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5)
2023(15415)
2022(12676)
2021(12137)
2020(10130)
2019(22759)
2018(22313)
2017(42504)
2016(22693)
2015(24832)
2014(24079)
2013(23730)
2012(21505)
2011(18720)
2010(18636)
2009(16855)
2008(16476)
2007(14453)
2006(12182)
2005(10194)
作者
(59154)
(50300)
(49433)
(47282)
(31367)
(24033)
(22200)
(19434)
(18767)
(17568)
(16859)
(16718)
(15552)
(15455)
(15336)
(15151)
(14617)
(14604)
(14289)
(14119)
(12189)
(12015)
(11939)
(11703)
(11311)
(11205)
(10896)
(10849)
(10044)
(10025)
学科
(89614)
经济(89514)
(78597)
管理(68331)
(57115)
企业(57115)
(50680)
方法(40543)
(37784)
数学(36275)
数学方法(35863)
农业(33715)
业经(25433)
中国(23861)
(20493)
技术(20084)
(19666)
财务(19633)
财务管理(19576)
企业财务(18799)
地方(18130)
(15127)
(14985)
(14820)
(14229)
银行(14212)
财政(14109)
(13917)
贸易(13909)
(13605)
机构
学院(304368)
大学(297430)
(128061)
经济(125763)
管理(123042)
理学(107784)
理学院(106794)
管理学(105132)
管理学院(104552)
研究(94204)
中国(74224)
(65654)
(63207)
(58603)
科学(56325)
财经(49179)
业大(48518)
农业(47999)
中心(45779)
(45160)
(45091)
(44719)
研究所(40514)
经济学(39132)
财经大学(36410)
(36130)
师范(35796)
经济学院(35552)
北京(35389)
(34884)
基金
项目(212240)
科学(170280)
研究(157238)
基金(157067)
(135923)
国家(134689)
科学基金(118134)
社会(103586)
社会科(98092)
社会科学(98070)
(84608)
基金项目(84056)
自然(75329)
自然科(73670)
自然科学(73653)
自然科学基金(72402)
教育(71288)
(69213)
编号(62679)
资助(61727)
(49401)
成果(48488)
(47541)
重点(46815)
(45636)
创新(45427)
国家社会(43683)
课题(42075)
(41414)
教育部(41207)
期刊
(138697)
经济(138697)
研究(84824)
(66024)
中国(60792)
(55456)
农业(44907)
学报(44772)
科学(43195)
管理(42878)
大学(36272)
学学(35000)
(30499)
金融(30499)
业经(29178)
教育(26573)
技术(26236)
财经(24342)
(21957)
经济研究(21053)
(20795)
问题(19158)
(16784)
科技(15529)
技术经济(15230)
农村(15015)
(15015)
农业经济(14983)
财会(14581)
世界(13827)
共检索到44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唐毅豪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地区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经济来源。基于财产性收入的产权本质,本文对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原理进行讨论,认为农地股权运作是我国当前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恰当选择。进一步,围绕上述话题对农地股权运作提出建议,认为应当加大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同时完善相关流程制度,并对其现有产权模型进行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兆征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增速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明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不足。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确认土地房屋产权,实施"宅基地换房",土地信托入股,交易地权房产,参与金融市场等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如何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当前,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沉睡资本",未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巨大。广东东莞和重庆等先行地区在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做了诸多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从实践层面探索完善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哲  王鑫  
文章在分析陕西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约陕西农民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因素,进而研究了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构建农民产权制度保障、健全市场机制、培养现代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充分发挥政府规范和引导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华伟  
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量依然很小,且其来源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指出,应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提高其财产性收入。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覃建芹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侯景怡  
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推动乡村振兴。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地理邻接关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SDM模型,定量分析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且这种作用在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地区更明显;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相邻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主要通过凸显农地金融资本属性、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因此,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有助于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且有助于通过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必经之路。应优化农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金融支农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晓奇  
本文依据安阳县国家农调队提供的100户农村居民近三年财产性收入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该县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增收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廷贵  黄飚  罗志华  
我国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环境,导致了以储蓄为主要金融资产管理工具的农村居民难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当前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下,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方针政策,帮农民管好钱,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应因地制宜地从传统存、贷、汇业务向创新负债业务和表外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帮助农民积累财富和管理财富,实现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顺伟  
推进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调查了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考察了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合林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是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拥有对土地产权的自主处置权或交易权,使农民通过家庭承包而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与城市通过出让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起来;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市场中合法交易流转是充分条件。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或形式,即农业生产用地内部之间的交易流转和农用土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在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的前提下,真正"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得以形成,流转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至于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清华  唐丽桂  
根据1997—2012年的统计数据,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财产性收入基数小且增幅波动大,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低但稳中有升;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拉大,但是并未表现出财富集中的趋势;农村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始终低于城镇居民,两者差距的相对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及其占比低于京、津、沪,且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及其差异性取决于其初始资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楚亮  
本文在四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居民收入和外出行为对于家庭财产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财产分布不均等程度要高于收入的不均等性,金融资产的不均等性尤其要高一些;财产不均等与收入不均等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收入不均等将转化为财产不均等。本文的结果也发现,家庭的外出决策对于财产积累,特别是金融资产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葛扬   孙爱军  
文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福利水平指标。基于北大法宝和各城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各地实际开启农地确权制度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制度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地流转规模和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度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2)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地确权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西部地区,农地确权对农村贫困治理具有极大作用。(3)在产权强度保护较好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规模促使农地流转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金融支持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激发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