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3)
2023(12694)
2022(10500)
2021(9845)
2020(8366)
2019(18969)
2018(18740)
2017(36739)
2016(19231)
2015(21102)
2014(20774)
2013(20417)
2012(18323)
2011(16078)
2010(15716)
2009(14079)
2008(13400)
2007(11484)
2006(9622)
2005(8167)
作者
(50977)
(43245)
(42552)
(40686)
(26915)
(20763)
(19341)
(16853)
(16233)
(14997)
(14585)
(14460)
(13274)
(13136)
(13043)
(13038)
(12805)
(12583)
(12259)
(12179)
(10435)
(10434)
(10429)
(10010)
(9803)
(9699)
(9349)
(9267)
(8565)
(8504)
学科
(79600)
经济(79515)
(60533)
管理(50974)
(46965)
(39133)
企业(39133)
方法(36425)
数学(33164)
数学方法(32730)
农业(31185)
(22043)
业经(20770)
中国(19491)
地方(15507)
(15461)
(13428)
贸易(13424)
(13136)
(13127)
技术(12650)
收入(12241)
(11943)
财务(11909)
财务管理(11880)
(11708)
银行(11697)
(11469)
企业财务(11339)
(11336)
机构
学院(259686)
大学(254960)
(111532)
经济(109604)
管理(105801)
理学(93605)
理学院(92756)
管理学(91096)
管理学院(90617)
研究(81832)
中国(63312)
(59090)
(49950)
科学(49313)
(48493)
农业(45259)
业大(44191)
中心(40613)
财经(39526)
(39026)
(36515)
(36484)
研究所(35608)
经济学(34305)
(31597)
师范(31274)
经济学院(31191)
经济管理(30834)
北京(29628)
财经大学(29576)
基金
项目(188381)
科学(150797)
基金(140239)
研究(138438)
(121959)
国家(120912)
科学基金(105708)
社会(91334)
社会科(86426)
社会科学(86406)
基金项目(74910)
(74033)
自然(67770)
自然科(66285)
自然科学(66266)
自然科学基金(65080)
教育(62669)
(61270)
资助(55829)
编号(55461)
(42835)
成果(42689)
重点(41733)
(40936)
(40178)
国家社会(38933)
创新(37575)
教育部(36921)
科研(36857)
人文(36688)
期刊
(116509)
经济(116509)
研究(69429)
(61689)
中国(47151)
农业(42014)
学报(39604)
科学(37230)
(36268)
管理(33811)
大学(31869)
学学(30571)
业经(25880)
(24739)
金融(24739)
技术(22279)
教育(21363)
(19665)
财经(18491)
经济研究(17320)
问题(16626)
(15855)
农村(14053)
(14053)
(14049)
农业经济(13799)
世界(12674)
统计(12625)
技术经济(12461)
科技(12182)
共检索到36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平  翁贞林  苏红  
采用多元Ordered Logit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关于用水协会运行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村灌溉状况、协会成立年限、农户身体健康状况、可灌溉面积比例、是否种植双季稻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户评价用水协会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村庄类型、协会规模、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否是村干部、职业分化、非农收入比重对部分收入组农户评价用水协会运行效果的影响也比较显著。用水协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数量上增长,更要注重实际运行效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娟莉  
农村道路设施及其服务体系是农村居民必需的功能性基础公共产品。中国自实施新农村政策以来,农村道路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协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Heckman-Probit两阶段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关于农村道路供给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的维护状况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评价农村道路供给效果的关键因素,村庄类型、村庄距县城的距离、是否是村干部、政策支持、农户参与满意度、村内道路类型、能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变化情况、比较优势及农户交通状况满意度对部分收入组农户评价农村道路供给效果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因此,各级政府对农村道路的投资不仅要关注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荷花  伍伶俐  
本文利用8省16县2033户农户调研数据,从收入异质性视角对农户融资约束展开评估,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农户面临着融资约束难题,相对较贫困农户比相对较富裕农户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2)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全体农户融资约束产生显著影响。(3)不同收入层次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有异同点。金融机构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发放贷款的标准有差异,面向相对较贫困农户会看重农户收入情况和社会关系,而面向相对较富裕农户时会考虑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耕地面积、收入情况等多元指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朱玉春  
基于陕西省623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农户收入异质性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价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随着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的加强,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评价出现了"U型"趋势,且影响农户评价的因素逐渐增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基于福建省南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农村427户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环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村庄到县城的距离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的共同因素。村庄类型、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年龄、政策支持、环境政策执行评价、村委组织动员评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参与方式对部分收入组别的农户评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应强化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承上启下功能,构建开放、参与和合作的农村环境多元社会共治格局,并建立以农户需求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文  程怀文  
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组织的力量将是我国转型期纠正政府失灵、解决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来源。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切入点,对民间组织行动的力量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发现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资源利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上行动绩效并不十分理想;抽样的村级协会绩效具有较大差异,分高中低三个水平,分别各占37.1%、31.4%和31.4%;绩效差异性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协会成立之前水管理相对混乱和落后的村,其协会绩效相对可能比较高;二是试点村级农民用水户协会或示范村级农民协会绩效相对较高;三是自然基础条件好的协会绩效会较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胜科  孔荣  
本文利用2014年陕、甘、鲁、豫4省128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阶段聚类法探讨了农户异质性状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异质性农户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质量视角下,农户分化为充足高成本型、结构单一型、渠道负成长高成本型、知识技能型、渠道成长型和结构多元型6类;与结构多元型农户相比,知识技能型和结构单一型农户更倾向于创业;受访者为男性,家庭拥有电脑,愿意提供抵押担保的农户创业意愿更强;家庭孩子数量、家庭总资产等因素对农户创业意愿有促进作用,而受访者年龄、风险感知度等因素则起抑制作用。因此,为提高农村创业扶持政策效率和精准性,政策制定者应主要定位知识技能型和结构单一型农户,此外还需要从物质资本和风险补偿方面培育农户创业意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利平  邓群钊  翁贞林  
本文利用江西省30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有超过86%的农户对参与用水协会有自述偏好,但仍有一部分农户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相悖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规模、农户对协会性质与功能的认知、农户获取用水协会信息的途径、村灌溉渠系完好率、政府支持程度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中14岁以下小孩数、非农就业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伟  申津羽  温亚利  
退耕还林作为中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减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宁夏、云南和广西的16个县92村共75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OLS、Tobit模型等参数方法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得出:参加退耕工程的农户较未参加该工程的农户其人均家庭纯收入提高17.7%。为了纠正了样本中的异质性偏差,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处理效应,得出:退耕还林工程使退耕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了8.2%11.4%,人均林业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文浩  李佳俊  曹建民  滕超  
本文对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户收入的机理进行分析,根据2019年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产业融合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使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提高收入,而且有利于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水平,减小与高收入水平农户之间的差距;产业融合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但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并不会因为受教育程度或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有效缩小与处于高收入水平农户收入差距,但技能培训能有效缩小处在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于传统农业,从事现代农业会显著促进处在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提高。本文建议根据异质性农村所具备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户增收、农民生活幸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本文采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系统分析并验证农户资产异质性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资产异质性,且这一差异形成了农户不同的融资约束状况。农户资产水平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同时具有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门槛效应,故而农户资产的增长和补齐将同时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缓解其所受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煜  何益欣  刘玉萍  
基于2007—201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在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现实背景下考察了2016年养老保险"阶段性降费"改革对企业养老保险实际降费效果的影响。基准分析显示:由于存在缴费不实的情况,实际费率的下降程度低于政策费率的下降程度;实际费率下降的效果与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区以及企业所有制有关,即降费效果在工业、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成本-收益分析显示,"阶段性降费"改革虽然造成企业养老保险收入的直接损失,但其也从企业利润和员工薪酬福利方面获得了社会收益,这对继续深化社保降费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佰林  杨庆媛  苏康传  王兆林  冯应斌  
对重庆市贫困与生态脆弱区的云阳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76户农户调研基础上,将农户划为纯农户、农业主导户、非农主导户和弃农农户,基于生计视角对农户转户退耕决策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兼业是农户重要的生计策略;从纯农户到弃农农户,农户生计资产依次递增,尤其是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②随着兼业程度提高,农户生计策略逐渐多元化。纯农户生计高度依赖土地;农业主导户开始选择非农兼业;非农主导户生计多样化指数最高;弃农农户生计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③生计是影响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的关键因素:纯农户生计资产匮乏,决策受政策导向明显;作为理性经济人,对土地经济收益的依赖使农业主导户转户退耕意愿不明显,对政策响应平淡;非农主导户将权衡转户退耕的补偿与损失,政策响应模糊;弃农农户资产丰富,对转户退耕决策响应积极。基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可持续生计视角,本文提出了理性政府行为的3大对策,即:建立转户退耕的社保及补偿、激励机制;基于农户生计视角,实施各种工程措施及惠民政策,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元化;针对不同区位的农户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收入水平和林业收入/家庭总收入两个视角对农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雅安市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损失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论:(1)不仅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投入产出和技术效率存在差异,而且收入同质性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在不同效率区间段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2)农户家庭中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户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参加林业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林地的肥沃程度与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影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文章选取201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及农户收入结构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不同农户收入结构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其次为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弱的是转移性收入。分区域进行检验后发现,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影响最大。进一步按照收入高低进行分组检验发现,除财产性收入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在低收入组中更加明显。最后,从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服务水平、组织系统和经济辐射效应视角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