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8)
2023(15677)
2022(13394)
2021(12665)
2020(10639)
2019(24678)
2018(23996)
2017(47051)
2016(24935)
2015(28077)
2014(27776)
2013(27341)
2012(24938)
2011(21817)
2010(21837)
2009(20128)
2008(18719)
2007(15855)
2006(13575)
2005(11488)
作者
(67432)
(56003)
(55432)
(53001)
(35525)
(26779)
(25376)
(21932)
(21394)
(19834)
(19098)
(18566)
(17511)
(17428)
(17267)
(17029)
(16622)
(16535)
(15985)
(15856)
(13537)
(13480)
(13453)
(12735)
(12668)
(12398)
(12162)
(12139)
(11176)
(10935)
学科
(96917)
经济(96812)
管理(77022)
(73370)
(62555)
企业(62555)
方法(50216)
数学(44758)
数学方法(44235)
(39377)
中国(30396)
(28010)
金融(28008)
(26262)
银行(26229)
(25177)
(25110)
(23163)
财务(23092)
财务管理(23031)
企业财务(22027)
地方(21637)
业经(21559)
(21473)
(18261)
(17163)
贸易(17151)
农业(16964)
理论(16764)
(16659)
机构
大学(338773)
学院(337862)
管理(139182)
(137282)
经济(134451)
理学(121956)
理学院(120774)
管理学(118726)
管理学院(118133)
研究(104000)
中国(84326)
(71786)
(69324)
科学(62396)
财经(55095)
中心(50362)
(50236)
(49415)
(48114)
业大(48085)
(46952)
研究所(44779)
北京(43098)
经济学(42757)
财经大学(41404)
(41305)
师范(40925)
经济学院(39006)
(38651)
(38312)
基金
项目(237996)
科学(188351)
研究(175178)
基金(174952)
(150425)
国家(149195)
科学基金(130664)
社会(111769)
社会科(106253)
社会科学(106226)
基金项目(93187)
(92132)
自然(84836)
自然科(82922)
自然科学(82904)
自然科学基金(81412)
教育(80649)
(76897)
资助(72665)
编号(71229)
成果(56343)
(53061)
重点(52455)
(49830)
(49490)
课题(47667)
教育部(46482)
创新(46464)
国家社会(46324)
科研(45901)
期刊
(137760)
经济(137760)
研究(99172)
(59364)
中国(59224)
学报(49473)
管理(48331)
科学(45168)
(41905)
(41126)
金融(41126)
大学(38843)
学学(36833)
教育(32246)
技术(28892)
农业(28568)
财经(27004)
经济研究(23145)
(22867)
业经(22266)
问题(17722)
理论(17302)
财会(16569)
实践(15899)
(15899)
技术经济(15720)
图书(15430)
统计(15159)
(14977)
科技(14931)
共检索到482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海鸥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历次再融资政策改革,上市公司总是根据最新的再融资条件来粉饰业绩,以达到可再融资的目的。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为达到再融资条件而进行财务操纵这一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最新的再融资政策,采用比较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区间的方法,来说明上市公司财务操纵行为的程度是否严重,以及找出其进行财务操纵的动机和手段,通过剖析财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戈游  黄笑艳  
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过去人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并未充分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及财务健康状况。本文用现金流量数据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通过对再融资证券发行年度前一年的现金流量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研究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同时验证了啄食顺序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小权   赵雪晴   赵文静   董启琛  
再融资制度修订旨在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但其实施效果如何却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以2017—202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考察了再融资新规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再融资新规的实施能够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再融资新规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外部监督来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再融资新规对“名股实债”形式的杠杆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在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媒体关注压力较大的企业中对杠杆操纵的治理效果更好。文章的研究补充了融资制度变革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经验证据,这不仅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直观理解股权再融资制度改革成效,也为政策制定者及监管部门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构建有效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明礼  李贺敏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3种形式及对财务业绩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无论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3种方式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是下滑的,而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增强的,但不显著。发行可转债优于配股和增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谭春萍  秦学志  王文华  王麟  
为了应对公司财务困境问题,在兼顾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采用激励相容理论,构建了基于权益再融资和策略性债务支付的公司定价模型,厘清了权益再融资、债务重组、财务困境及其伴生的再谈判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公司财务困境纾解方案。特别地,给出了策略性债务支付下进行权益再融资的可行性依据,并辅以再谈判手段及股东、债权人双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确定了最优重组边界及最优减记息票。分析结果表明:(1)将策略性债务支付置于财务困境之后、兼容权益再融资的综合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策略性债务支付行为的投机性所导致的对公司定价的高估,产生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债务价值、放缓信用价差增长速度的效果;(2)权益再融资成本与信用价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基于纳什均衡博弈的策略性债务支付减记息票不受流动性及权益再融资的影响,并可保证其处于公司的支付能力之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帅  陈曦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年实施配股方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1991)对上市公司配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时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配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2006年配股政策放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前两年。同时发现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局限于满足配股资格,也隐含着提高配股定价的潜在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颖  
本文以2009—2011年间发生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产权性质与财务重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资金需求的增加,企业会倾向利用财务重述来达到其再融资目的;是否国有控股对于企业财务重述行为并不具有显著影响;政府监管机构在企业股权再融资资格审批中的"有偏"对待,使得在考虑再融资需求与产权性质的交叉影响后,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再融资需求和产权性质视角出发,探究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行为,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燕  
从1998年开始,国内上市公司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再融资的热衷,再融资几乎成了“圈钱”的代名词,规范再融资已经迫在眉睫,是除IPO之外从源头上把握市场资源配置科学化的另一个关键,本文从上市公司再融资热点的演变思考再融资“门槛”问题,通过对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比较分析认为现有的以不断提高对公司历史盈利指标的要求来逐渐扎紧再融资的“口袋”,提高其门槛,存在一定缺陷,忽视了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及资金使用效益,而将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纳入再融资政策,使其成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是促进再融资行为合理化,并最终促使市场资源配置科学化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本文还试对如何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祥建  郭岚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大股东与潜在投资者之间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盈余操纵动机。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大股东进行盈余操纵的机理,大股东通过调整利润的时 间分布可以改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判断,从而造成股票再发 行价格的提升,使大股东获取更多的私人利益。存在盈余操纵成本的情况下,只要 盈余操纵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实施盈余操纵就是大股东的最优选择,从而使 盈余操纵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秀祥  张建方  
本文以浙江省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三方面内容:(1)全面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结构与融资特征,并与大企业作比较,得出部分中小企业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均不逊色于大企业;(2)从微观角度,对中小企业主要债务融资作实证分析,识别影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显著因素。同时根据回归结果证实中小企业主要债务融资的成本比较优势依次为: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和非正规融资;(3)利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方法判定行业因素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差异,而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对其影响却不显著。本文结论的另一重要性在于,填补主流文献仅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金融体制建设等方面寻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答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国  
融资契约是实现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的基本工具,它包括债务融资契约和股权融资契约。融资契约安排对公司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债务融资契约还是股权融资契约都具有加强公司财务治理、提高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强  张玮婷  
2006年和2008年,证监会分别出台了两项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水平与再融资资格挂钩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本文以此为背景,将再融资资格看作公司的期权,首次从财务灵活性的角度探讨期权价值的大小,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迎合策略的分析模型,对该股利行为的决策机制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灵活性是理解公司在半强制分红背景下股利行为的关键因素。2008年政策中限定股利分配形式仅为现金股利的规定提高了高成长性公司的融资门槛,可能导致监管悖论。实际上,在公司根据财务灵活性进行自利选择的过程中,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减少在再融资资格筛选中的行政干预,加速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华  
本文利用2011~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际考查了在财务柔性、融资约束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结构性偏离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规模和现金股利政策的不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规模不同,企业在现金流量敏感性与投资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本文研究还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投资行为呈分裂状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有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负相关;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与无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正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锦萍  钟伟强  
本文采用标准事件研究法,对样本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公布前后,股价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和日换手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发布虚假财务信息,推动股价上涨以达到操纵股价的动机;另外利用虚假的表内数字信息,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股价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仅以表外信息欺诈的公司中未发现股价操纵的痕迹。以上结果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尤其需要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以减少利用虚假表内信息操纵股价的机会。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德宗  李艳荣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顺序依次为: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结论并不支持权衡资本结构理论和代理成本学说;对照西方再融资顺序理论,内外部融资偏好是一致的,而在股权和债权的融资顺序上并不适用。因此提出建议:切实提高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能力;开拓和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改革公司治理结构,寻找最优资本结构,使上市公司再融资顺序趋于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