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3)
2023(18426)
2022(15645)
2021(14313)
2020(11923)
2019(26989)
2018(26875)
2017(52250)
2016(28125)
2015(31490)
2014(31465)
2013(30930)
2012(28136)
2011(25475)
2010(25459)
2009(23390)
2008(22515)
2007(19926)
2006(17901)
2005(15712)
作者
(79841)
(67024)
(66233)
(63223)
(42243)
(31999)
(30051)
(26381)
(25354)
(23545)
(22572)
(22440)
(21016)
(21010)
(20584)
(20375)
(19744)
(19476)
(19133)
(18958)
(16571)
(16403)
(16165)
(15478)
(15190)
(14948)
(14576)
(14549)
(13544)
(13118)
学科
(131907)
经济(131770)
(81582)
管理(79753)
(60414)
企业(60414)
方法(52699)
(49910)
数学(45998)
数学方法(45424)
农业(33092)
中国(31806)
业经(30778)
地方(28428)
(27701)
(25784)
(22569)
(19142)
贸易(19130)
理论(18644)
(18524)
环境(18354)
(17633)
(17395)
银行(17357)
技术(17356)
(17290)
(16969)
(16928)
财务(16888)
机构
学院(401522)
大学(400954)
(170381)
经济(166981)
管理(160322)
理学(139623)
理学院(138183)
管理学(135732)
管理学院(135015)
研究(134855)
中国(101025)
(83833)
科学(81537)
(75218)
(73554)
(66455)
业大(62230)
中心(62029)
研究所(60526)
财经(59610)
(58206)
农业(57592)
(54357)
(52365)
北京(52288)
师范(51909)
经济学(51454)
(48198)
(46692)
经济学院(46052)
基金
项目(275485)
科学(217770)
研究(203018)
基金(201218)
(174246)
国家(172752)
科学基金(149615)
社会(130539)
社会科(123428)
社会科学(123395)
(107077)
基金项目(106724)
自然(95714)
自然科(93473)
自然科学(93452)
教育(92365)
自然科学基金(91765)
(89013)
编号(83274)
资助(81763)
成果(66436)
(61132)
重点(61076)
(59414)
(56685)
课题(55971)
国家社会(54144)
创新(52929)
教育部(52706)
科研(52142)
期刊
(192437)
经济(192437)
研究(118287)
(74259)
中国(73751)
学报(61785)
科学(57936)
管理(57517)
(54680)
农业(50359)
大学(48524)
学学(45896)
教育(40466)
(36083)
金融(36083)
技术(36004)
业经(34322)
经济研究(29742)
财经(29284)
问题(25793)
(25110)
(23889)
技术经济(20736)
(19719)
图书(19345)
世界(18943)
理论(18710)
科技(18438)
现代(18237)
统计(17988)
共检索到58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娟  冉瑞平  
[目的]农户作为石漠化地区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其经济行为将决定石漠化治理的成效。已有学者基于农户经济行为的视角对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探索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农户经济行为与石漠化形成的关系、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及技术采纳行为、适合农户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评价、以及石漠化治理对农户生计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果]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仍有待改进,从农户的角度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评价的文献还比较少见,对石漠化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结论]未来应深化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加强从农户角度对不同治理技术和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探索更为普适的石漠化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探索农户生计及生态修复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政策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机制,实现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旭凡  冯紫曦  孙家堂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秸秆处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回顾关于秸秆处理的研究,介绍秸秆处理方法有哪些。其次,根据农户行为理论,梳理农户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为农户选择秸秆处理方法研究做铺垫。最后,借鉴有关秸秆处理行为的实证研究,总结可能影响秸秆处理行为的有关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廷武  李明月  张俊飚  
本文利用196份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调查问卷,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揭示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只有19.90%的农户愿意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连片特困地区农户通过供应链实现减贫增收的意愿表现一般。研究进一步发现,农户性别、务农年限、良好的市场条件、供应链了解程度、供应链作用认知等对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预期风险大小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户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信息化对农户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探究了农业信息化对农户生产行为、农户的转移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后进行了综合的评述,并得出了基本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萌  张兴中  沈祥成  郭熙保  刘建茂  范斐  吴清华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采用者,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主导地位。为提高农业技术采用率,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从以上3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评述。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旨在推进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促进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克强  黄智俊  张永良  
农业水资源的缺乏,客观上要求农户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节约用水。农户作为新技术的最终接受者,他们对待新技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程度。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和借鉴,可以推进国内学者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地深入研究,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桂华  付新月  
[目的]通过总结梳理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实证研究及相关对策,分析全国范围内的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以期为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回顾20002016年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文献,采用文献综述法梳理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实证研究及相关对策,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结果]20002016年关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文献数量总体在逐年增加,文献中关键词出现较多的是土地流转、农户、影响因素、农地流转、Logistic模型和农户行为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继业  朱道林  王秀芬  
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有关耕地保护中的农户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比较法。研究结果:从耕地与农户间的关系、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影响因素驱动下的农户行为结果和激励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结论:正视农户行为对耕地保护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必须认真对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户及其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艳芬  
农户是土地利用最基本的主体,是研究"三农"问题最重要的单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阶段、研究内容、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方面总结当前国内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认为目前研究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概念、内涵、分类、研究框架等关注较少,对农户土地利用各种行为的关系与联系、行为研究框架、行为发生机理等内容关注不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内容、区域、体系、方法与技术等均有待进一步突破及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音  
本文以土地沙漠化发生的三个典型区域类型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户生态活动的根本目标,其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是土地沙漠化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层次性决定了其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文章据此提出了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昆仑  陈幸良  赵荣  
运用聚类分析——灰色关联法,将广西石漠化片区77个县区分为3类,对影响农民收入的植被恢复、农牧业发展、产业结构等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石漠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呈反比;农牧业加速土地石漠化;各类县区均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前两类县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各类县区生态补偿等转移性支付过低,与石漠化的现状不相匹配。提出加大生态投入,提高石漠化片区农民收入的生态补偿;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林业,构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系统;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基于农民增收的石漠化片区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博  刘倩倩  王昌海  温亚利  
作为农业大国,如何改善农户生计成为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户生计的相关文献,从可持续生计概念入手,对生计资本、生计风险、生计策略、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以及构建扶贫脱贫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超  杨玉盛  
农户生计演化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是恢复生态学和乡村地理学关注的焦点。针对该学术背景,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农户生计变化的内涵、驱动因素及其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得出农户生计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演化是紧密相关的,农户生计状况最终决定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农户生计的改善往往驱动着山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生计和生态恢复相互关系的研究;针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深入探究其对农户生计乃至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并建议优化中国地方官员考核标准,增强各级部门对农户生计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庞娟  冉瑞平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中国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和民生工程,兼具生态修复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6—2016年广西8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估计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1)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的时间越长,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3)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肯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效果,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持续开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克敏  郭锦墉  
商品契约制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中介组织最主要的联结方式,但农户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到这种合作模式的发展,如此高的违约率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对农户违约行为的研究对促进该种模式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