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3)
- 2023(16074)
- 2022(13301)
- 2021(12558)
- 2020(10529)
- 2019(24312)
- 2018(24051)
- 2017(46001)
- 2016(24709)
- 2015(28202)
- 2014(28237)
- 2013(27697)
- 2012(25819)
- 2011(22858)
- 2010(22965)
- 2009(21140)
- 2008(20974)
- 2007(18848)
- 2006(16282)
- 2005(14219)
- 学科
- 济(106738)
- 经济(106634)
- 业(72064)
- 管理(66829)
- 农(52252)
- 企(50060)
- 企业(50060)
- 方法(48778)
- 数学(43829)
- 数学方法(43351)
- 农业(34614)
- 中国(27279)
- 业经(26533)
- 财(26513)
- 地方(23944)
- 学(19547)
- 制(19519)
- 贸(18297)
- 贸易(18286)
- 易(17773)
- 务(15571)
- 理论(15559)
- 财务(15518)
- 财务管理(15476)
- 银(15270)
- 银行(15240)
- 环境(15138)
- 发(15014)
- 融(14925)
- 金融(14922)
- 机构
- 学院(348875)
- 大学(343546)
- 济(142073)
- 经济(138984)
- 管理(136253)
- 理学(117732)
- 理学院(116533)
- 管理学(114449)
- 管理学院(113821)
- 研究(111520)
- 中国(86580)
- 农(72600)
- 京(70377)
- 科学(68467)
- 财(63961)
- 业大(56363)
- 农业(55790)
- 中心(55567)
- 所(54742)
- 江(54359)
- 财经(50703)
- 研究所(49534)
- 经(46303)
- 范(45863)
- 师范(45387)
- 经济学(43101)
- 北京(42971)
- 州(42741)
- 院(39776)
- 经济学院(39178)
- 基金
- 项目(237287)
- 科学(186893)
- 研究(176409)
- 基金(170844)
- 家(147466)
- 国家(146140)
- 科学基金(126556)
- 社会(111587)
- 社会科(105303)
- 社会科学(105274)
- 省(96396)
- 基金项目(91080)
- 教育(82142)
- 自然(80839)
- 自然科(78951)
- 自然科学(78928)
- 划(78367)
- 自然科学基金(77504)
- 编号(73578)
- 资助(69091)
- 成果(58820)
- 重点(53281)
- 部(52820)
- 发(51708)
- 课题(50516)
- 创(49459)
- 创新(46148)
- 国家社会(45759)
- 科研(45569)
- 教育部(45307)
- 期刊
- 济(158947)
- 经济(158947)
- 研究(96114)
- 农(73977)
- 中国(70331)
- 学报(53676)
- 农业(50310)
- 财(49679)
- 科学(49152)
- 管理(44964)
- 大学(42301)
- 学学(39797)
- 教育(39015)
- 融(34250)
- 金融(34250)
- 技术(33200)
- 业经(32338)
- 财经(24418)
- 业(24414)
- 经济研究(23074)
- 问题(22064)
- 经(20871)
- 版(19039)
- 图书(17545)
- 统计(17306)
- 技术经济(17087)
- 资源(16539)
- 农村(16128)
- 村(16128)
- 理论(16089)
共检索到51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樊丹
本文以湖北省6个县(市、区)的26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为研究区域,以示范村的普通农户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中的农户行为、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受农户自身素质偏低、不良生活和生产习惯及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清洁工程的推广还有待深入;较之于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农村,乡村清洁工程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村更容易开展;推广乡村清洁工程必须依托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鉴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培养创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这三个方面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崇光 陈诗波
本文采用湖北省6个市、县、区的26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15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对乡村清洁工程的认知、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受农户素质、农村信息闭塞和环卫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比在传统农区更容易开展;政府的鼓励对农户参与积极性具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新型农民和强化政府引导职能,从而推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乡村清洁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户是乡村清洁工程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本文以湖北省26个乡村清洁工程试点村为研究范围,对乡村清洁工程实施情况及农户的参与行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和推广主要受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政府扶持力度、农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居民综合素质越高、政府扶持力度越大、农业经济效益越好,则农户对项目的参与意愿越强;反之越低。对此,本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培养创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三个方面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丹秋 廖成泉 胡银根 章晓曼
研究目的:从微观福利视角,探究影响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意愿的驱动因素。研究方法:以湖北省4个典型村的117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宅基地置换政策了解度、新区公共服务设施情况4类因素对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有显著影响,且均对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有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论: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差别化引导和推动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强化宅基地置换政策宣传力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化;以增进农户福利为宅基地置换效果的衡量尺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农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和收入差异的合理控制是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和解决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的前提。本文基于湖北宜昌、随州732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解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状况及其结构性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融合组的户均收入水平及不平等状况明显高于非融合组,而融合组和非融合组家庭增收渠道差异导致农户收入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异质性。进一步依据收入结构进行基尼系数分解后发现,融合组非农经营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高达70.63%,其边际贡献率为正且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户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诱因。而融合组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贡献率为负,减轻了农户收入总体差异。此外,按产业融合和地区子群对泰尔指数分解后则证实了是否参与产业融合和不同主导产业子群的组内差距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明显大于组间差距。为此,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同时,应当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有效防控产业融合下农户内部收入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笔者从农户角度出发,以湖北省6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农村中介组织和农业企业的行为及其他外部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而"政府+协会+农户"、"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对提高循环农业农户技术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户 技术效率 外生性变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睿 茂路 王德祥
本文基于2009年湖北省93个市、县、区以及其中397个镇、乡、街道办事处的基层数据,从乡镇财政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利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发展与农村民生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1)乡镇财政发展总体上与其对发展各项农村民生事务的促进作用正相关;(2)乡镇财政发展能力的各测度指标对农村民生建设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乡镇财政收入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3)乡镇财政的内源性发展方式总体上比外源性发展方式对农村民生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和强劲。这些发现对如何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民生建设的内源性动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家林 曾令香 朱忠贵
为了全面了解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形式创新情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湖北农学院部分师生和乡村干部对湖北省10个地(市)的34个县(市)108个村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基层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态势、农户家庭经营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凤莲 王雅鹏 叶慧
本文利用湖北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农户对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是否支持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是否调整林产品种植结构是影响农户参与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措施,引导企业入驻当地,制定种植补贴以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以保证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顺利开展。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林 农户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巩前文 张俊飚 李瑾
本文假定各地区化肥市场价格是趋同的,地区之间化肥价格差异只是由于交易成本不同,因此可不考虑化肥价格变量对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构建农户施肥决策模型并运用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施肥量决策主要受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耕地灌溉、耕地租用、接受施肥技术培训、种粮是否划算、农产品出售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
关键词:
农户 化肥施肥量 决策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范丽霞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Trans-log)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湖北省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对农户家庭经营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做了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农户的微观经济行为与农村的宏观经济表现是一致的,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则一直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动力,然而规模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农户相对于生产前沿(最佳实践者)的技术效率差距扩大与分化则严重阻碍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璨 邓宏兵 李小帆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造成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城镇化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城镇化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璨 邓宏兵 李小帆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造成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城镇化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后,针对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与提升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宏 梁凡丽 周慧 冯良宣
通过问卷分析、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的稻农进行了实证调查,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二元logit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4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湖北省稻农对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采用水稻新品种主要取决于采用新品种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健康状况等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水稻新品种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对新品种选择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水稻 农户 新品种 技术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昭雄
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对湖北省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政府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成本;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补贴金额、补贴时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评价较高,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提高购机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效益,必须采取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安全监理等相关配套工作。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农业机械 购置补贴 农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