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0)
- 2023(16426)
- 2022(13744)
- 2021(13013)
- 2020(10459)
- 2019(23986)
- 2018(23682)
- 2017(44787)
- 2016(24848)
- 2015(27815)
- 2014(27651)
- 2013(26515)
- 2012(24704)
- 2011(22394)
- 2010(22723)
- 2009(20430)
- 2008(19618)
- 2007(17747)
- 2006(15882)
- 2005(14156)
- 学科
- 济(101054)
- 经济(100961)
- 业(70721)
- 管理(61995)
- 农(51648)
- 企(47253)
- 企业(47253)
- 方法(36859)
- 中国(35090)
- 农业(34415)
- 数学(32562)
- 数学方法(32089)
- 地方(26685)
- 业经(26317)
- 财(22826)
- 教育(21852)
- 制(19200)
- 发(18550)
- 贸(18173)
- 贸易(18159)
- 学(17815)
- 易(17640)
- 策(17549)
- 技术(17076)
- 理论(16821)
- 银(16035)
- 银行(16016)
- 行(15490)
- 融(15063)
- 金融(15060)
- 机构
- 学院(337249)
- 大学(332555)
- 济(140018)
- 经济(137038)
- 管理(128352)
- 研究(117025)
- 理学(110208)
- 理学院(109004)
- 管理学(107176)
- 管理学院(106499)
- 中国(86525)
- 京(70490)
- 科学(66757)
- 农(63744)
- 财(62487)
- 所(56757)
- 中心(54763)
- 江(53157)
- 范(52939)
- 师范(52580)
- 研究所(51028)
- 业大(49351)
- 财经(48662)
- 农业(48225)
- 北京(44598)
- 经(44402)
- 师范大学(42091)
- 州(41840)
- 院(41808)
- 经济学(41450)
- 基金
- 项目(220888)
- 科学(177243)
- 研究(173331)
- 基金(157643)
- 家(134635)
- 国家(133265)
- 科学基金(115525)
- 社会(110109)
- 社会科(103967)
- 社会科学(103945)
- 省(88732)
- 教育(84605)
- 基金项目(82409)
- 划(74660)
- 编号(74139)
- 自然(70511)
- 自然科(68876)
- 自然科学(68862)
- 自然科学基金(67607)
- 资助(63125)
- 成果(61072)
- 发(53287)
- 课题(53082)
- 部(50651)
- 重点(50097)
- 创(46709)
- 国家社会(44547)
- 教育部(44236)
- 性(43799)
- 发展(43573)
- 期刊
- 济(162894)
- 经济(162894)
- 研究(107292)
- 中国(80687)
- 农(66338)
- 教育(63998)
- 管理(46260)
- 财(45792)
- 农业(45129)
- 科学(44451)
- 学报(43947)
- 大学(36967)
- 融(35543)
- 金融(35543)
- 技术(34840)
- 学学(33637)
- 业经(32398)
- 经济研究(23556)
- 财经(23434)
- 问题(22182)
- 业(21551)
- 经(20245)
- 职业(18105)
- 世界(16875)
- 农村(16062)
- 村(16062)
- 坛(16052)
- 论坛(16052)
- 版(16042)
- 技术经济(15995)
共检索到52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科学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坚持积极、倾斜的职业教育投资策略,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职业教育 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鹏程 王光光
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通行条件,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尚平 张涛 曹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娅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对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凸显的几个职业教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基本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布俊峰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不足。建议在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敏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北地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娟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再分流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批缺少文化知识、不懂技术的留守劳动力亟须相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也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职业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分层教育和多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职业教育 需求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刘轩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职业成长,进而越有利于促进自身实现市民化。为推动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提升以适应其市民化成长需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法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的特点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剖析问题根源,并据此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市民化 职业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彬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突出地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整体转移无序、不彻底,转移部门狭窄,转移速度缓慢,就业结构转换严重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等特征。故此,必须加速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新生代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村教育严重落后等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通过涉农职业院校培训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就业,通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迁移,发挥企业培训优势,进行对口培训,实现职业迁移等途径,解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职业教育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臧志军
近代以前,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生活性的特点。进入近代,一种外在于农民生活的作为他者的教育进入农村,试图与农村生活相结合,起到改造农村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正规职业教育的扩张,这种努力失败了。正规职业教育全面胜利后,其促进受教育者"脱域"的功能得到发挥,它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手,从而走向了农村的反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光琳
本文通过对河南六县农民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民对职业培训有较强需求,对制约自己进城务工的障碍有较为清醒认识,但是旧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费用负担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内容和形式的不足,影响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调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王振华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既是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适应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也是其逐渐实现职业成长的过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阶段,有效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应重点包括构建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协作的运行机制,实施教育主体激励、教育对象激励,完善法律保障、财政保障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