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7)
2023(11863)
2022(10058)
2021(9507)
2020(8199)
2019(19037)
2018(18897)
2017(37207)
2016(19775)
2015(22332)
2014(22338)
2013(22045)
2012(20110)
2011(18048)
2010(17841)
2009(16622)
2008(16334)
2007(14659)
2006(12503)
2005(10720)
作者
(55948)
(47638)
(46968)
(44789)
(29535)
(22807)
(21506)
(18797)
(17740)
(16541)
(15952)
(15930)
(14692)
(14571)
(14516)
(14476)
(14367)
(13797)
(13549)
(13419)
(11727)
(11523)
(11413)
(10962)
(10729)
(10695)
(10426)
(10316)
(9552)
(9533)
学科
(85099)
经济(85020)
(61788)
管理(52554)
(47822)
(40598)
企业(40598)
方法(39993)
数学(36017)
数学方法(35582)
农业(31581)
业经(21565)
(20436)
中国(19555)
地方(16401)
(15797)
(15718)
(15573)
贸易(15569)
(15181)
(12576)
财务(12535)
财务管理(12500)
技术(12220)
(11887)
(11869)
环境(11868)
银行(11843)
企业财务(11821)
(11372)
机构
学院(282848)
大学(277551)
(117494)
经济(115222)
管理(113369)
理学(99043)
理学院(98083)
管理学(96397)
管理学院(95889)
研究(88890)
中国(68896)
(65150)
(56280)
科学(55780)
农业(50351)
(50330)
业大(48886)
中心(44379)
(44360)
(41719)
财经(40954)
研究所(40518)
(37386)
(35414)
经济学(35304)
师范(35071)
北京(34087)
经济管理(33038)
(32830)
经济学院(32182)
基金
项目(195569)
科学(154476)
基金(142826)
研究(142820)
(124241)
国家(123175)
科学基金(106434)
社会(91116)
社会科(86051)
社会科学(86026)
(77846)
基金项目(76795)
自然(69235)
自然科(67611)
自然科学(67592)
自然科学基金(66370)
教育(64768)
(64324)
编号(59419)
资助(57195)
成果(46136)
(43756)
重点(43582)
(42764)
(40923)
课题(38843)
创新(38231)
科研(38060)
国家社会(37765)
教育部(37156)
期刊
(126456)
经济(126456)
研究(73121)
(66598)
中国(49806)
农业(45212)
学报(44002)
科学(41298)
(38672)
管理(34948)
大学(34049)
学学(32620)
业经(27915)
(25894)
金融(25894)
技术(24845)
教育(22904)
(22047)
财经(19207)
问题(18530)
经济研究(18083)
(16433)
(15579)
农村(14678)
(14678)
技术经济(14287)
农业经济(14284)
资源(14111)
统计(13747)
世界(13638)
共检索到397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霖  高明  胡正峰  韩晓飞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乡的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从农户视角探讨了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结果表明,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有: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户劳动力缺乏。调查范围内39%的农户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而不愿意种地;24%的农户认为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导致撂荒;22%的农户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撂荒;15%的农户将资本投资于土地以外的对象导致撂荒。其次,三废污染、农户不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资金欠缺也是加速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金浪  张传  姚冠荣  刘陶红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梁流涛  
本文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并对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外出务工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影响我国特殊国情下农民撂荒耕地行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农户撂荒耕地现象的影响要远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从土地利用制度、政府宏观战略调控和经济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户耕地撂荒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倩  邱俊杰  余劲  
山区移民搬迁是否加剧耕地撂荒关系到移民稳定性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商洛、安康、汉中3市8县(区)1578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Tobit模型回归得出,移民年数对是否撂荒、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在1%的水平上有正向影响;仅当移民距离超过0.5 km时,农户耕地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显著增加;不同移民类型中,工程移民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最大,避灾移民影响程度最小;另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农地流转特征显著影响了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可以得出,移民搬迁加剧了山区耕地撂荒,城镇生活的转变及务农时间机会成本的增加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对工程移民农户进行有土安置,加大生态移民区退耕还林支持力度,扶持扶贫、避灾移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聂鑫  肖婷  缪文慧  汪晗  
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挖掘,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检验并探讨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理性人"的农户,其耕地撂荒行为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生产资料费用占总支出比率、农户家庭总支出和总余额、土地流转情况、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个人特征因素和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基于此,研究提出诸如:制定对农村青年劳动力的专项扶持政策,提高农户对保护和集约利用耕地的认知程度,加大对教育、医疗和农业设施的投入,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旭海  胡霞  罗崇佳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将显著促进耕地撂荒,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通勤成本在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与地块特征和地域特征相比,家庭特征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印证了耕地撂荒通常是兼业农户应对耕地边际化局面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议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引导耕地流转和托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降低兼业农户通勤成本四方面精准施策,以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和挖掘保供潜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黄萤乾  
耕地撂荒是世界各国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基于闽赣湘山区64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obit和IV-Tobit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每提升10%,耕地撂荒占比会增加1.11%;小规模农户土地转入会提升其耕地撂荒规模,此时扩大经营规模对耕地撂荒的减缓作用甚微,而土地转出会降低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正向影响。此外,农户的劳动力、土地与农业机械等要素投入,以及灌溉条件和地块数等均稳健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农业机械化和土地流转是缓解山区耕地撂荒的重要举措,政府在推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应着重提高地块规模,鼓励留村务农劳动力换工,并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拓宽农户家庭多元化的收入机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史芳  
小农户耕地撂荒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本文从劳动力约束、技术约束、效益约束揭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湖南、江西、浙江3省8县766户小农户样本,实证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抑制小农户耕地撂荒的可能性,并降低撂荒程度。耕、种、防、收4个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收割环节和耕地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影响最大。从政策层面来讲,要多措并举减少耕地撂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因时制宜推进农机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丽娟  冉瑞平  林武阳  宋倩  
基于宜宾市南溪区158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总人口、外出打工人口、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收入比重、耕地地块数、耕地年均耕种次数、农户对耕地的重要性认识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贝贝  方叶林  周寅康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著,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影  蒲春玲  刘志有  闫志明  汪霖  黄晓东  胡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耕地经营单元为整个农户家庭,抛荒决策是全部家庭成员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留守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对于抛荒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新蔡县部分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数量、健康状况、非农就业比及年龄五项指标对抛荒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农户健康状况及年龄因素对抛荒决策的影响作用呈现出阶段性和临界性的特征,较差的健康水平和62岁是正负作用的分水岭。基于此,提出了规范农户行为、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保障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晶晶   黎洁  
统筹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土地资源及迁入区就业资源,有助于实现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利用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1258份微观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区域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并考察了非农就业质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不同非农就业区域对搬迁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和规模均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异地非农就业的边际效应均高于本地非农就业。(2)非农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强化了不同区域非农就业对撂荒规模的影响,且非农就业区域因素对耕地撂荒的贡献值要高于非农就业质量。(3)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男性劳动力、老一代劳动力的异地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行为及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迁入地县域经济发展、协调统筹后续就业帮扶与迁出区耕地资源再配置、推进迁出区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撂荒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剖析了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提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等的应对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世雄  梁小英  梅亚军  温馨  王艳妮  毛南赵  
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多智能体模型(MAS)已成为模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文在MAS理论之上,构建一个基于CAtegory-Belief-DeSire-intention(CBDi)决策结构的MAS模型,结合net logo软件平台,模拟分析农户Agent土地利用行为,并将结果与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模型进行比较。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冯阳坬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基于CBDi的MAS模型验证(模型精度为87.19%),相比于传统的BDi决策模型精度有所提高;2)net logo平台能够展示农户决策的过程,直观地显示MAS模型的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必良  万燕兰  洪炜杰  钟文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地撂荒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结合数理模型讨论了农业服务外包、土地细碎化和农地撂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9个省区270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会加剧农地撂荒的发生率;农业服务外包能够显著抑制农户对农地的撂荒行为;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能够显著降低因为土地细碎化而引发的农地撂荒的比率。因此,化解农地撂荒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通过土地整治与地块互换推进农户土地经营的连片化;鼓励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以满足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与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