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8)
- 2023(18059)
- 2022(15816)
- 2021(14551)
- 2020(12610)
- 2019(28869)
- 2018(28680)
- 2017(55216)
- 2016(30508)
- 2015(34024)
- 2014(34074)
- 2013(33698)
- 2012(31065)
- 2011(27969)
- 2010(27665)
- 2009(25479)
- 2008(24891)
- 2007(22098)
- 2006(18859)
- 2005(16200)
- 学科
- 济(120015)
- 经济(119887)
- 管理(85975)
- 业(82972)
- 企(68308)
- 企业(68308)
- 方法(59441)
- 数学(52402)
- 数学方法(51740)
- 农(33214)
- 财(32052)
- 中国(29113)
- 学(28351)
- 业经(26143)
- 地方(24467)
- 贸(22714)
- 贸易(22708)
- 农业(22245)
- 易(22024)
- 务(21024)
- 财务(20945)
- 财务管理(20903)
- 制(20857)
- 企业财务(19833)
- 理论(19099)
- 环境(18643)
- 技术(18374)
- 和(18337)
- 银(16778)
- 银行(16684)
- 机构
- 大学(435410)
- 学院(434968)
- 管理(169424)
- 济(168754)
- 经济(165116)
- 理学(148487)
- 理学院(146794)
- 研究(144256)
- 管理学(143869)
- 管理学院(143122)
- 中国(103990)
- 科学(95758)
- 京(91379)
- 农(82766)
- 财(74614)
- 所(74457)
- 业大(73825)
- 研究所(68853)
- 中心(66065)
- 农业(65807)
- 江(62757)
- 财经(61234)
- 北京(56581)
- 范(56208)
- 经(55677)
- 师范(55471)
- 院(52098)
- 州(50582)
- 经济学(50517)
- 技术(47370)
- 基金
- 项目(307170)
- 科学(238786)
- 基金(221501)
- 研究(213870)
- 家(196848)
- 国家(195267)
- 科学基金(165832)
- 社会(132687)
- 社会科(125702)
- 社会科学(125664)
- 省(122658)
- 基金项目(118502)
- 自然(112607)
- 自然科(110004)
- 自然科学(109967)
- 自然科学基金(107985)
- 划(103136)
- 教育(99008)
- 资助(91959)
- 编号(86049)
- 重点(69480)
- 成果(67966)
- 部(66401)
- 发(65031)
- 创(63332)
- 科研(60216)
- 计划(59472)
- 课题(59394)
- 创新(59264)
- 大学(56325)
- 期刊
- 济(175575)
- 经济(175575)
- 研究(116452)
- 学报(81043)
- 中国(74414)
- 农(73858)
- 科学(69568)
- 大学(59409)
- 管理(57908)
- 财(56969)
- 学学(56542)
- 农业(50481)
- 教育(42147)
- 技术(36752)
- 融(31545)
- 金融(31545)
- 业经(30180)
- 财经(28952)
- 经济研究(28444)
- 业(26031)
- 经(24722)
- 问题(23251)
- 版(22792)
- 科技(22099)
- 业大(21555)
- 技术经济(20916)
- 图书(20882)
- 统计(19992)
- 商业(19957)
- 理论(19706)
共检索到605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成军 杜传甲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文章运用冗余分析法和排序图技术,对2005—2017年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冗余分析法能够很好地解释能源消费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2)10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能源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在短暂快速增长后保持波浪起伏状态,其余因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3)能源消费结构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大。最后,为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忠民 王树斌 姚宇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笔者以陕西省的能源消费为个案,研究其1999年~2009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强度效应是抑制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未见显现;就行业的情况而言,总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第三产业中出其他产业在分析中占据第二影响力的位置,但其影响作用的发挥较之工业部门弱得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总量增长 指数分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京文 李洪英
在中国海外投资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母国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本文运用冗余分析法和排序图技术对中国2003—2013年16个行业海外投资与母国影响因素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GDP和人民币汇率对海外投资影响最大,且与投资行业成正相关;海外各投资行业对影响因素的敏感度不同。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加快人民币改革、调整海外投资结构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刘富垒
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基于1996—2016年的数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并使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耗主要依靠煤炭,石油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促进作用,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煤炭消耗比例和石油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0.309 1%和0.127 4%;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减少0.387 7%和0.442%。因此,应通过推进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方式实现陕西省碳减排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梅 徐璋勇
基于陕西省的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130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经济特征、能源消费特征、农户主观因素和地区特征五个维度选取13个变量,对农户太阳能利用及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农户太阳能热水器的拥有率最高(65%);农户太阳能热利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农户低碳意识增强和政府推广可显著提高农户太阳能热利用的概率;邻居效应在太阳能热利用的扩散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户使用阳能热水器并不会降低能源消费支出;农户用电比重增加能够降低能源消费支出及其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
关键词:
农户 太阳能热利用 能源消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供给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陕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选民 卞腾锐
近十年间陕西省取得了跨越式的经济大发展,特别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其经济发展已驶入了快车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带来碳排放总量的增加,测算了陕西省2002~2012年7种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使用LMDI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把陕西省能源碳排放增量分解成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强度这五方面因素。研究得出,2002~2012年间除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素的累积效应为负外,其余四种因素的累积效应皆为正。使用逐年效应角度观察,人均GDP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泰 李华 肖红波 李军
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是治理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途径。依据北京农村家庭的资料,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发现:在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占77.65%,其中煤炭占53.14%,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占比16.77%,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占比5.58%。家庭的收入、所居地形、兼业情况和人口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生活能源有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得允许时,农村家庭选择消费清洁便利的能源。政府应该支持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无污染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选民 段晓琛
本文在假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存在EKC曲线的基础上构造了STIRPAT随机模型,利用岭回归分析法对陕西省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五个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因素与碳排放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EKC曲线,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在将来依然会随人均GDP稳步增长。最后根据陕西省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市的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涑贤 张丹
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对陕西省建筑业1990-2011年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业人数、富裕度、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强度均对陕西省建筑业能源消耗有显著影响,且均能促进能源消耗的增长;通过对弹性系数的分析,得出从业人数是陕西省建筑业能源消耗的首要影响因素,其他按影响程度依次是能源强度、富裕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为陕西省建筑业节能减排提出对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丹 王磊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文章利用陕西省近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样本数据,选取恩格尔系数作为研究指标进行相关实证分析,从恩格尔系数线性回归,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从实证结果来看,除了收入增加,现阶段教育费用上涨等因素也是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 陕西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梦骐 邢珺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构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指数,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能源消费结构、金融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本文认为,金融发展通过三种机制影响能源消费:一是降低生产信贷成本,间接通过供给端拉动消费端;二是发挥资源分配功能优化能源生产结构,间接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三是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提升能源消费需求。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的影响持续为正,在第三期达到最大。金融可以通过资金配置,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作用在第二期达到最大。滞后期主要是由于传导时间所导致。其中,消费性贷款的传导作用更快,而生产性贷款的传导作用较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静 李村璞
文章指出,陕西城镇居民的收入和人均消费增长速度要高于农村居民。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大致相当,低于储蓄增长的速度,远不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个人所得税增长的速度。这个结果说明,在现阶段,陕西城乡居民还没有很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居民储蓄的意愿相当高,税负还比较重。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占绍文 李慧茹
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转变消费结构,提升居民福利水平,本文从收入、总消费、储蓄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文化消费的现状与问题。并且,基于陕西省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收入水平外,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消费观念及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文艳 杨娜 熊永兰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