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5)
- 2023(15301)
- 2022(13171)
- 2021(12469)
- 2020(10388)
- 2019(24172)
- 2018(23582)
- 2017(46103)
- 2016(24742)
- 2015(27790)
- 2014(27659)
- 2013(27139)
- 2012(24622)
- 2011(21402)
- 2010(21054)
- 2009(19048)
- 2008(18662)
- 2007(15893)
- 2006(13503)
- 2005(11437)
- 学科
- 济(97186)
- 经济(97086)
- 管理(78656)
- 业(73468)
- 企(62812)
- 企业(62812)
- 方法(48981)
- 数学(43326)
- 数学方法(42798)
- 财(38915)
- 中国(25237)
- 农(24996)
- 务(22780)
- 财务(22709)
- 财务管理(22650)
- 企业财务(21651)
- 业经(21004)
- 地方(19721)
- 学(18735)
- 制(18705)
- 贸(16923)
- 贸易(16912)
- 易(16391)
- 农业(16302)
- 理论(16196)
- 技术(15205)
- 环境(14814)
- 银(14813)
- 银行(14780)
- 和(14769)
- 机构
- 大学(339717)
- 学院(337814)
- 管理(140380)
- 济(137508)
- 经济(134755)
- 理学(122981)
- 理学院(121784)
- 管理学(119711)
- 管理学院(119107)
- 研究(105265)
- 中国(80276)
- 财(71219)
- 京(69911)
- 科学(63648)
- 财经(54570)
- 所(50491)
- 经(49789)
- 中心(48862)
- 业大(48610)
- 农(48457)
- 江(46958)
- 研究所(45643)
- 北京(43290)
- 经济学(42246)
- 范(41672)
- 师范(41294)
- 财经大学(41021)
- 院(38811)
- 经济学院(38361)
- 州(38030)
- 基金
- 项目(238323)
- 科学(189133)
- 基金(175926)
- 研究(174451)
- 家(151795)
- 国家(150600)
- 科学基金(131868)
- 社会(111686)
- 社会科(106064)
- 社会科学(106036)
- 基金项目(93925)
- 省(92039)
- 自然(86325)
- 自然科(84377)
- 自然科学(84358)
- 自然科学基金(82828)
- 教育(80354)
- 划(76935)
- 资助(72435)
- 编号(70400)
- 成果(55499)
- 部(53234)
- 重点(52473)
- 创(49845)
- 发(49291)
- 课题(47068)
- 教育部(46536)
- 创新(46489)
- 国家社会(46188)
- 科研(45993)
- 期刊
- 济(141659)
- 经济(141659)
- 研究(99524)
- 中国(60044)
- 财(59947)
- 学报(50357)
- 管理(49979)
- 科学(46396)
- 农(42073)
- 大学(39304)
- 学学(37233)
- 教育(31892)
- 农业(29373)
- 技术(29154)
- 融(28286)
- 金融(28286)
- 财经(26997)
- 经济研究(23611)
- 经(22971)
- 业经(22936)
- 问题(18415)
- 理论(16850)
- 财会(16812)
- 技术经济(16328)
- 会计(15898)
- 图书(15480)
- 版(15444)
- 科技(15410)
- 实践(15381)
- 践(15381)
共检索到48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莹 朱波强
内部资本市场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与以往内部资本市场研究多集中于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方法不同,文章侧重于通过分析内部资本市场财务协调效应的理论及其功能从而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利影响,希望为以后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财务协调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伟 王若楠
掏空、支持还是纯粹的内部资本配置,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的角色尚存争议。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引入了度量关联资金往来的中介变量:关联资金流入和关联资金流出,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财务公司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财务公司强化了关联资金往来,通过关联资金流入、关联资金流出提升了企业价值;关联资金流入的中介效应显著强于关联资金流出;关联资金流入和关联资金流出只是部分中介效应,财务公司还通过其他路径提升企业价值。结论表明,财务公司改善了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水平,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降低而非提高大中型企业成立财务公司的门槛。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关联资金往来 财务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浪 李秉成 田丽媛
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以及内部资本市场对传染效应的调节作用,同时加入政府层级性质考察其对财务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传染效应大于国有企业集团,而地方政府控制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传染效应大于中央控制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对财务危机传染效应具有抑制作用,中央国有企业集团的调节效应大于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将传染效应、调节效应和政府层级同时应用到危机预测模型中,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华 张继华
通过比较美、英、日、德四国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模式,发现两市场的和谐对接是资金、产品和制度对接三方面的共融体,是金融市场自然演进与风险资本动态规制的最优范式结合。基于此,我国应在经济、金融微观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适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模式。
关键词: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对接模式 保险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华 张继华
本文通过比较美、英、日、德四国的对接模式发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和谐对接是资金、产品和制度对接三方面的共融体,是金融市场自然演进与风险资本动态规制的最优范式结合。基于此,我国应在经济、金融微观制度基础变迁的基础上适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和可持续的对接模式。
关键词: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对接模式 保险投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熊回
本文以2003-2012年上市公司集团为研究样本,分析集团总部在其下属上市公司中的现金分布情况,考察了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水平对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高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低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本文的经验证据将为完善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提供思路。
关键词:
集团财务资源配置 资本结构 调整速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钦先 汪洋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通过资金联结、价格联结、工具联结以及这些联结下的资金流动关系体现出来。然而,政府监管政策的变化、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等因素,会导致市场主体和金融工具的结构性变化,进而影响两个市场的联结。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构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的连通与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连通渠道 动力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润楷 余浪 李秉成
本文使用企业集团为研究样本,从内部市场机制视角,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信息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过程中是否能够提供增量信息。研究发现,反映企业集团基本财务状况、极端财务事件信息的指标能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财务危机预测能力;在考虑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差异之后,财务危机预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对独立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仅对企业集团公司有效,而对非企业集团公司无效。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财务危机预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鲁 海洋
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代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将内部资本市场的本质定性为一组财务资本使用权交易契约。在此基础上区别不同的组织载体(产生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对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融资契约 财务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超 尤培培 李有华
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而集团内设置的财务公司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还较少有系统的实证分析予以研究。本文以1999~2015年已建立财务公司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激化了所属上市公司的代理矛盾,同时集团内财务公司主要承担着"充分融资"的功能,进而对上述代理矛盾产生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代理矛盾 金融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纳鹏杰 林琳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集团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员企业,是将企业集团导入资本市场的直接载体。上市公司通常承担着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拥有企业集团的优质资产、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其无论是在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上对企业集团都有巨大的贡献,是企业集团战略发展的重点。上市公司是企业集团的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是企业集团得以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纽带,是企业集团实施资本与产业协调运作的有效主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新颖
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信息来源,评价其信息含量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管理。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9-2017年的中期财务报告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财务报告发布前后4天作为时间窗口,对企业中期财务报告盈余披露信息含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样本和不同年度中期财务报告有提前反应的信息含量,中期报告公布后投资者仍可获得超额回报率,我国资本市场仍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不同时间窗口的盈余信息含量不同,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均值存在一定差异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有所增加,中期盈余更具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正飞 叶康涛
一、引言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公司财务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本文试图对现有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文献做一简要回顾,指出已有的成果、尚存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金叶 施旖旎
随着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深入,产权性质与财务舞弊的关系引起社会的关注,而目前学者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与传统检验变量关系的logistic回归实证方法相异,本文运用本福德定律这一客观数值规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探究产权性质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数据存在本福德定律,且产权性质是财务舞弊的影响因素之一,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易进行财务舞弊。此结论为我国监管部门、审计部门今后更有效的工作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产权性质 财务舞弊 本福德定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当企业拥有多个业务部门时,拥有相应的投资机会的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会展开竞争,作为企业总部的集团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将各投资机会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这种资金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当企业外部融资市场出现信用约束,也即具有正NPV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融不到资金或者融得的资金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目前可控制的资金在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