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2)
- 2023(15134)
- 2022(12167)
- 2021(11296)
- 2020(9258)
- 2019(20960)
- 2018(20721)
- 2017(40457)
- 2016(21647)
- 2015(24327)
- 2014(23999)
- 2013(23517)
- 2012(21318)
- 2011(18903)
- 2010(18392)
- 2009(16808)
- 2008(15933)
- 2007(13838)
- 2006(12121)
- 2005(10126)
- 学科
- 济(98153)
- 经济(98058)
- 业(63335)
- 管理(55845)
- 农(51097)
- 方法(42517)
- 企(40792)
- 企业(40792)
- 数学(38941)
- 数学方法(38558)
- 农业(34032)
- 中国(27079)
- 业经(25355)
- 地方(23910)
- 财(21415)
- 制(16278)
- 发(15523)
- 贸(15483)
- 贸易(15477)
- 易(14998)
- 学(14259)
- 环境(14033)
- 技术(13318)
- 农业经济(12658)
- 务(12353)
- 财务(12309)
- 财务管理(12279)
- 发展(12237)
- 展(12225)
- 体(12186)
- 机构
- 学院(298330)
- 大学(292380)
- 济(126342)
- 经济(123801)
- 管理(118849)
- 理学(104274)
- 理学院(103214)
- 管理学(101505)
- 管理学院(100954)
- 研究(93929)
- 中国(71665)
- 农(61331)
- 京(58798)
- 科学(56518)
- 财(53899)
- 业大(47673)
- 农业(46620)
- 中心(46289)
- 所(44149)
- 江(43931)
- 财经(43857)
- 经(40279)
- 研究所(40225)
- 经济学(39284)
- 范(39182)
- 师范(38858)
- 经济学院(35771)
- 北京(35122)
- 州(35047)
- 经济管理(34142)
- 基金
- 项目(212328)
- 科学(169858)
- 研究(157550)
- 基金(156050)
- 家(133977)
- 国家(132823)
- 科学基金(116897)
- 社会(103883)
- 社会科(98254)
- 社会科学(98232)
- 省(85195)
- 基金项目(83952)
- 自然(73997)
- 自然科(72295)
- 自然科学(72282)
- 教育(71085)
- 自然科学基金(70956)
- 划(69005)
- 编号(64061)
- 资助(61549)
- 成果(49051)
- 发(47009)
- 部(46974)
- 重点(46942)
- 创(44238)
- 国家社会(43452)
- 课题(42804)
- 创新(41396)
- 人文(40715)
- 教育部(40694)
- 期刊
- 济(137002)
- 经济(137002)
- 研究(81009)
- 农(64384)
- 中国(56040)
- 农业(44070)
- 学报(42615)
- 科学(41443)
- 财(40040)
- 管理(38149)
- 大学(34637)
- 学学(33026)
- 业经(29561)
- 融(27614)
- 金融(27614)
- 技术(26188)
- 教育(25426)
- 问题(21643)
- 财经(20793)
- 业(20589)
- 经济研究(19504)
- 经(17761)
- 资源(16193)
- 版(15852)
- 农业经济(15199)
- 农村(15069)
- 村(15069)
- 世界(14274)
- 经济问题(14025)
- 技术经济(13925)
共检索到424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荣胜
河南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不足,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不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是导致转移空间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兼顾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河南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证明该假设是成立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荣胜 覃成林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镇)集聚的过程。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转移空间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据此,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以此为依据,最后提出河南省通过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典型的特征,但仍存在着供求结构矛盾、城镇化程度低、农民兼业性明显、务工环境不宽松等问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建立教育培训支撑体系、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开发与转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开发 转移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翠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回流 城乡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齐城
本文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基本任务,选择河南省信阳市为抽样调查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对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作了定量分析,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并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旗 张冬平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在文化程度、年龄、务工区域、从事行业、务工时间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认为两性差别在收入上的表现最为明显,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 性别特征 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冠军,殷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学功 申怀飞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实现三次产业间流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影响较弱。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重视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差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就此问题对河南省A市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员对转移培训的满意度整体偏低,转移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强、体系不完善、学院参与热情低和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了改进策略:理顺体制,保障培训高效开展;针对需求,积极优化培训体系;改善条件,激发培训学员热情;统筹兼顾,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关键词:
河南A市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就此问题对河南省A市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员对转移培训的满意度整体偏低,转移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强、体系不完善、学院参与热情低和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了改进策略:理顺体制,保障培训高效开展;针对需求,积极优化培训体系;改善条件,激发培训学员热情;统筹兼顾,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关键词:
河南A市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华峰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基础上发现,劳动力转移尚未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等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却形成了长期的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衡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综合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坤艳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文伟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河南省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一大关键。本文在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绩、面临的困难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
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区域、文化程度、培训、产业分布、地区分布和转移的组织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扩大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