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3)
2023(18583)
2022(15267)
2021(14484)
2020(11986)
2019(27492)
2018(27071)
2017(51862)
2016(27433)
2015(30576)
2014(30278)
2013(29912)
2012(26934)
2011(24125)
2010(24128)
2009(22653)
2008(22509)
2007(19835)
2006(17719)
2005(16004)
作者
(73753)
(62058)
(61608)
(58604)
(39075)
(29316)
(27924)
(24094)
(23712)
(21806)
(21196)
(20959)
(19563)
(19441)
(19202)
(18871)
(18101)
(17880)
(17721)
(17635)
(15300)
(14929)
(14769)
(14334)
(13929)
(13881)
(13705)
(13452)
(12231)
(12105)
学科
(117221)
经济(117061)
(103298)
管理(89131)
(84575)
企业(84575)
(51856)
方法(49862)
数学(41186)
数学方法(40754)
(36495)
业经(36379)
农业(34368)
(33951)
中国(33006)
(26460)
银行(26314)
(24883)
(23838)
财务(23791)
财务管理(23748)
企业财务(22492)
(22055)
(21729)
贸易(21712)
(21256)
(20324)
金融(20321)
技术(20196)
(19557)
机构
学院(383339)
大学(378661)
(169935)
经济(166913)
管理(155554)
理学(133278)
理学院(131999)
管理学(130218)
管理学院(129491)
研究(124660)
中国(107128)
(81443)
(78895)
科学(69355)
(67919)
财经(63639)
中心(59866)
(59651)
(58107)
(58015)
业大(54197)
研究所(53328)
经济学(52425)
农业(51747)
北京(49275)
经济学院(47223)
财经大学(47058)
(46016)
师范(45635)
(45246)
基金
项目(252100)
科学(202806)
研究(190036)
基金(187990)
(161296)
国家(159833)
科学基金(140324)
社会(126218)
社会科(119614)
社会科学(119588)
基金项目(99320)
(96377)
自然(87677)
教育(86142)
自然科(85700)
自然科学(85679)
自然科学基金(84202)
(80096)
编号(75997)
资助(75111)
成果(60458)
(57998)
重点(55930)
(54790)
(54323)
国家社会(53565)
(52802)
课题(51234)
教育部(50765)
创新(50690)
期刊
(193518)
经济(193518)
研究(116900)
中国(80597)
(68455)
(65784)
管理(59711)
科学(52377)
(50201)
金融(50201)
学报(49554)
农业(45634)
大学(40956)
学学(39010)
业经(36148)
教育(34469)
技术(34218)
财经(32244)
经济研究(29623)
(27775)
问题(25647)
(23820)
世界(20277)
技术经济(20008)
(19656)
现代(18219)
(18136)
农村(17621)
(17621)
国际(17617)
共检索到58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辉  周建成  
现代经济中,农业与银行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良性互动双赢格局的形成深刻依赖农民有效不动产的规模。当前,我国农业与银行业的"双输"困境,根源在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旨在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建立我国农业与银行业的双赢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崔莉  刘新卫  
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后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曲折波动中向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诱因或触动因素,而城镇化发展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调整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49-1957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的推动下平稳起步;②1958-1978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在人民公社运动期间的农村土地制度调整中陷入迷途;③1979-2001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巩固而得到恢复和加快发展。2002年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城乡统筹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凸显的弊端,为了进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系统梳理中外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性特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方向,提出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土地流转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式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蒂姆·汉斯达德  李平  
一、实地调查中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的实地调查是在中国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进行的第五轮实地调查。调查中走访了34个农户,其中包括21个荒地承包户和四个投了标但未成功的农户。就荒地问题进行的实地调查全都在吕梁地区的四个县。 如以前一样,我们的实地调查方法是“快速农村评估”。在调查中不是让农户被动地回答一套问卷,而是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这种半组织性的调查活动。我们使用了一套基本的议题表,具体问题就是根据这些议题而提出的。在一次调查中一般都没有问完所有的问题,有时还脱离基本的议题表而讨论一些没有料到但令人感兴趣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琦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基础问题,尤其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否已经构成了土地制度新突破的能量呢?果真如此,那么,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的时候了。而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和改革面临的阻力,笔者提出了改革的战略思路是:第一阶段实行土地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第二阶段实行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祥  彭美玉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是改革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几种模式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认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方案相比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方案仍是较优的选择。改革思路是确权赋能,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重点是现有的垄断性征地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宗平  
中国农村土地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农业转移人口与土地配置失衡、耕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现实问题依然是中国"三农"问题需要破解的难题。在中国农村土地利用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及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笔者提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现实需求。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极大束缚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为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充分释放制度红利、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极大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罗伊·普罗斯特曼,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一、导论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二十世纪中一个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一轮新的土地改革浪潮席卷全球,这就是农业生产的非集体化。这一非集体化的过程始于中国,进而影响到前苏联各国、东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柳建平  
土地功能是影响土地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共同增进,或至少应在二者之间争取恰如其分的平衡。本文在论述土地功能与土地制度安排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历史以来三种土地制度及所对应的功能变化,进行了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现行农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