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8)
- 2023(11805)
- 2022(10075)
- 2021(9675)
- 2020(7986)
- 2019(18509)
- 2018(18446)
- 2017(35629)
- 2016(19025)
- 2015(21257)
- 2014(21069)
- 2013(20439)
- 2012(18380)
- 2011(16290)
- 2010(15889)
- 2009(14111)
- 2008(13465)
- 2007(11760)
- 2006(10019)
- 2005(8222)
- 学科
- 济(74061)
- 经济(73975)
- 业(57754)
- 管理(49360)
- 农(48124)
- 企(35815)
- 企业(35815)
- 农业(32137)
- 方法(31562)
- 数学(28359)
- 数学方法(27950)
- 业经(20330)
- 财(18410)
- 中国(18150)
- 地方(17340)
- 制(14501)
- 贸(12797)
- 贸易(12790)
- 易(12438)
- 学(11891)
- 技术(11495)
- 发(11424)
- 环境(11415)
- 务(11407)
- 财务(11363)
- 财务管理(11323)
- 农业经济(10860)
- 理论(10710)
- 企业财务(10610)
- 体(10282)
- 机构
- 学院(251523)
- 大学(242821)
- 管理(100739)
- 济(100389)
- 经济(98275)
- 理学(87657)
- 理学院(86804)
- 管理学(85307)
- 管理学院(84841)
- 研究(74786)
- 中国(60019)
- 农(55338)
- 京(48847)
- 科学(45835)
- 财(44772)
- 农业(42154)
- 业大(41956)
- 中心(38898)
- 江(38038)
- 财经(35658)
- 所(35353)
- 范(33108)
- 师范(32835)
- 经(32550)
- 研究所(31818)
- 州(30576)
- 经济学(29537)
- 经济管理(29345)
- 北京(29205)
- 院(26992)
- 基金
- 项目(175751)
- 科学(139245)
- 研究(134146)
- 基金(126588)
- 家(108526)
- 国家(107472)
- 科学基金(94065)
- 社会(84801)
- 社会科(79887)
- 社会科学(79868)
- 省(71481)
- 基金项目(68650)
- 教育(60929)
- 自然(59787)
- 自然科(58332)
- 自然科学(58323)
- 划(57757)
- 编号(57666)
- 自然科学基金(57243)
- 资助(49603)
- 成果(44104)
- 发(38890)
- 部(38775)
- 重点(38654)
- 课题(37539)
- 创(37182)
- 国家社会(34696)
- 创新(34627)
- 制(34108)
- 人文(33755)
- 期刊
- 济(112221)
- 经济(112221)
- 研究(66646)
- 农(58405)
- 中国(49855)
- 农业(39877)
- 财(35694)
- 学报(34738)
- 科学(33330)
- 管理(31350)
- 大学(28247)
- 学学(26672)
- 教育(26569)
- 业经(26425)
- 技术(24115)
- 融(23299)
- 金融(23299)
- 业(18806)
- 问题(16601)
- 财经(15965)
- 经济研究(14507)
- 农村(14464)
- 村(14464)
- 农业经济(14140)
- 版(14028)
- 资源(13863)
- 经(13675)
- 图书(12312)
- 经济问题(12100)
- 财会(11773)
共检索到361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黎 杨庆媛 廖俊儒 陈展图 陈伊多 杨人豪
为探讨农户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休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河北省293户样本,构建农户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休耕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通过多角度的验证,农户意愿视角下测定的休耕补偿标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合理性;②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7677.60元/hm~2,非参数估计结果为9962.40元/hm2;③回归分析表明在河北整村推进实施休耕的背景下,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受偿意愿的影响被削弱,生产特征和农户对休耕补偿政策的认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生产特征中投入产出比过高是农户选择休耕的根本动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适当提高现行休耕补偿标准,休耕政策的推行应尊重农户意愿,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本研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探讨休耕补偿标准,是耕地休耕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以期为完善休耕经济补偿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程玲娟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耕地休养生息,推行土地休耕制度,以提高地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作为土地休耕的三个试点之一,主要目标是退耕高耗水的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减少地下水用量,修复地下水环境。农户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生产与经营主体,如何给予农户合理的补偿,使其有效地实施冬小麦休耕政策成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因素。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机会成本法与Logistic模型对意愿与补偿标准进行分析,探讨了河北衡水地下水漏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庆媛 曾黎 廖俊儒 杨人豪 陈伊多
以云南省594户调研样本为例,在相对收入理论指引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休耕农户和非休耕农户进行特征匹配,通过对比农户的家庭经济福利评估休耕经济补偿绩效,并进一步论证休耕经济补偿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现阶段休耕经济补偿导致农业收入减少16.53%,尽管非农收入能够提升8.15%,但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减少了14.07%,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农户参与休耕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影响休耕制度的可持续性。(2)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村庄特征对休耕经济补偿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休耕决策变量、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以家庭有效劳动力比和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休耕经济补偿绩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为提升休耕经济补偿绩效,文章从提升补偿标准,丰富休耕补偿方式,释放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谭永忠 吴次芳 张晓滨
研究目的:利用浙江省嘉善县428户农户调查数据,从兼业分化视角分析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和最低受偿金额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中国的耕地轮作休耕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CVM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相应比例分别为30.00%、77.69%和78.90%;(2)同意参与农户中平均最低受偿金额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平均最低受偿金额分别为975.00元/亩·年、1041.58元/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伊多 杨庆媛 曾黎 杨人豪 刘素花
[目的]文章依据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和平乡县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生计资本对休耕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探讨影响休耕区域农户选择不同补偿方式的生计条件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对休耕补偿方式有多样化的诉求,货币补偿是休耕农户首选的补偿方式,占样本农户的69. 35%,但选择其他补偿方式的农户也占接近3%;农户受偿方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1)货币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多,均为正向影响,实物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为复杂,存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少,仅有3项;(2)金融资本对农户受偿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而社会资本对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明显。[结论](1)丰富休耕补偿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休耕补偿方式选择,提高农户休耕积极性;(2)改善休耕农户生计状况,重点加强农户较薄弱部分生计状况,提升农户对休耕政策的认可程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璇 郭轲 王立群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直接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利益,也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巩固。文章站在退耕还林两轮补贴即将到期的时点上,对河北省张北县和易县退耕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对未来补偿政策可能变化的响应,并进一步对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若停止补偿,有发生毁林复耕的可能;调查区退耕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均值为2350.5元/hm2·年,且地区差异较大;农户年龄、退耕地沙化程度、退耕地目前纯收益、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认知、退耕地机会成本评估和退耕补贴影响程度对农户的后续受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 后续补偿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2)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3)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弟 霍学喜 黄玉祥 韩文霆
水资源日趋匮乏客观上要求我国发展节水农业,而能否在农户层面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超出我国农户的理性支付能力,因而需要合理的补贴予以激励。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最低补贴标准。构建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受偿意愿函数,求解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节水灌溉补贴标准取值区间;以关中灌区大棚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为例,运用希克斯等效变差模型测定满足样本农户受偿意愿的最低补贴标准。研究认为,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补贴标准应不小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支出;政府应健全农户权益保障机制,制定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多项Logit模型。研究结果:(1)样本区域农户具有较高的受偿意愿,96.67%的农户愿意接受人为活动限制补偿,75.78%的农户倾向于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2)寻乌县、安远县、郧阳区和房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分别为2 988.02~3 164.53元/(户·年)、2 473.25~2 560.41元/(户·年)、1 884.07~1 917.27元/(户·年)和1 391.41~1 426.34元/(户·年);(3)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收入较低、家庭支出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少、林地面积较大、政策熟知程度较低、政策作用感知较强、政策支持程度较低、政策公平感知较差以及所在地区为寻乌县和安远县的农户选择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的概率更大。研究结论:加快建立基于农户参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按受影响程度计算的补偿标准以及充分重视补偿标准的差别化,是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政策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红根 江慧珍 康兰媛 WU Feng
如何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政府制定湿地补偿政策的关键所在。为此,利用鄱阳湖区1009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希克斯等效变差模型和福利计量方法测定满足农户受偿意愿的补贴标准,结果表明,激励农户积极参与退耕还湿有效的补贴标准为1072元。另外,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技培训、风险态度、社会资本、农户类型、家庭收入水平、农户权益保障、愿意接受的补偿水平、农户对湿地保护态度以及湿地功能的认识水平等因素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湿有重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永红 刘耀森
尊重农户意愿是休耕项目顺利推行及政策可持续的基础性要求。基于重庆十区县353户农户的选择实验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的休耕意愿及其补偿方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对各种补偿方式具有显著的积极响应;各种补偿方式是农户休耕的主要激励因素,环境意识、青壮年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主要个体因素;农户对补偿方式的平均偏好顺序为社保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原粮补偿,但休耕农户对现金补偿、原粮补偿和社保补偿只存在异质性偏好,对就业补偿除了异质性偏好之外,总体上具有更大的平均偏好。因此,顺利实施休耕项目必须给予农户补偿,补偿方式建议结合农户偏好采取多样化、差异化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昌斌 黄显雷 赵俊伟 程磊磊 常志州 钱小平
秸秆还田作为目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提升作物产量等作用,同时还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功效。但秸秆还田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因此,给予农户一定补贴等激励措施势在必行。文章以玉米秸秆还田为例,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两个地区农户玉米秸秆的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农户秸秆直接还田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受访者年龄、秸秆还田是否增加成本、秸秆还田增加的费用是否由政府承担、秸秆焚烧查处力度是否强、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增加的费用这5个因素对农户秸秆还田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访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雍新琴 张安录
耕地保护的重要主体———农户,缺乏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主要根源是农户的机会成本损失过高,应该依据机会成本损失给予农户补偿。实施补偿的关键是确定合理可行的补偿标准。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依据农户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分析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偿标准测算的技术思路为:以耕地保护的年度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综合考虑农户的补偿意愿及政府经济的承受能力因素,确定具体年度补偿标准。以铜山县茅村镇小张家村为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8年,水田保护补偿标准为0.72万元/hm2,旱地保护补偿标准为0.87万元/hm2。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户补偿 机会成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唐萍萍 彭晓邦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水源区农户的基本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研究结果:在416个有效样本中,406个受访者愿意参与南水北调流域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主要集中在700—1000元/年,合计占比49.04%,WTA中位数为900元/年。农户家庭经济社会特征方面的异质性、迁移倾向和决策背景是影响受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意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业环境政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激励乡村适宜景观地保护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克服农田生态环境供给的不足,鼓励农户逐渐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以武汉市农户的调查为实证,应用意愿调查法构建模拟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及交易市场,从减少农业负外部性行为,对农民放弃一定程度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施用所带来的损失给予补偿的角度,测算出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及额度。研究表明:①当化肥农药施用在减少50%、100%等不同的限制标准下,受访农户愿意生产及供给农田生态服务的人数比例在69.32%~85.25%,并认为政府应分别向农户补偿3 928.88~8 367.00元/hm2.a,与农户按生产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农户支付/受偿意愿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洪湖渔民禁捕生态补偿标准及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
生态功能区域农田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意愿分析——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
粮豆轮作补贴:标准测算及差异化补偿——基于不同积温带下农户受偿意愿的视角
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的实证研究——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与农户受偿意愿
流域尺度下季节性休耕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优化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
基于农户WTA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偿标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临清市为例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参与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以吴起县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为例
地下水漏斗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邢台市598户农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