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3)
- 2023(9895)
- 2022(8515)
- 2021(8113)
- 2020(6545)
- 2019(15331)
- 2018(15078)
- 2017(29151)
- 2016(15523)
- 2015(17261)
- 2014(16713)
- 2013(16325)
- 2012(14760)
- 2011(12901)
- 2010(12112)
- 2009(10667)
- 2008(9729)
- 2007(7770)
- 2006(6467)
- 2005(4990)
- 学科
- 济(62722)
- 经济(62659)
- 管理(41849)
- 业(36986)
- 方法(30918)
- 企(29728)
- 企业(29728)
- 数学(28264)
- 数学方法(27888)
- 中国(17464)
- 农(16122)
- 地方(14608)
- 财(14101)
- 业经(12394)
- 环境(10921)
- 农业(10733)
- 学(10338)
- 贸(9454)
- 贸易(9450)
- 理论(9307)
- 和(9124)
- 易(9124)
- 务(9063)
- 财务(9029)
- 财务管理(9010)
- 技术(8882)
- 企业财务(8458)
- 制(8092)
- 城市(8085)
- 划(7795)
- 机构
- 学院(200965)
- 大学(200663)
- 济(82243)
- 管理(81907)
- 经济(80516)
- 理学(72125)
- 理学院(71337)
- 管理学(70020)
- 管理学院(69621)
- 研究(62549)
- 中国(45630)
- 京(40901)
- 科学(38458)
- 财(34885)
- 中心(30423)
- 业大(29847)
- 财经(29270)
- 农(29159)
- 所(28216)
- 江(28153)
- 经(26876)
- 范(26822)
- 师范(26556)
- 研究所(26142)
- 经济学(25731)
- 北京(24225)
- 院(23970)
- 经济学院(23491)
- 农业(23009)
- 州(22225)
- 基金
- 项目(151424)
- 科学(121175)
- 基金(111893)
- 研究(110524)
- 家(97010)
- 国家(96232)
- 科学基金(84716)
- 社会(72252)
- 社会科(68594)
- 社会科学(68581)
- 基金项目(60579)
- 省(59106)
- 自然(55257)
- 自然科(53990)
- 自然科学(53978)
- 自然科学基金(52932)
- 教育(51058)
- 划(49888)
- 资助(44208)
- 编号(44017)
- 重点(33612)
- 部(33553)
- 发(32899)
- 成果(32853)
- 创(32201)
- 国家社会(30576)
- 创新(30127)
- 课题(29417)
- 教育部(29316)
- 科研(29165)
共检索到27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管斌君 池方爱
城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实现其更好地被保护。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探讨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可为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保护和提升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管斌君 池方爱
城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实现其更好地被保护。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探讨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可为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保护和提升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骏 王刚 李百浩 王磊
结合烟台渔轮修造厂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以历史港口街巷空间及历史建筑尺度为依托,将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和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最大限度保持场地的原有肌理、历史文化的传承、船厂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以及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四个方面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方法。对破碎的景观结构和要素进行重新解析,从而解决船厂衰败问题,并使其融入烟台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体系中,塑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港口文化景观观光区,满足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骏 王刚 李百浩 王磊
结合烟台渔轮修造厂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以历史港口街巷空间及历史建筑尺度为依托,将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和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最大限度保持场地的原有肌理、历史文化的传承、船厂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以及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四个方面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方法。对破碎的景观结构和要素进行重新解析,从而解决船厂衰败问题,并使其融入烟台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体系中,塑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港口文化景观观光区,满足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咏华 项亚量
生态敏感区环境的复杂性对处于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体现了单纯的文物本位价值观,忽视了生态敏感区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处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认为建筑遗产与特定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高度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基于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可辩护的规划框架,将现行保护规划中环境规划部分从一个独立的简单的单项规划转变为生态先导下的一系列规划环节,强调在特定生态敏感区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划的修正和补充。最后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长征 闫芳 龙文燕
以"一五六"项目之一的洛阳轴承厂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引入"共生理论",并构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三种共生模式:不同时代的共生、不同建筑的共生、不同活动的共生。根据三种共生模式对洛阳轴承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实现文化共生、格局共生和环境共生。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共生理论 厂区改造 洛阳轴承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长征 闫芳 龙文燕
以"一五六"项目之一的洛阳轴承厂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引入"共生理论",并构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三种共生模式:不同时代的共生、不同建筑的共生、不同活动的共生。根据三种共生模式对洛阳轴承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实现文化共生、格局共生和环境共生。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共生理论 厂区改造 洛阳轴承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关键词:
三线建设城市 老工业区 遗产价值再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关键词:
三线建设城市 老工业区 遗产价值再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任宜欣 朱海霞
避免大遗址社区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弱化,弥补周边社区文化底蕴和情感连结的缺失,有机结合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的重要任务。通过验证杜陵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杜陵遗产社区内部的共生机制,从功能、情感、文化、经济4个共生维度,提出可以增强共生关系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利波 王嘉 司南
相对于北京、上海,深圳由于其高度市场化的土地出让方式与实施导向的城市更新模式使得工业遗产的保护愈加困难。金威啤酒厂改造是深圳第一例在工业遗产保护中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其为以民企为产权主体的工业遗产更新项目探索了一种满足市场需求的"抢救式"保护方法,具体包括:通过产权移交保障遗产可持续保护、基于核心价值判断与多元利益平衡的保护范围界定以及构建复合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奚江琳 黄平 钱汉成
在城市发展过快,历史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的阶段,"大单位"稳定而凝滞的发展性质却形成了城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平衡斑块。以南京为例,说明"大单位"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做出的重要贡献,从而,进一步分析"大单位"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单位 历史建筑 客观保护 平衡斑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刘爱利
城市建筑遗产再利用是当今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选取历史街区建筑遗产再利用较成功的南锣鼓巷为典型案例,基于业态视角,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和统计、对比分析,对建筑遗产再利用进行研究。结论包括3点:(1)基于业态视角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拓展了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分析视角。(2)从业态选择、业态构成、业态变迁、业态发展趋势、业态影响因素5个方面,探讨了业态与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关系问题;其中前4个方面是从业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视角进行分析,第5个方面则是从影响业态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3)文章对其他历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再利用 业态 南锣鼓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强 于衍真 刘寒芳 张军杰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现存的旧城区文物建筑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资金保障,普遍存在日趋衰败的现象。文章以段祺瑞府旧址为例,对衰败原因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保护性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从建筑保护、城市发展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前提下,一系列改造再利用的方法和经营策略,意在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脉与当今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道路,并使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积极保护 文化传承 社会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三旧”改造模式研究——以东莞市“三旧”改造为例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以郑州老纺织工业基地为例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策略研究及实践——以宁波市海曙区老旧小区改造为例
遗产性老城区城市肌理及其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以青岛为例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建筑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旧厂房建筑改造为例
常州运河畔工业遗产调研与活化——以陈家弄常州酱品厂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宁波骨木镶嵌为例
近代“中西合璧”城市建筑遗产的式样特征——以南通地区为例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为例
基于中央活动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构模式研究——以宁波庄桥机场迁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