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8)
2023(14796)
2022(12399)
2021(11857)
2020(10195)
2019(23469)
2018(23685)
2017(45561)
2016(24933)
2015(28482)
2014(28894)
2013(28105)
2012(25905)
2011(23354)
2010(23500)
2009(21922)
2008(21810)
2007(19882)
2006(17266)
2005(15267)
作者
(73400)
(61721)
(61173)
(58335)
(38950)
(29690)
(28039)
(24194)
(23307)
(22008)
(20971)
(20945)
(19551)
(19449)
(19212)
(19046)
(18721)
(18116)
(17804)
(17680)
(15410)
(15341)
(15247)
(14265)
(13800)
(13786)
(13781)
(13758)
(12601)
(12489)
学科
(104498)
经济(104382)
(74599)
管理(67699)
(53462)
企业(53462)
(48918)
方法(48334)
数学(42882)
数学方法(42141)
农业(32231)
中国(26330)
业经(25522)
(25481)
(21839)
(21563)
地方(20651)
(17950)
贸易(17943)
理论(17483)
(17406)
(16128)
银行(16085)
(15887)
(15499)
财务(15421)
财务管理(15373)
(15329)
(15148)
技术(15029)
机构
学院(359681)
大学(354635)
(143536)
经济(140398)
管理(138339)
理学(119292)
理学院(118054)
研究(118039)
管理学(115572)
管理学院(114946)
中国(90677)
(77764)
科学(75186)
(74728)
(64736)
(60849)
业大(60587)
农业(60335)
中心(56310)
(56018)
研究所(55407)
财经(51296)
(46488)
北京(46167)
(46074)
师范(45547)
(43787)
经济学(42604)
(42093)
技术(40139)
基金
项目(241064)
科学(188389)
研究(174518)
基金(172654)
(151311)
国家(150011)
科学基金(128049)
社会(108305)
社会科(102239)
社会科学(102208)
(96936)
基金项目(90904)
自然(84044)
自然科(82103)
自然科学(82079)
教育(81595)
自然科学基金(80586)
(80504)
编号(72790)
资助(71979)
成果(58450)
重点(54361)
(53018)
(51815)
课题(50318)
(49769)
科研(46529)
创新(46507)
教育部(44778)
大学(44644)
期刊
(160354)
经济(160354)
研究(98653)
(76906)
中国(71170)
学报(60243)
科学(54260)
农业(51757)
(51094)
管理(48604)
大学(46149)
学学(43849)
教育(39497)
技术(34846)
(33030)
金融(33030)
业经(32230)
(26104)
财经(24995)
经济研究(23793)
问题(22339)
(21436)
(19945)
统计(19564)
技术经济(18305)
(17507)
业大(16400)
科技(16335)
世界(16306)
决策(16100)
共检索到529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萍  王子龙  
丰富多样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应当是农民自主、自觉选择和创造的结果。从农业经营中基本权利主体—农民对于权利客体—土地支配性角度,或者说农民与其承包地上的具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来看,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无非三种类型,即农民家庭对于承包地以直接的、合作的、流转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要对加强各种经营方式的法律机制及利弊得失的认知,以提高市场博弈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商建初  孙卫芳  
超市农业是以超市为载体和平台 ,以品牌的形式进入现代超市连锁销售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它的发展 ,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超市农业的概念 ,分析超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 ,尤其是传统农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爱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的土地改革,加快农地流转改革,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本文通过理顺我国农地流转政策改革的历史进程,探讨了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模式的相互作用机制,从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土地体系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垦土地体系中的大农场式规模经营的两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扬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集聚视角分析台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认为必须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变迁,使土地、资本和劳动实体要素、农业科技渗透性要素和管理信息组合型要素空间集聚于专业农户。为此需要创新农户理念,在加强培育的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变迁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生产要素向农户集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力  佟笛铭  汪海霞  李晓乐  
本文分析了石河子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经营模式的制度变迁和动因及趋势。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石河子垦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绩效进行测算,证实了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居新疆兵团各垦区前列。从兼顾两个经营主体利益和费用自理、两费分离原则出发,构建了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并从科技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水平、商品化程度方面,提出了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克明  彭廷军  
通过对一些省份调查发现,总体上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在加速分化,许多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而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将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但仍面临土地稳定流转难、融资贷款难等问题,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亢亢  朱信凯  王浩  
基于全国10省110个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问卷调查,本文分析了传统承包经营户、种植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结构变化。通过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本文发现,各类主体的变化趋势受到当地自然禀赋、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影响:传统承包经营户数量明显衰减,与当地耕地资源快速流失、土地转包发生率低且流转期短有关联;种植业大户数量持续增长,既与当地耕地资源急剧缩减直接相关,也与土地转包发生率低而土地入股发生率高相关;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稳步增多,是受到了当地耕地资源缩减、人口膨胀的压力,也是当地经济发展快、土地转包发生率高的结果;龙头企业综合业务快速增长与当地耕地资源充足、土地流转发生率高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茜  王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农业环境管理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7—2014年重庆市37个区县(除渝中区)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第三方主导"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构建对农业环境管理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验证不同模式下两者关系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环境管理的正向影响被削弱,而在"市场主导"型、"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李云贤  
本文分析了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及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同时归纳总结了国际上现代农业经营趋势为:以生态型、增收型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以发展优势和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以农牧结合型农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提出我国现代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产业系统一体化、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形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农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内容,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属于技术进步范畴。研究发现,以专业农户为基础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是农业经营模式的主导模式,多种模式并存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格局和演变趋势;家庭经营为基础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包含七个主要特征;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翁贞林  阮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分析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模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政府有力推动、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等经验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当前,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针对农地经营模式问题仍存在不少争论和认识误区。本文在对山东河南两省六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户视角下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框架,研究农户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个体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问题。本文研究认为,农户主要通过比较不同农地经营模式下的货币化的农业产出水平以及农户从中所能分享到的收益水平来做出经营决策。在我国现有的农地经营模式中,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都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前者,更符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发展实际,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照忠  刘仁忠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化选择是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结紧密程度看,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三类主要模式。本文以图示模型为工具,将三类模式进行了分类归纳描述,并论述了"农户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的区别与联系。基于农业规模经营的视角,通过对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在交易环节和加工环节进行博弈分析,最终得出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经营可以获得农产品经营的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和加工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剩余规模越大,合作主体间的利益越大,双方的合作也越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高峰  
农业大户对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其产生是家庭承包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但家庭承包经营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大户发展的限制因子,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鄢贞  周洁红  
现代经营主体是我国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主体,也是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推行自律自检的关键责任主体。本文利用浙江省66家水产养殖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初级水产品自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实施自检显著高于养殖大户。生产档案、统一品牌销售、竞争力预期、政府抽检、农技培训等对自检有显著的正向激励,而负责人年龄对主体的自检行为呈负向相关。本文提出了优化内部治理、保障外部政策及推进市场建设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安全自检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