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0)
2023(20466)
2022(17245)
2021(15973)
2020(13136)
2019(29989)
2018(29603)
2017(56983)
2016(30669)
2015(34238)
2014(34075)
2013(33733)
2012(31033)
2011(27912)
2010(27934)
2009(25831)
2008(25378)
2007(22711)
2006(20271)
2005(17909)
作者
(88061)
(73552)
(72982)
(69039)
(46437)
(35172)
(32980)
(28879)
(27847)
(26069)
(24854)
(24831)
(23187)
(23179)
(22423)
(22415)
(21630)
(21500)
(21019)
(20991)
(18159)
(18117)
(17775)
(17070)
(16432)
(16319)
(16248)
(16198)
(14720)
(14663)
学科
(134230)
经济(134089)
(109066)
管理(95499)
(89257)
企业(89257)
方法(55941)
(52583)
数学(45871)
数学方法(45312)
业经(38280)
中国(36968)
(36371)
农业(35106)
地方(31153)
(25154)
(24831)
财务(24751)
财务管理(24713)
(24356)
企业财务(23468)
技术(23101)
(22791)
贸易(22775)
(22155)
(22086)
理论(21997)
环境(20138)
(19727)
(19365)
机构
学院(439085)
大学(433886)
(180200)
管理(177068)
经济(176478)
理学(152747)
理学院(151132)
管理学(148661)
管理学院(147852)
研究(144999)
中国(111697)
(92150)
科学(88416)
(81110)
(80180)
(71868)
中心(67156)
业大(66861)
(66394)
研究所(65047)
财经(64675)
农业(61276)
(58920)
北京(57785)
(57308)
师范(56798)
(53351)
经济学(53273)
(52775)
经济学院(48089)
基金
项目(296999)
科学(235561)
研究(219832)
基金(215784)
(186925)
国家(185230)
科学基金(160871)
社会(140630)
社会科(133098)
社会科学(133062)
(117101)
基金项目(114488)
自然(103248)
自然科(100884)
自然科学(100861)
教育(99748)
自然科学基金(99049)
(97080)
编号(90510)
资助(87580)
成果(71952)
(66515)
重点(65907)
(65242)
(62819)
课题(61258)
创新(58224)
国家社会(57903)
科研(56053)
教育部(55998)
期刊
(206642)
经济(206642)
研究(126651)
中国(87610)
(78691)
管理(67125)
学报(65719)
科学(63399)
(63197)
农业(53524)
大学(51417)
学学(48791)
教育(46151)
(40371)
金融(40371)
技术(40243)
业经(39197)
财经(31346)
经济研究(30414)
问题(27522)
(27213)
(26936)
技术经济(22859)
(21526)
科技(21018)
现代(20686)
资源(20427)
商业(20295)
图书(20183)
理论(19681)
共检索到65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列伟  崔和瑞  李晓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实现合理、健康、持续地转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系统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世平,丁虹  
本文以东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两者的异同分析,认为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转移之路;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种不良倾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玉江,吴玉麟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排斥力、吸纳力以及摩擦力的形成与结构,分析总结了吸纳一内转型、外推—转出型、推拉一综合型等三大区域类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龙飞  
我国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力最为丰富也是剩余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农村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以及农业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宿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农业减税能够通过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转移限制和微观主体条件三个维度的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风险不断加剧,农业减税政策有效缓解了风险水平的上升,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向明  石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双元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东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由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劳动力的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