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4)
- 2023(16666)
- 2022(14441)
- 2021(13670)
- 2020(11385)
- 2019(26170)
- 2018(26071)
- 2017(51202)
- 2016(27505)
- 2015(30976)
- 2014(31052)
- 2013(30288)
- 2012(27749)
- 2011(24919)
- 2010(24934)
- 2009(22816)
- 2008(22030)
- 2007(19491)
- 2006(17288)
- 2005(14672)
- 学科
- 济(110500)
- 经济(110378)
- 业(82205)
- 管理(78463)
- 企(60397)
- 企业(60397)
- 农(50318)
- 方法(49942)
- 数学(44047)
- 数学方法(43415)
- 农业(33078)
- 财(27992)
- 中国(27734)
- 业经(27490)
- 地方(22196)
- 制(21164)
- 学(21155)
- 贸(19872)
- 贸易(19865)
- 易(19340)
- 策(17918)
- 技术(17367)
- 理论(17236)
- 务(17142)
- 财务(17065)
- 环境(17022)
- 财务管理(17020)
- 银(16264)
- 银行(16229)
- 和(16096)
- 机构
- 学院(385506)
- 大学(381893)
- 管理(157019)
- 济(155898)
- 经济(152535)
- 理学(136811)
- 理学院(135440)
- 管理学(133043)
- 管理学院(132362)
- 研究(124904)
- 中国(94922)
- 京(79508)
- 科学(76931)
- 农(74755)
- 财(70107)
- 业大(61668)
- 所(61193)
- 中心(59396)
- 农业(57455)
- 江(56356)
- 财经(56230)
- 研究所(55713)
- 经(51442)
- 范(50222)
- 师范(49828)
- 北京(49338)
- 州(45295)
- 经济学(45258)
- 院(45172)
- 经济管理(42779)
- 基金
- 项目(267465)
- 科学(210937)
- 研究(198703)
- 基金(193786)
- 家(167557)
- 国家(166121)
- 科学基金(143743)
- 社会(124822)
- 社会科(118031)
- 社会科学(117999)
- 省(105035)
- 基金项目(102972)
- 自然(93065)
- 自然科(90861)
- 自然科学(90840)
- 教育(90836)
- 自然科学基金(89180)
- 划(87476)
- 编号(83156)
- 资助(79497)
- 成果(66449)
- 部(59465)
- 重点(59208)
- 发(57334)
- 课题(55816)
- 创(55294)
- 创新(51527)
- 科研(50940)
- 教育部(50927)
- 国家社会(50818)
- 期刊
- 济(169728)
- 经济(169728)
- 研究(109890)
- 农(73756)
- 中国(70004)
- 学报(58237)
- 科学(54430)
- 管理(53199)
- 财(51562)
- 农业(50365)
- 大学(45607)
- 学学(43158)
- 教育(41290)
- 融(35696)
- 金融(35696)
- 技术(34443)
- 业经(33336)
- 财经(25906)
- 经济研究(25088)
- 业(24005)
- 问题(23085)
- 经(22072)
- 理论(20045)
- 版(19078)
- 技术经济(19019)
- 实践(18636)
- 践(18636)
- 图书(18567)
- 科技(18377)
- 现代(17349)
共检索到555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洁 滕子
2014年我国推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并首先在东北及内蒙古进行试点。通过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相关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补贴确定要素、补贴发放要素、比较收益要素,分别确定各自权重,最后结合调研数据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农户对当前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为低效的结论,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策实施2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完善的空间。因此,从政策宣传、目标价格的制定、政策导向和合理确定补贴核定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豆目标价格 农业补贴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王丽
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既可以促使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与自由运行,又可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让农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其生产的市场风险。然而,农户作为政策的实施对象,其视野中的目标价格政策如何,会影响其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户为例,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意愿以及反应,发现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的市场调节能力不足;政策宣传与实施方式不明确,农户市场预期和适应能力不强;受比较利益驱动与导向,农户将处于非保护性耕作的恶性循环中。因而,提出强化目标政策的主体、客体及运行过程,以确保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关键词:
农户 目标价格 价格支持 农业补贴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宁 刘慧 秦富
针对国家2014年5月份实施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利用数量分析方法探究了该项政策对我国大豆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降低了我国大豆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和市场风险程度,并提升了我国大豆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关性,说明政策实施有利于稳定大豆产品价格。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期间,我国大豆产品价格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呈现出加工品(豆油、豆粕)价格单向影响原料(大豆)价格的市场运行现状。据此,为实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相应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张秋龙 聂挺
2014年我国开始在东北和内蒙古试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情况的实地调研发现,目标价格试点实施后,大豆价格开始逐渐由市场决定,农民可通过目标价格改革切实得到价格补贴,提高了补贴的效率。但是,从短期来看,政策效果仍然在增加大豆生产量,保障农民收益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而目标价格水平低、补贴对象难落实、补贴面积难统计等问题是制约政策效应有效发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改革中,必须提高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系统性和集成性。
关键词:
大豆目标价格 价格补贴 政策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玲 钱馨蕾
运用GARCH族模型和VAR模型分别对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的国内大豆期货日结算价格进行有效性和波动性的检验。研究发现,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变化和我国期现货价格基差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目标价格政策使大豆期货市场更加完善,表现在期货价格集群性减弱,期货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呈正比,期货市场的非对称性消失;政策实施后大豆期货市场更加有效,表现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联系更加紧密,期货价格能引导未来现货价格。未来要加强对中小投资的风险教育,规范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预防相应的金融风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玲 钱馨蕾
运用GARCH族模型和VAR模型分别对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的国内大豆期货日结算价格进行有效性和波动性的检验。研究发现,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变化和我国期现货价格基差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目标价格政策使大豆期货市场更加完善,表现在期货价格集群性减弱,期货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呈正比,期货市场的非对称性消失;政策实施后大豆期货市场更加有效,表现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联系更加紧密,期货价格能引导未来现货价格。未来要加强对中小投资的风险教育,规范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预防相应的金融风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秧分 李先德
目标价格政策是优化我国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举措,我国于2014年开始对大豆进行目标价格政策试点。豆农如何认知并响应目标价格政策,是决定政策实施成效与完善政策试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与相关资料,发现目标价格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但也诱发了市场低迷等问题,下一步需要统筹解决目标价格设定、国内外市场价格传导等难题,并配套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组合政策,才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根本上提升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李磊
2014年我国开始在东北和内蒙古试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2016年是目标价格政策实行的第三年,也是政策效果的检验评估年,本文利用GARCH族模型对改革试点前后大豆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大豆目标价格实行前后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差异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实行有效减少了大豆价格波动的集簇性、不对称性,并消除了大豆市场的ARCH效应,稳定了我国大豆市场,有利于大豆价格逐渐回归市场定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泽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改革不断深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进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方式,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为更系统地理解大豆目标价格政策所展现出的经济效应,蔡海龙、马英辉主编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农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培培
相比传统的价格支持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具有不会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对农民的农产品种植成本有基本保障、政府财政负担得以减轻等优势。我国自2014年开始在东北和内蒙古4省区试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存在补贴面积不准、补贴价格过低、采价点设置不科学、补贴资金发放时间不合理、种植户对目标价格政策了解掌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通过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持续提高补贴水平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强化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适用性,保障大豆生产和
关键词:
大豆 目标价格政策 试点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培培
相比传统的价格支持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具有不会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对农民的农产品种植成本有基本保障、政府财政负担得以减轻等优势。我国自2014年开始在东北和内蒙古4省区试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存在补贴面积不准、补贴价格过低、采价点设置不科学、补贴资金发放时间不合理、种植户对目标价格政策了解掌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通过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持续提高补贴水平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强化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适用性,保障大豆生产和供应,稳定大豆市场价格。
关键词:
大豆 目标价格政策 试点问题 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海龙 马英辉
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在中国东北地区试点三年后退出,继而实施生产者补贴政策。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退出既有政策实施层面操作成本过高的问题,也有经济学层面政策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大豆市场的均衡移动模型(EDM),并将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的替代弹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福利效应,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退出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研究表明,政府差价补贴支出对目标价格水平变化非常敏感,若大豆目标价格提高1%,政府总补贴支出将增加8.3%,即每吨大豆增加100元差价补贴,财政支出将增加10亿元;目标价格政策的经济效率不高,政府支出中的35.5%变成了无谓的福利损失,对国产大豆产出增加作用甚微,而且市场开放程度越高、供给弹性越大,福利损失就越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高 吴比 张振
在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演变和试点操作流程梳理的基础上,以改革目标为导向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农民种地收益下降,目标价格政策没有较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中央财政支出减少,但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看,还存在目标价格水平较低、公布时间偏晚、市场价格监测点设置不合理、补贴资金被摊薄和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为此,需要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设计和操作办法,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关键词:
目标价格 政策演进 执行流程 效果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钰凤 贾杰斐 杨青
为继续深入推进大豆市场定价和价补分离改革,实现大豆补贴与玉米补贴机制的衔接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2017年我国取消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同时建立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本文基于2014—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以及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对大豆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改革提高了补贴标准,进而扩大了大豆的播种面积;第二,改革也提升了大豆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和相对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例;第三,改革对大豆生产的促进效应在次年减弱,原因在于大豆补贴标准的提高在次年没能达到农户预期水平且补贴标准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成本上涨因素;第四,改革效应在第三年实现回升,这得益于大豆玉米补贴机制的衔接使得政策目标更加可控。因此,需要根据生产成本和外部规则等变化适时调整补贴标准,注重引导农户预期,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控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稻谷和小麦等其他农作物的价格补贴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 生产者补贴 大豆生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高睿雯
本文依据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系统梳理了美国食糖产业以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市场配额和关税税率为保障的政策框架,并基于此提出了稳定、发展中国食糖产业的4点启示:构建产业政策调控的法制框架,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尝试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农业保险构建食糖产业安全网,构建食糖产业受损应急保障机制。
关键词:
食糖产业政策 美国 农业法案 目标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