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7)
- 2023(17189)
- 2022(14526)
- 2021(13511)
- 2020(11650)
- 2019(26574)
- 2018(26600)
- 2017(51236)
- 2016(27715)
- 2015(31186)
- 2014(31299)
- 2013(30880)
- 2012(28205)
- 2011(25302)
- 2010(25588)
- 2009(24024)
- 2008(24183)
- 2007(22225)
- 2006(19461)
- 2005(17600)
- 学科
- 济(114925)
- 经济(114756)
- 业(107121)
- 管理(94721)
- 企(88694)
- 企业(88694)
- 方法(52411)
- 农(49145)
- 数学(42967)
- 数学方法(42445)
- 财(38219)
- 业经(34668)
- 农业(32401)
- 制(28244)
- 中国(28144)
- 务(26137)
- 财务(26075)
- 财务管理(26014)
- 企业财务(24662)
- 贸(20937)
- 贸易(20924)
- 技术(20896)
- 易(20374)
- 理论(20143)
- 体(19967)
- 地方(19888)
- 学(19515)
- 和(19411)
- 策(18993)
- 划(18648)
- 机构
- 学院(401469)
- 大学(394989)
- 济(165507)
- 经济(162038)
- 管理(160672)
- 理学(137873)
- 理学院(136532)
- 管理学(134331)
- 管理学院(133588)
- 研究(124387)
- 中国(99872)
- 京(82046)
- 财(80414)
- 农(75811)
- 科学(74993)
- 江(63552)
- 财经(62898)
- 所(62338)
- 业大(61151)
- 中心(60706)
- 农业(58417)
- 经(56883)
- 研究所(55677)
- 北京(50642)
- 州(49696)
- 经济学(49634)
- 范(47820)
- 师范(47307)
- 财经大学(46008)
- 经济学院(44913)
- 基金
- 项目(261188)
- 科学(207010)
- 研究(192649)
- 基金(190689)
- 家(164327)
- 国家(162804)
- 科学基金(142024)
- 社会(123035)
- 社会科(116324)
- 社会科学(116293)
- 省(104010)
- 基金项目(101401)
- 自然(92027)
- 自然科(89913)
- 自然科学(89888)
- 教育(88589)
- 自然科学基金(88337)
- 划(85209)
- 编号(79706)
- 资助(77285)
- 成果(63634)
- 部(58140)
- 重点(57747)
- 创(56393)
- 发(55474)
- 课题(53318)
- 创新(52162)
- 制(51925)
- 国家社会(50578)
- 科研(50209)
- 期刊
- 济(190941)
- 经济(190941)
- 研究(113274)
- 中国(79390)
- 农(74432)
- 财(67423)
- 管理(61341)
- 学报(58851)
- 科学(55725)
- 农业(49753)
- 大学(46186)
- 学学(43851)
- 融(39930)
- 金融(39930)
- 技术(37841)
- 教育(37579)
- 业经(36613)
- 财经(31468)
- 经济研究(27926)
- 经(26970)
- 业(26525)
- 问题(25585)
- 技术经济(21618)
- 版(20542)
- 财会(19901)
- 商业(18867)
- 统计(18803)
- 理论(18750)
- 现代(18654)
- 世界(18469)
共检索到60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李世平
从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相互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面源污染"压力-状态-效应-响应"机制框架。农户农业生产行为压力在客观方面主要来自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出、农业政策、环境法制及宣传教育等方面,主观方面来自农户自身的家庭收入、劳动力状况、环境意识及受教育程度等。各种压力下农户在种植方式及化肥、农药、农膜等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状态,从而引起农地肥力的下降与环境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等效应,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技术支持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监管和指导,从而有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欣 李世平 张忠潮 崔彩贤
农地产权制度是诱发农户面源污染行为的重要制度根源。农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导致环境管理机构缺失,无法有效规范和监管农业面源污染行为;农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诱发农户短期行为;土地零碎化使统一环境行为无法实施;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使农户丧失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因此,应该重构农地所有权主体,成立专门组织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管束;稳定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激发农户对土地进行投入和养护的积极性,规制短期行为;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统一环境行为的实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云 任力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制度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框架,利用田野调查的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的地权稳定性效应、地权流动性效应和农地利用政策效应会导致转入地农户的农地利用方式和短期投资发生改变,种植同种农作物的转入地农业面源污染水平更低,但转入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和技术的采用以及种植对象的变化,会使转入地总体面源污染水平更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转入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等方面与自家地农户相比均有优势,如果给予合理引导和帮助,转入地也会比分散经营的自家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更可控。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行为 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春林 张灿强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殊性质以及政府监管治理机制的无效率,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机制从侧重于政府监管发展为以教育培训手段为主。文章利用四川省实地调研数据,将农户的行为响应分为对农业面源污染教育培训项目的认知、参与意愿及最终参与行为响应三个阶段,并构建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个人禀赋、种植特征、社会资本及治理机制反应等变量在不同行为响应阶段具有显著影响;培训班的可获得性在每个行为响应阶段都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厚安 叶慧 王雅鹏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7县700户农户为样本,在界定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户经营行为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冀期寻找到在农户层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污染和秸秆污染与劳动力文化素质、粮食商品化率、肉猪商品化率和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呈正相关,与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呈负相关关系;畜禽粪尿污染与肉猪商品化率呈正相关,与家庭经营耕地面积、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呈负相关;农用薄膜污染与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耕地面积以及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均呈负相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传桐 张广现
基于2006—2010年山东省昌乐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化肥和农药支出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化肥、农药的支出和其经营收入正相关,和经营土地面积、常住人口数、受教育程度负相关;随着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家庭常住人口的不断减少,化肥和农药支出强度将继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会进一步恶化;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提升农户教育层次有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尤尤 胡清宇 段华平 卞新民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影响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全氮(TN)、全磷(TP)绝对实物排放量分别为155.23×104t/a、62.34×104t/a、9.05×104t/a,相应的绝对等标排放量分别为7.76×104t/a、62.34×104t/a、45.23×104t/a。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COD、TN、TP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6.25 mg/L、2.53 mg/L、0.36 mg/L,排放浓度地区差异显示苏北>苏中>苏南。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水质指数显示,江苏省均值为2.10,达到中度污染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宝哲 周小亮 梁开荣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剖析其内部影响机理。本研究从地方政府与农民两大博弈主体的行为互动入手,在假设参与主体均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将进化博弈理论应用于地方政府与农民,构建了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两种稳定的演化策略,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以及各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经济系数权重对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影响大于环境质量权重,并且权重提升对农户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减少地方政府监管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农户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率;地方政府对农户的处罚与激励都会对农户决策产生影响,但是合理的政策才能使地方政府与农户偏向最优均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洪云 杨增旭
农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反应,是未来中国设计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陕西眉县18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选择模型法,分析了农户对于技术支持、价格补贴和尾水标准三项环境政策的可能反应和接受意愿。本文研究表明:农户对这三项政策的接受意愿存在差异,技术支持政策的农户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标准政策的农户接受意愿最低。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特征的技术支持政策,是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的首要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华春林 陆迁 姜雅莉 理查德·伍德沃德
对陕西省331份农户实地调查,采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教育培训项目的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显著影响因素与农户参与行为的关联关系,结果显示:教育引导治理机制变量对农户的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卢黎霞 华春林
尽管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有其客观性,但是,目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产品的产出,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全过程中,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及涉农企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的农业污染治理机制。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循环经济 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增芳 肖新成 倪九派
基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9个村742家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比较积极。农户希望由政府及环保部门负责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但是目前当地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还不够重视。户主年龄、性别、是否是党员或村干部等基本特征对农户治理环境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另外,根据不同农户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以便更好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书成 龚亚男 汤新明
以湛江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2016年湛江市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时空变迁分布,为湛江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借鉴。采用数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湛江市化肥、农药投入量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其中,16年来湛江市农作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一直远远高于国际225kg·hm-2的警戒线。在畜禽养殖产业中,其大牲畜牛的存栏量减少,而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猪出栏量及家禽存栏量均小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作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县级地区化肥、农药投入量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湛江北部及南部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现象普遍,且覆盖范围较广,是湛江市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认为从农户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是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美丽中国"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GIS 时空分析 湛江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席利卿 王厚俊 彭可茂
本文以广东省34地区稻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户污染防控支付行为,运用Tobit模型建立了水稻种植户的防控支付行为分析模型,进而在排除0值抗议支付值以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稻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支付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最高支付金额为6.17元/(季·亩)。最后从水稻生产、稻农个人与家庭、稻农环境认知、稻农心理态度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提升稻农支付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浩然 张林秀 李强
本文旨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分析农户的施肥行为,寻找到在农户层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会对化肥施用水平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有机肥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替代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相反,农业技术培训与农户化肥的施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化肥施用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