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1)
- 2023(17333)
- 2022(14822)
- 2021(13929)
- 2020(11536)
- 2019(26575)
- 2018(26539)
- 2017(50896)
- 2016(27794)
- 2015(31450)
- 2014(31469)
- 2013(30834)
- 2012(28344)
- 2011(25473)
- 2010(25446)
- 2009(23246)
- 2008(22626)
- 2007(19931)
- 2006(17620)
- 2005(14977)
- 学科
- 济(112420)
- 经济(112282)
- 业(79018)
- 管理(76554)
- 企(57170)
- 企业(57170)
- 农(52226)
- 方法(49276)
- 数学(42969)
- 数学方法(42356)
- 农业(34678)
- 中国(29395)
- 业经(28590)
- 财(26640)
- 学(26362)
- 地方(22614)
- 制(21345)
- 理论(18672)
- 贸(18106)
- 贸易(18100)
- 易(17582)
- 环境(17211)
- 和(17161)
- 技术(16892)
- 发(16488)
- 务(16129)
- 财务(16043)
- 体(16005)
- 财务管理(16003)
- 银(15816)
- 机构
- 学院(393823)
- 大学(392668)
- 管理(155530)
- 济(153088)
- 经济(149698)
- 理学(135362)
- 理学院(133853)
- 研究(131306)
- 管理学(131243)
- 管理学院(130540)
- 中国(97948)
- 科学(84729)
- 京(83553)
- 农(82341)
- 财(67622)
- 所(66406)
- 业大(66169)
- 农业(63520)
- 研究所(60963)
- 中心(60855)
- 江(58590)
- 财经(54750)
- 范(53257)
- 师范(52711)
- 北京(51702)
- 经(50063)
- 院(47605)
- 州(46688)
- 经济学(44891)
- 师范大学(42298)
- 基金
- 项目(276785)
- 科学(217104)
- 研究(201360)
- 基金(200191)
- 家(175490)
- 国家(174004)
- 科学基金(148869)
- 社会(125721)
- 社会科(118667)
- 社会科学(118632)
- 省(108932)
- 基金项目(106641)
- 自然(97697)
- 自然科(95305)
- 自然科学(95276)
- 自然科学基金(93533)
- 教育(92069)
- 划(91313)
- 编号(83444)
- 资助(81631)
- 成果(66770)
- 重点(61730)
- 部(60834)
- 发(59095)
- 创(56840)
- 课题(56696)
- 创新(53074)
- 科研(52944)
- 国家社会(51538)
- 教育部(51335)
- 期刊
- 济(169180)
- 经济(169180)
- 研究(108437)
- 农(81320)
- 中国(79310)
- 学报(67627)
- 科学(61600)
- 农业(55461)
- 管理(52761)
- 大学(51275)
- 财(50154)
- 学学(48456)
- 教育(43215)
- 技术(34428)
- 业经(33130)
- 融(31977)
- 金融(31977)
- 业(26414)
- 财经(25718)
- 经济研究(24042)
- 问题(23337)
- 经(21893)
- 版(21689)
- 图书(20862)
- 资源(20351)
- 科技(19276)
- 业大(18825)
- 技术经济(18493)
- 理论(17836)
- 现代(17177)
共检索到569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晓虹 石冬梅
土地是农民的重要家庭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的合理流转有利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同时可以解决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流转主体的成本-收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应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设,大力发展土地银行,加强信贷资金的支持等对策措施,对农村土地的规范合理流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委托-代理 流转收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动力视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卫春江 张少楠
笔者运用进化博弈方法,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得到其进化稳定策略,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作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推动作用;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利益主体 进化博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卫春江 张少楠
笔者运用进化博弈方法,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得到其进化稳定策略,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作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推动作用;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利益主体 进化博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超
本文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居民缓慢的问题,从农户家庭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了农户将自家的关键性经济资源参与市场配置对收入增长的重要性。本文强调,探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可以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上做文章,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农户对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市场参与程度,这应该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劳动力资源 农户收入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谷素华
土地和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资源。如何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我国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但要避免走传统的政府主导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二者良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关系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娟娟
农村土地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劳动力的高效转移,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土地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劳动力转移中兼业经营降低了土地流转效率、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劳动力转移、创新农地流转机制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兼业经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 郑循刚
已有研究在老龄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上存在争论,主要原因是其受到老龄化所带来的土地情结与劳动能力限制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亟需厘清两者关系以深化老龄化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的认识。利用CLDS(2016)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土地情结与劳动能力限制在老龄化影响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两者强弱关系展开对比与讨论。结果表明:土地情结与劳动能力限制均表现出较强的中介效应。平均而言,老年人口的土地情结可以解释农户土地供给概率的16.37%、供给面积的12.34%,以及农户土地需求概率的6.72%、需求面积的6.43%;老年人口的劳动能力限制可以解释农户土地供给概率的40.10%、供给面积的36.50%,以及农户土地需求概率的12.34%、需求面积的14.49%。相比土地情结,劳动能力限制的中介效应更强,其综合效应表现为劳动力老龄化显著增加了农户的土地供给,同时亦显著抑制了农户的土地需求。因此,随着老龄化加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面临的问题并非供给不足,而是需求不足。需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高农业自动化水平和完善农地经营补偿机制以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娇娇 吴敏
2009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民工外出务工期间,土地仍由家人耕种,且1成多农民工将土地转与他人耕种,基本上保证了土地的正常耕作。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家庭外出总收入和老家地形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外出期间的土地处置方式。最后提出,土地处置的地区差异、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村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新仓 于立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关联性,两者的良性互动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实地调查与个别访谈法,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推进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当前和今后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采用中国农村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因素,并且特别关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投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鼓励公共投资和稳定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上述政策的稳定持续和进一步实施会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长生 张成君 沈忠明 刘定祥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再次获取转移能量有限,只有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才能与城市发生"有效碰撞",进而转化为市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