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4)
2023(15376)
2022(13266)
2021(12457)
2020(10299)
2019(23735)
2018(23666)
2017(46144)
2016(24472)
2015(27659)
2014(27478)
2013(27018)
2012(24443)
2011(21853)
2010(21616)
2009(19547)
2008(18726)
2007(16206)
2006(14089)
2005(11641)
作者
(68012)
(57001)
(56226)
(53642)
(35705)
(27217)
(25578)
(22487)
(21438)
(19720)
(19270)
(18919)
(17489)
(17425)
(17284)
(17052)
(17033)
(16730)
(16190)
(15966)
(13934)
(13752)
(13703)
(13169)
(12730)
(12619)
(12498)
(12268)
(11363)
(11222)
学科
(99983)
经济(99876)
(73168)
管理(67917)
(51535)
企业(51535)
(51289)
方法(45853)
数学(40547)
数学方法(39994)
农业(34100)
业经(26605)
中国(24455)
(24020)
地方(20225)
(19375)
(17857)
(16950)
贸易(16943)
(16502)
技术(15605)
理论(15254)
环境(14755)
(14410)
(14234)
财务(14166)
财务管理(14131)
(14044)
(13830)
企业财务(13352)
机构
学院(342132)
大学(339237)
管理(141788)
(136867)
经济(134021)
理学(124745)
理学院(123501)
管理学(121331)
管理学院(120709)
研究(107654)
中国(80306)
(69785)
(69406)
科学(67104)
(58969)
业大(56610)
农业(53059)
(51605)
中心(51318)
财经(48250)
(47690)
研究所(47342)
(44562)
(44336)
师范(44197)
北京(42779)
经济学(40068)
(38960)
经济管理(38759)
(38731)
基金
项目(245271)
科学(193819)
研究(181838)
基金(178901)
(154718)
国家(153379)
科学基金(133270)
社会(115483)
社会科(109111)
社会科学(109082)
(96137)
基金项目(95902)
自然(85940)
自然科(83936)
自然科学(83918)
教育(82403)
自然科学基金(82387)
(79544)
编号(75876)
资助(72269)
成果(59698)
(54318)
重点(53871)
(52430)
(50889)
课题(49855)
国家社会(47596)
创新(47427)
科研(46795)
教育部(46697)
期刊
(146196)
经济(146196)
研究(93548)
(71017)
中国(59479)
学报(53169)
科学(49552)
农业(48723)
管理(45976)
(42880)
大学(41918)
学学(39814)
教育(34188)
业经(30753)
技术(29651)
(27828)
金融(27828)
(22117)
财经(21991)
经济研究(21104)
问题(20485)
图书(18807)
(18694)
(18110)
科技(16799)
理论(16249)
技术经济(16157)
资源(15522)
现代(15384)
农业经济(15214)
共检索到47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丽明  解垩  石绍宾  
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生医疗、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的公共品需求有如下特点:硬品优先于软品;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现实优于长远;切身利益重于宏观环境。合意的公共品供给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政策和义务教育,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最不满意的是农村社会养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共品的规模、质量、价格和农户的人口社会学背景。最后,对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矩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根据公共品供需衔接状况、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凌  
公共生产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公共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C—L模型。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我国近10年农民消费结构做了一个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莉  周砚青  张晓云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本文基于经济学的供求视角透视了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系统运转不畅的原因,从改善供给、增加需求角度寻求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供求均衡的现实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对广东241户农户借贷调查发现,多数农户从无借贷经历、贷款金额较小且多用于生活用途、借贷对象以农信社为主、信贷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申请贷款、申贷环节影响农户贷款决策,表现出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特征。运用风险报酬模型,模拟农村金属市场供求发展路径,发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必然逻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栋  
2008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希冀农户能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在发放农户信贷过程中,国家必须依靠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公共选择视角,农村信用社可以被视为科层,按照这个思路,本文将科层激励引入农户信贷研究。虽然科层与国家效用函数存在交集,但科层结构中也存在仕途最优化、努力最小化等因子,科层结构有动机异化国家意图。经过解析,本文给出了农户信贷均衡解,结论说明,科层影响下农户信贷会低于国家期望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娜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扶贫重点县贫困户数据,分析研究表明扶贫科技供需在数量和结构上"双失衡"。通过biprobit模型,从贫困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乡村特征等三方面揭示了扶贫科技供需均衡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贫困户家庭人口规模、农地面积、农业结构、医疗负担和到乡镇距离等因素影响了扶贫科技供需意愿均衡,贫困户年龄、家庭农业结构、家庭农地规模和家族中是否有人了解科技等因素影响了扶贫科技供需意愿均衡演变。扩大科技扶贫示范领域,规范扶贫科技应用流程,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优化扶贫科技供给结构,有助于提高扶贫科技资源的脱贫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俊霞  王静  薛云元  
从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十多年的情况来看,该制度在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采用一般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农合供需均衡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新农合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且双重委托代理涉及的各方目标函数不一致是导致新农合供需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平衡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奉宪  柳颖  
本文基于农户认知的视角,根据湖北省27个农村社区513家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认知与农户参与减灾公共品供给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灾害损失认知与减灾需求认知对其参与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这两种认知反向影响农户对减灾效果和供给的满意度。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农户减灾需求表达机制,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刺激农户参与合作供给的意愿,进而提高其对政府或村社组织减灾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保卿  谭先华  王巧荣  
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需均衡理论影响着绩效审计供给和需求的性质、数量以及均衡过程。实现政府绩效审计供需均衡要依据公共产品供需理论,结合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供需状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刺激需求,促进供给,实现二者互动;以动态与变化的眼光分析和考察决定互动的诸多因素,进而构建合理有效的均衡实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李晓明  
本文通过对资本控制型合作社实践的考察,首先把.—般农户进入合作社的程度划分为低度合作、中度合作和高度合作,然后从退出的动态视角分析了合作社中核心农户与—般农户合作演进中的均衡。理论上,这两类农户之间存在最优合作程度均衡,但这两类农户之间的博弈会重构合作程度并可能使之偏离均衡,而—般农户具备的"退出权"能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两类农户之间形成较为"有效"的合作,从而实现对—般农户利益的保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创业不仅是个体行为,受家庭特征影响,还受所在农村社区的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影响,且不同类型的公共品对农户创业具有异质性作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为直接的作用力,还体现为家庭特征影响农户创业的交互作用,即公共品供给水平调节了家庭特征对农户创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蕾  朱玉春  
采用陕西省556户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第一,目前农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依次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医疗、饮水设施、教育;投资重点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第二,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及保障性公共产品满意度较高,总体评价中等偏上。第三,三类公共产品供给效果优劣依次为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生产性公共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