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587)
- 2022(10686)
- 2021(9970)
- 2020(8481)
- 2019(19671)
- 2018(19442)
- 2017(37975)
- 2016(20363)
- 2015(22694)
- 2014(22632)
- 2013(22515)
- 2012(20522)
- 2011(18595)
- 2010(18358)
- 2009(16654)
- 2008(16312)
- 2007(14854)
- 2006(12612)
- 2005(10751)
- 学科
- 济(88524)
- 经济(88432)
- 业(64238)
- 管理(55699)
- 农(49323)
- 方法(41699)
- 企(41183)
- 企业(41183)
- 数学(37948)
- 数学方法(37497)
- 农业(33085)
- 业经(21662)
- 财(21391)
- 中国(20288)
- 学(17541)
- 地方(16906)
- 环境(16287)
- 贸(15986)
- 贸易(15983)
- 制(15844)
- 易(15597)
- 务(12832)
- 财务(12791)
- 财务管理(12757)
- 技术(12422)
- 发(12404)
- 银(12288)
- 银行(12259)
- 企业财务(12105)
- 和(12011)
- 机构
- 学院(290844)
- 大学(285721)
- 济(123356)
- 经济(121101)
- 管理(116915)
- 理学(102262)
- 理学院(101300)
- 管理学(99559)
- 管理学院(99042)
- 研究(92181)
- 中国(70975)
- 农(66724)
- 京(57971)
- 科学(57745)
- 财(52466)
- 业大(51267)
- 农业(51191)
- 所(45897)
- 中心(45774)
- 财经(42824)
- 江(42425)
- 研究所(42039)
- 经(39163)
- 经济学(37540)
- 范(35419)
- 北京(35292)
- 师范(35054)
- 经济管理(34605)
- 经济学院(34311)
- 州(33207)
- 基金
- 项目(204009)
- 科学(161292)
- 基金(149805)
- 研究(147391)
- 家(130996)
- 国家(129901)
- 科学基金(112121)
- 社会(94914)
- 社会科(89785)
- 社会科学(89759)
- 省(81152)
- 基金项目(80338)
- 自然(73086)
- 自然科(71359)
- 自然科学(71340)
- 自然科学基金(70060)
- 划(66810)
- 教育(66312)
- 资助(60380)
- 编号(60031)
- 成果(45875)
- 重点(45498)
- 部(45265)
- 发(44616)
- 创(42518)
- 科研(39945)
- 创新(39803)
- 国家社会(39769)
- 课题(39340)
- 教育部(38533)
- 期刊
- 济(130995)
- 经济(130995)
- 研究(74835)
- 农(67607)
- 中国(49125)
- 学报(46917)
- 农业(45586)
- 科学(43723)
- 财(39909)
- 大学(36634)
- 管理(36035)
- 学学(35290)
- 业经(29086)
- 融(26594)
- 金融(26594)
- 技术(25378)
- 业(21943)
- 教育(21684)
- 财经(20066)
- 问题(19461)
- 经济研究(18904)
- 经(17206)
- 版(16023)
- 技术经济(14932)
- 农村(14703)
- 村(14703)
- 统计(14654)
- 农业经济(14345)
- 资源(13977)
- 世界(13891)
共检索到40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龚荣发 程荣竺 曾梦双 曾维忠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 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 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鉴于长期、大面积的林业生态建设衍生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和农户对近期、客观风险感知的敏感性使得农户对情景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维忠 刘胜 杨帆 傅新红
随着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关森林碳汇与反贫困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在回顾森林碳汇扶贫提出背景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森林碳增汇与扶贫的权衡关系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深入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关键词:
碳汇 反贫困 生态补偿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维忠 刘胜 杨帆 傅新红
随着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关森林碳汇与反贫困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在回顾森林碳汇扶贫提出背景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森林碳增汇与扶贫的权衡关系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深入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关键词:
碳汇 反贫困 生态补偿 综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维忠 张建羽 杨帆
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是森林碳汇扶贫的宗旨,也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森林碳汇扶贫的概念及内涵解析入手,在分析了森林碳汇扶贫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中国森林碳汇扶贫机制的理论路径,以期为深化森林碳汇扶贫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减贫 生态补偿 机制设计理论 气候变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芳芳 陈少镪 许国辉 彭蝶 林炜铃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芦田镇福岭村农户的实地调查,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农户生计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生计适应行为受农户自身、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背景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生计适应行为因兼业形式、适应意愿和旅游发展阶段呈现不同模式。因此,在“后扶贫时代”,提出森林旅游地应优化农户旅游认知、完善人才培育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等意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凯 江世浩 朱文珏
文章选用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和CO2FIX v3.2模型,分别用于估算广东省现有森林的静态碳汇储量和新造林动态碳汇潜力,并利用空间计量Moran I指数分析广东省碳汇布局的空间效应,为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10年广东省全省碳汇总量为481.34Tg C,;在假设进行轮伐的情况下,2008~2057年间广东省实现的新造林净固碳量为97.38Tg C;其中粤北地区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最高,珠三角地区碳汇储量及碳汇潜力最低。空间效应分析显示了广东省碳汇布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碳汇储量及潜力处于高-高集群或者低-低的集群中,空间集群特征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江迪 沈月琴 朱臻 舒斌 娄浩峰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量农户的风险偏好类型和时间偏好系数,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和OlOgit模型研究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对农户森林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风险厌恶者相比,风险中性者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时间偏好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即风险厌恶者和时间偏好低的农户更愿意开展森林碳汇经营项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时间偏好 森林碳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王文烂 卢素兰
根据福建省顺昌县农户林业收入的调查数据,从林产品收入、林业服务性收入、林地地租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其他涉林收入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在农户林业收入中的贡献非常小,仅占0.18%;以现有碳汇市场为参考,通过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估算出该县的森林碳汇量及其碳汇价值,指出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户林业生态收入、改善农户的林业收入结构;并探讨了农户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
林业收入 森林碳汇 碳汇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龚荣发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途径。结合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现阶段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协商推动型""强制推动型"两种组织模式条件下地方政府与退耕农户的利益分析,探析现实运行模式与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两类组织模式均面临不同的现实困境:协商推动条件下的交易成本问题、政府强制推动背景下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低补贴水平导致低参与率的恶性循环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精英群体三类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通过降低项目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但存在区域适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龚荣发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途径。结合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现阶段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协商推动型""强制推动型"两种组织模式条件下地方政府与退耕农户的利益分析,探析现实运行模式与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两类组织模式均面临不同的现实困境:协商推动条件下的交易成本问题、政府强制推动背景下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低补贴水平导致低参与率的恶性循环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精英群体三类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通过降低项目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但存在区域适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荣发 曾维忠
森林碳汇扶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挖掘森林碳汇扶贫功能、提升森林碳汇扶贫成效,有必要量化和剖析森林碳汇扶贫偏误。基于川西南、川西北两个地区的调查数据,借鉴精英俘获和大众俘获测量方法,探讨森林碳汇扶贫偏误的原因。囿于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精英群体示范带动作用的依赖,精英俘获现象在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阶段明显,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大众俘获现象在利益分配阶段大量存在,且囿于项目运行机制和村落生态、社会、经济特征村落之间差异显著。减少森林碳汇扶贫偏误、提升森林碳汇扶贫成效的思路在于:参与阶段在允许一定精英俘获的背景下,通过精英群体与贫困群体的帮扶极大可能地增加贫困人口参与程度;利益分配阶段通过项目运行机制设计、异地搬迁、村组人才引进等措施降低大众俘获程度,增强贫困人口对森林碳汇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改善等福利的获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管志杰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可以有效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好。通过对森林认证进行政策扶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对森林认证进行政策扶持的3个政策:出口补贴、生产补贴、消费补贴的效应。生产补贴是3个政策中最直接有效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森林经营 林分结构 元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缪光平 陈美球 Guangyu Wang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11个国家森林公园1222个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法,研究了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管理决策模型。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农户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及参与碳汇管理的意愿都很高。其决策行为主要受环境焦虑、环境态度、碳汇认知、补偿态度、收益预期、舆论现状、林地权属和新能源态度8个因素的正向影响,而与碳汇价值认知、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因素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可为森林碳汇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碳汇管理 决策行为 影响因素 林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董姝琪
首先,介绍森林食品产业减贫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解决资源落后与发展滞后的矛盾;促进贫困地区收入增长;注重多方交流互动。其次,将森林食品产业的减贫效应分为社会减贫效应、经济减贫效应、生态减贫效应这3个部分。最后,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宣传;增加产业联动效应;持续带动地区增收等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森林食品产业 减贫 作用机理 减贫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