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4)
2023(17389)
2022(14965)
2021(14043)
2020(11797)
2019(27124)
2018(26915)
2017(52325)
2016(28200)
2015(31782)
2014(31453)
2013(30893)
2012(28040)
2011(25129)
2010(25144)
2009(23081)
2008(22517)
2007(19895)
2006(17536)
2005(15128)
作者
(79441)
(66559)
(65749)
(62781)
(41905)
(31824)
(29747)
(26070)
(25263)
(23416)
(22562)
(22448)
(20868)
(20619)
(20288)
(20246)
(19787)
(19522)
(19120)
(18802)
(16353)
(16290)
(16002)
(15241)
(14836)
(14739)
(14646)
(14509)
(13340)
(13060)
学科
(111828)
经济(111673)
(84172)
管理(82386)
(62348)
企业(62348)
(50219)
方法(49008)
数学(42869)
数学方法(42283)
农业(33346)
(29701)
业经(28714)
中国(28242)
(24904)
地方(23576)
(23448)
环境(19851)
(18929)
贸易(18920)
(18374)
(18166)
财务(18089)
财务管理(18043)
(17616)
技术(17615)
理论(17307)
企业财务(17078)
(16926)
(16885)
机构
学院(393308)
大学(391712)
管理(158080)
(157115)
经济(153731)
理学(137447)
理学院(135985)
管理学(133550)
管理学院(132835)
研究(128539)
中国(97217)
(84313)
科学(79954)
(76180)
(71757)
业大(64169)
(63114)
中心(60639)
农业(58139)
(57642)
研究所(57458)
财经(57330)
北京(52918)
(52359)
(51095)
师范(50659)
(47014)
(46433)
经济学(46395)
经济管理(42822)
基金
项目(275604)
科学(217299)
研究(203018)
基金(200290)
(173980)
国家(172520)
科学基金(149188)
社会(128256)
社会科(121260)
社会科学(121229)
(107561)
基金项目(107109)
自然(96831)
自然科(94471)
自然科学(94449)
自然科学基金(92725)
教育(92236)
(89992)
编号(83715)
资助(81272)
成果(66509)
重点(61228)
(60782)
(58749)
(56984)
课题(56318)
创新(53212)
(53174)
国家社会(52639)
科研(52591)
期刊
(174723)
经济(174723)
研究(112449)
中国(75168)
(74811)
学报(62471)
科学(57816)
(54374)
管理(54359)
农业(50546)
大学(49149)
学学(46505)
教育(40877)
(35147)
金融(35147)
业经(34078)
技术(34055)
财经(27060)
经济研究(25018)
问题(24279)
(23982)
(23031)
(20235)
科技(19671)
理论(18723)
资源(18508)
图书(18472)
技术经济(18256)
现代(17767)
实践(17188)
共检索到57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奕钢  杜婧  柴一飞  丁柯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选择南口镇为案例,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生计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米锋  高岚  崔一梅  崔向雨  
从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现状出发,在对涉及生态林补偿政策的10个区(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林补偿政策的实施成效,同时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健全生态林补偿管理机制、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晶岚  宋维明  邢红  
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机制和机构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管理机构能力问题管护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在政策和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社区建设能力;提高基层管理组织的机构能力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萍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财产权缺位,缺乏激励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是造成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本文基于生态财产权角度,立足农户生态补偿的本质内涵,明确提出,对农户的生态补偿是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与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生态财产权价值的补偿,应遵循公平、足额、效率和尊重利益主体意愿的原则,建立明确稳定的产权关系和清晰健康的产权制度,按照国家、市场和农户自力的多元模式,建立生态资源持续开发的配套制度,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马思瀛  张丽亚  戴劲  
城乡生态补偿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城乡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碳平衡角度探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态关系,建立碳平衡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城市和乡村的碳排放、碳吸收,说明了乡村地区碳吸收的生态贡献,提出了城乡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思路。研究指出:北京城市地区为碳源,碳赤字巨大;乡村地区为碳汇,平均每年净碳吸收量达133.6×10~4t;按照单位碳价格100CNY/t计算,乡村地区每年应获得补偿1.336亿元。研究提出应尽快完善生态补偿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村级单元的城乡碳平衡数据库,完善生态补偿财政政策,设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快建立城乡生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兴  张炜  赵敏娟  
以异质性农户为切入点,分别对农户的退耕行为与还林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剖析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内在机制障碍,深入研究农户个体差异导致的激励不足和激励错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的调整方向与优化路径:短期内,提高退耕补助额或尝试多样化的补贴政策以激励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中长期则需要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和发展林业碳汇市场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兴  张炜  赵敏娟  
以异质性农户为切入点,分别对农户的退耕行为与还林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剖析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内在机制障碍,深入研究农户个体差异导致的激励不足和激励错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的调整方向与优化路径:短期内,提高退耕补助额或尝试多样化的补贴政策以激励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中长期则需要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和发展林业碳汇市场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制度研究也逐渐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林农作为生态公益林管护的主要执行者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主要受偿者,其对公益林管护机制的意愿成为今后政策设定的主要侧重方向。在对入户访谈和问卷进行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以北京5个山区县(延庆、怀柔、昌平、房山和密云)中15个镇的376户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管护人员的选拔方式意愿以及现行公益林管护效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评价分析。利用Stata软件进行Multinomial 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户的个人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及其对生态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的主要功能从"向北京市提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转向了"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在北京农业为北京贡献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同时,北京农民直接获得的却只是不到6%的农业经济价值和经济服务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期待着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本文希冀为完善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玲  陈阜  张海林  李琳  刘国民  
针对北京市目前实施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该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利用博弈论模型对该政策的执行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存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支付手段单一,补贴范围较窄,补贴标准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当农民把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视为一种收入时,可达到占优均衡结果,即政府实施补偿政策,农民冬季种粮;若农民对农田生态价值观念弱化,不将其视为收入时,目前的补贴标准不能满足农民追求经济利益的要求。结合模型的结论,本研究提出目前北京市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还需进一步具体完善,加强农民对农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认可的意识,以及提倡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等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调查制约生态涵养区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补偿实行现状与存在问题,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原则,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