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2)
- 2023(17510)
- 2022(14549)
- 2021(13521)
- 2020(11675)
- 2019(26648)
- 2018(26271)
- 2017(50516)
- 2016(26828)
- 2015(30387)
- 2014(30116)
- 2013(30034)
- 2012(27542)
- 2011(24651)
- 2010(24727)
- 2009(23324)
- 2008(23334)
- 2007(20976)
- 2006(18274)
- 2005(16389)
- 学科
- 济(120880)
- 经济(120751)
- 业(104122)
- 管理(88030)
- 企(85528)
- 企业(85528)
- 方法(56239)
- 农(48850)
- 数学(47060)
- 数学方法(46587)
- 财(36147)
- 业经(34076)
- 农业(32223)
- 中国(31740)
- 务(24637)
- 财务(24588)
- 财务管理(24546)
- 制(23881)
- 企业财务(23298)
- 贸(23227)
- 贸易(23216)
- 技术(23020)
- 易(22668)
- 地方(19592)
- 和(19264)
- 学(19047)
- 策(18908)
- 理论(18474)
- 划(18103)
- 体(17555)
- 机构
- 学院(394160)
- 大学(388901)
- 济(173707)
- 经济(170603)
- 管理(160200)
- 理学(138238)
- 理学院(136941)
- 管理学(134999)
- 管理学院(134251)
- 研究(127018)
- 中国(100654)
- 京(80151)
- 财(78385)
- 科学(73917)
- 农(72009)
- 所(62901)
- 财经(62812)
- 中心(60073)
- 江(58465)
- 业大(58023)
- 经(57164)
- 研究所(56751)
- 农业(55559)
- 经济学(53355)
- 北京(50015)
- 经济学院(48337)
- 范(46724)
- 师范(46295)
- 财经大学(46270)
- 州(46083)
- 基金
- 项目(260149)
- 科学(207498)
- 基金(192588)
- 研究(192325)
- 家(166194)
- 国家(164733)
- 科学基金(143540)
- 社会(126360)
- 社会科(119755)
- 社会科学(119721)
- 基金项目(101846)
- 省(100857)
- 自然(91046)
- 自然科(89054)
- 自然科学(89029)
- 自然科学基金(87509)
- 教育(86770)
- 划(83708)
- 资助(78056)
- 编号(77522)
- 成果(61182)
- 部(59168)
- 重点(57657)
- 创(56493)
- 发(56298)
- 国家社会(53363)
- 创新(52312)
- 课题(51445)
- 教育部(51175)
- 人文(50324)
- 期刊
- 济(193006)
- 经济(193006)
- 研究(112038)
- 中国(71995)
- 农(70795)
- 财(63508)
- 管理(59475)
- 学报(55262)
- 科学(54934)
- 农业(48162)
- 大学(43279)
- 学学(41337)
- 融(37363)
- 金融(37363)
- 技术(37324)
- 业经(35677)
- 教育(31655)
- 财经(31436)
- 经济研究(30222)
- 经(27124)
- 问题(26067)
- 业(26038)
- 技术经济(23107)
- 贸(20869)
- 世界(20684)
- 统计(19614)
- 版(18783)
- 策(18402)
- 现代(18299)
- 商业(18225)
共检索到58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小勤 姜涛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和农村电力消费作为农业公共投资的代理变量,验证了农业公共投资对于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还表明,中国各个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增长的差异能够显著地被农业公共投资数量的差异来解释。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加大对中部农业省份的农业公共投资,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增加农业产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杨佳利
农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14年中国农业省级面板和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资料相关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测算出样本期各省的农业技术效率值,从农地流转的广度和深度引入农地流转的代理变量,建立非效率方程,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样本期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57,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2)农业技术效率保持了年均2.1%的增长,成为农业全要素增长率的主要动力。(3)农地流转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从流转广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伟 柳思维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各个地区间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并且不断拉大的差异;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收敛特征,农业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技术效率均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如 张俊飚 张昭
本文以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3102篇农业技术相关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该领域进行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以及关键词突现分析。研究发现,2000—2017年,对农业技术的文献研究增加较快,初步形成了核心刊物群,但尚未拥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在研究机构上以武汉、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等方面研究是主要热点,不同角度探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是农业技术领域主要趋势。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也是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代彦 吴翔
本文运用SFA方法考察了2003—2010年期间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曼奎斯特指数,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构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技术非效率性,且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教育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女性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各省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多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着地区差异,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渠 任燕燕
文章选用中国31个省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表现出差异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与随机前沿相结合测算了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其区域分布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效率的环境因素,同时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且提升速度放缓;各省农业技术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全国普遍存在背离现象;农业技术效率受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显著,受气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渠 任燕燕
文章选用中国31个省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表现出差异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与随机前沿相结合测算了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其区域分布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效率的环境因素,同时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且提升速度放缓;各省农业技术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全国普遍存在背离现象;农业技术效率受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显著,受气候、政策环境影响不显著,经济环境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资源环境对农业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解春艳 黄传峰 徐浩
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面源污染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省域与区域层面探讨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60%省域的农业技术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长江中游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销区效率值最高,粮食主产区最低;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种植结构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成友 李锐 曹守峰
本文采用1979—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划分六大区域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信贷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1,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北地区最高(0.940),而中南地区最低(0.662);整体上农业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区域来看,东北、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而华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王志刚 王磊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8省24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参与机制概况调查,采用1~5分量表数据评价基层农技推广参与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中合作度指标得分最高,核心农户作用显著;专业合作度指标得分较低,农技推广面向产业和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产前合作度得分最低,农技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供给渠道不畅;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和农技员的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个人特征对农技推广参与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参与机制 影响因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李谷成
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使用编制的2012年细化农业部门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居民绝对、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在中期会加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长期会缩小该差距;在所有模拟期,农业技术进步会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与中性技术进步相比,有偏技术进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显著;要素替代弹性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要素报酬配置,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缓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为农业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李谷成
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使用编制的2012年细化农业部门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居民绝对、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在中期会加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长期会缩小该差距;在所有模拟期,农业技术进步会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与中性技术进步相比,有偏技术进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显著;要素替代弹性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要素报酬配置,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缓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为农业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华
运用Context-dependent DEA模型,本文对2004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规模经营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云林
农业对外投资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农业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扩大对外投资范围,是缓解资源压力、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农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增强农业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关键词:
农业对外投资 特点 潜力 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