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5)
- 2023(14793)
- 2022(11878)
- 2021(10889)
- 2020(9216)
- 2019(20754)
- 2018(20530)
- 2017(40460)
- 2016(21401)
- 2015(23994)
- 2014(23998)
- 2013(23444)
- 2012(20472)
- 2011(17824)
- 2010(17757)
- 2009(16527)
- 2008(16135)
- 2007(14445)
- 2006(12622)
- 2005(11075)
- 学科
- 业(94386)
- 济(94068)
- 经济(93954)
- 企(77173)
- 企业(77173)
- 管理(73328)
- 农(47261)
- 方法(42576)
- 数学(34395)
- 数学方法(33992)
- 业经(32286)
- 农业(31259)
- 财(28229)
- 中国(25039)
- 务(20782)
- 财务(20713)
- 财务管理(20684)
- 企业财务(19488)
- 技术(18736)
- 制(18510)
- 地方(16799)
- 贸(16570)
- 贸易(16562)
- 策(16441)
- 易(16159)
- 理论(15671)
- 和(15526)
- 划(15221)
- 体(14661)
- 发(13292)
- 机构
- 学院(303876)
- 大学(293030)
- 济(130488)
- 管理(128287)
- 经济(128234)
- 理学(111433)
- 理学院(110511)
- 管理学(108887)
- 管理学院(108343)
- 研究(88685)
- 中国(71554)
- 京(59049)
- 农(58886)
- 财(57553)
- 科学(51931)
- 业大(46818)
- 财经(46513)
- 江(45760)
- 农业(44786)
- 中心(43613)
- 经(42386)
- 所(41961)
- 经济学(38790)
- 研究所(37926)
- 经济管理(36790)
- 州(35687)
- 北京(35545)
- 经济学院(35286)
- 范(35132)
- 师范(34828)
- 基金
- 项目(206418)
- 科学(166096)
- 研究(154433)
- 基金(151871)
- 家(129636)
- 国家(128397)
- 科学基金(114187)
- 社会(102095)
- 社会科(96719)
- 社会科学(96693)
- 省(83244)
- 基金项目(80933)
- 自然(72258)
- 自然科(70699)
- 自然科学(70686)
- 教育(69954)
- 自然科学基金(69428)
- 划(66967)
- 编号(62905)
- 资助(60263)
- 成果(47391)
- 部(45924)
- 创(45727)
- 发(45448)
- 重点(45206)
- 业(42713)
- 国家社会(42357)
- 创新(42035)
- 课题(41774)
- 制(40502)
- 期刊
- 济(147010)
- 经济(147010)
- 研究(80607)
- 农(60471)
- 中国(54403)
- 管理(48719)
- 财(46636)
- 农业(41127)
- 科学(40358)
- 学报(39086)
- 大学(32295)
- 技术(32148)
- 业经(32099)
- 学学(31061)
- 融(27769)
- 金融(27769)
- 教育(24350)
- 财经(22551)
- 业(21814)
- 经济研究(21291)
- 问题(20403)
- 经(19427)
- 技术经济(17761)
- 商业(15452)
- 世界(14991)
- 版(14799)
- 现代(14679)
- 农村(14668)
- 村(14668)
- 统计(14278)
共检索到43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广胜
以农产品物流总额为参考序列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构建基于农产品物流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优势分析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关联序,得出细化指标权重;最后测算出农业现代化的产出指数、投入指数、规模指数、效益指数,并构建其波动趋势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合理表征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四类指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效益指数在2008年后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规模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双增长"形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缪建平 郑有贵
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历程看,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几乎与农业的商品化、市场经济同步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现代农业是发达的市场农业。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把推进农产品的市场化作为重要的实现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农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党的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洁 王东阳
本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国际持点、我国的现状与建设模式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其国际特点为发达国家的现代发达产业型、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种养加工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型。其现状是我国农业向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业、产中技术服务业和产后加工销售业等分化较为明显,现代化农业基础产业已开始出现雏形。其三大模式是东部发达型、中部开发型、西部起步型。结论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今后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和发展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实现公司+农民的现代化产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巽浩 刘瑞征 崔玉亭 赵跃龙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我国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日益上升。作为高产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它不仅是中西部农区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纽带,而且也是发达地区防止农业萎缩的有效途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农业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相互关系、战略地位、现状与发展潜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航 李标
中国农业现代化有着特殊的内涵,在"四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压力更大、要求更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1年~2014年中国30省(市)农业现代化指数,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于其它省份。为此,应从增强制度创新力度、加强农民主体自身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推进"四化"协同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冰阳 陈小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郝汉
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找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准确科学的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尤为关键。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应用文献归纳法、实证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几种学界常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等三种评价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差异产生于评价方法本身不同的内涵和性质,也与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有关。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结合了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手段,评价过程相较于另外几种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其评价结果也最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良 任志祥
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目标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讨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目前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文
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笔者以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基于1986年~2010年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人口增长和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人口持续增长和农产品对外不对等开放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力度;用好、用活、用足WTO规则,为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鹏 李崇光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关系我国整体现代化与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既具有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普同性特征,也具有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市场调控作用。当前,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和区域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首先要变小农户的"小生产"为现代化的"大生产",其可能路径,一是农户的自组织化探索——主体选择内推路径;二是农户自我选择与政府规制的联合作用——主体选择与政策相互作用的路径;三是农户与资本色彩浓厚的市场流通主体的合作——政策规制外推路径;四是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海丽 邹剑涛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小农户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特征,解决地区失衡等问题,探索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协同提升路径,从农产品流通规模和效益现代化水平、组织和体制现代化水平、设施和服务现代化水平以及渠道现代化水平四个维度,构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深入剖析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全国整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偏低且提升缓慢,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增幅最大,中部地区发展大体呈倒V型态势,西部地区提升微弱,东北地区则有衰退趋势。全国整体存在两级分化现象,各地区内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不均衡,省际绝对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省份差距最为突出。第二,全国整体及四大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但普遍具有条件β收敛特征,表明不同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并不会收敛于同一水平。综合考虑地区异质性后,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趋近各自稳态。第三,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存在跨地区收敛现象,在观测期内形成6个收敛俱乐部和1个存在发展障碍的发散组。低水平俱乐部中的省份可通过加大农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等路径实现向高水平俱乐部跃进。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已收敛于高稳态水平俱乐部的省份向更高水平跃迁。基于此,应客观认识并充分重视部分省份及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增长缓慢、陷入衰退的事实。引入内部评估机制和地区排名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精准施策齐头并进。加强地区间、省域间的空间联动性,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跨地区协同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郝利
利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4年)等年鉴数据,从1980-2003年,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并预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水平 阶段 测定 监测 预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