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0)
2023(21278)
2022(17843)
2021(16639)
2020(14098)
2019(31941)
2018(31853)
2017(61515)
2016(33400)
2015(37714)
2014(37387)
2013(36728)
2012(33428)
2011(30057)
2010(30424)
2009(28493)
2008(28217)
2007(25477)
2006(22895)
2005(20527)
作者
(95083)
(79058)
(78725)
(75001)
(50177)
(37832)
(35633)
(30832)
(30050)
(28252)
(26813)
(26706)
(25156)
(25061)
(24344)
(24200)
(23438)
(23255)
(22784)
(22776)
(19750)
(19336)
(19165)
(18220)
(17743)
(17716)
(17677)
(17601)
(15954)
(15661)
学科
(134687)
经济(134494)
(115798)
管理(107507)
(96199)
企业(96199)
方法(58804)
(50898)
数学(48337)
数学方法(47693)
(40955)
中国(39081)
业经(38653)
农业(33685)
(31830)
(26852)
财务(26760)
财务管理(26708)
(25448)
企业财务(25314)
地方(25187)
技术(24973)
理论(24317)
(24251)
贸易(24233)
(23583)
(23287)
银行(23241)
(22665)
(22530)
机构
学院(476438)
大学(474478)
(194545)
经济(190428)
管理(189816)
理学(162930)
理学院(161233)
管理学(158506)
管理学院(157627)
研究(154495)
中国(121037)
(100999)
(93802)
科学(92773)
(82959)
(76475)
财经(73653)
(72469)
中心(71455)
业大(70752)
研究所(68702)
(66884)
农业(63724)
北京(63598)
(60768)
师范(60236)
经济学(58204)
(57847)
(55886)
财经大学(54317)
基金
项目(314024)
科学(248422)
研究(233507)
基金(228097)
(197092)
国家(195332)
科学基金(169291)
社会(148707)
社会科(140749)
社会科学(140713)
(122990)
基金项目(120433)
自然(108178)
教育(107095)
自然科(105688)
自然科学(105664)
自然科学基金(103793)
(102200)
编号(96096)
资助(92866)
成果(78125)
重点(69640)
(69544)
(67476)
(67047)
课题(65537)
创新(62542)
国家社会(61131)
(60317)
教育部(60019)
期刊
(222134)
经济(222134)
研究(142342)
中国(95581)
(79861)
(74431)
管理(74301)
学报(71171)
科学(67118)
大学(56050)
农业(53777)
学学(52815)
教育(52732)
(47393)
金融(47393)
技术(43583)
业经(40121)
财经(36593)
经济研究(33630)
(31370)
问题(29898)
(28515)
技术经济(24419)
(23170)
科技(22711)
理论(22624)
现代(22363)
图书(22186)
商业(21859)
(21225)
共检索到717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莉芸  罗浩轩  
以农业现代化的维度来审视,我国农业制度改革创新滞后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制约环节。具体表现在:正式制度存在"路径依赖"性,其效率具有阶段性,非正式制度如传统思维、市场观念等有隐性制约作用。其中,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缺陷是两个主要方面。因此,须从农地创新产权制度、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宏观调控制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合作经营、健全完善农业配套制度等方面加快我国的农业制度创新,同时加快配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此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文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地位。当前我国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海钦  
农业资源紧缺、农户经营分散、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业发展不平衡等构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围绕中国农业实际,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本文通过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承包制"为"永包制"、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庄经营形式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最新指向,特别是改革"普惠制"惠农政策的建议,对目前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指导意义更为明显。
[期刊] 求索  [作者] 郑兴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深刻洞悉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逻辑主线,以增进农民福祉为人本旨归,以市场化、组织化和合作化为实践路向,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向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论述,层次鲜明地勾画出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图,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布权  
本文在界定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制度缺陷”,提出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以及科技制度创新,推动和促进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明  布仁门德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转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8.91%。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创新活跃度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具有门限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创新活跃度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明  布仁门德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转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8.91%。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创新活跃度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具有门限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创新活跃度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素云  
2013年9月7—8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农业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45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学术研讨会围绕"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现将学术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课题组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因此全面认识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器和稳定器作用至关重要。探索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境下农业保险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所在,并就如何打破瓶颈、缩减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间的速度和质量差距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农业保险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风险管理、巨灾风险、精准扶贫、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耿庆  
本文阐述了农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指出了中国农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正向效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相木  薛兴利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发生的深刻变革。基于这一认识前提,本文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揭示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目标、起点及核心内容等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中一  
苏南农业现代化初期的土地制度试验   ──苏锡试验区的经验蒋中一(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00032)1985年,苏州和无锡两县市的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1.9%,农外就业者占农村总劳力的57.4%,新型劳力就业结构的出现,提出了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敏楼  宗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