能的实现与带富能力和带富意愿的密切关系,对农民企业家进行了类型划分,为提高农民企业家带富效能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襄英
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张襄英农业企业化经营,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现在的问题是缺少“轴心”人物——农业企业家。农业企业家主要来自农民,一个农民如何成长为一名农业企业家,农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张晓波 王敏
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如此。本文从要素收入的视角出发,以浙江1986 ̄2003年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居民收入按要素来源进行重新划分,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着重考察了农民企业家报酬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企业家报酬不但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收入差距的变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人力资本中的技能,培训和教育这3个影响企业家能力与报酬的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技能拥有对农民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和报酬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是接受培训的程度,而教育年限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现今农民企业家报酬的...
关键词:
企业家报酬 技能拥有 收入差距 要素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明侠 李录堂
本文通过对西方农场主与我国农民企业家在成长背景、接受教育程度、政府补贴政策和经济收益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明教育在我国乡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从成本-收益角度进一步分析考察,我国更应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着重培养更多的像农民企业家型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关键词:
农场主 农民企业家 乡村经营管理人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维平
现行失地农民住房安置一般采取统建分购、统管代建、统管自建等模式,这几类模式都具有相对的适用性与局限性。鉴于此,应从住宅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住宅小区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以及住宅规划与城市和谐发展等方面选择目前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模式,研究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政策措施 住房安置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炜
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明晰对新企业成长期的性质界定与阶段划分,从价值、过程、控制三个维度解析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构建了一个新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从而深入探讨了新企业成长的内涵。
关键词:
商业模式 新企业成长 价值 过程 控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传华 邓凌 刘力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以"政府计划"主导的模式为主。通过实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剖析"政府计划"主导的复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农民自发"主导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和农民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以保证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