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5)
- 2023(12672)
- 2022(10758)
- 2021(10154)
- 2020(8701)
- 2019(19691)
- 2018(19465)
- 2017(38164)
- 2016(20347)
- 2015(22878)
- 2014(22467)
- 2013(21658)
- 2012(19750)
- 2011(17287)
- 2010(17202)
- 2009(15923)
- 2008(15896)
- 2007(14027)
- 2006(12161)
- 2005(10976)
- 学科
- 济(80270)
- 经济(80153)
- 管理(72351)
- 业(65215)
- 企(58244)
- 企业(58244)
- 方法(39347)
- 数学(34381)
- 数学方法(33882)
- 财(30180)
- 务(21351)
- 制(21315)
- 财务(21294)
- 财务管理(21248)
- 企业财务(20407)
- 农(19689)
- 中国(19236)
- 业经(18923)
- 体(15676)
- 学(14612)
- 体制(13211)
- 理论(13180)
- 银(13151)
- 银行(13131)
- 贸(12946)
- 贸易(12936)
- 易(12639)
- 技术(12628)
- 划(12416)
- 融(12411)
- 机构
- 大学(284470)
- 学院(281542)
- 济(115308)
- 管理(115080)
- 经济(113046)
- 理学(99510)
- 理学院(98556)
- 管理学(96886)
- 管理学院(96340)
- 研究(85759)
- 中国(67798)
- 财(59304)
- 京(58106)
- 科学(49525)
- 财经(46871)
- 经(42648)
- 中心(41959)
- 江(41428)
- 所(40464)
- 农(39379)
- 业大(38611)
- 研究所(36129)
- 经济学(36042)
- 北京(35502)
- 财经大学(35166)
- 范(33901)
- 师范(33507)
- 州(32600)
- 经济学院(32543)
- 院(31622)
- 基金
- 项目(191062)
- 科学(153130)
- 基金(142982)
- 研究(140444)
- 家(123199)
- 国家(122204)
- 科学基金(107719)
- 社会(91950)
- 社会科(87276)
- 社会科学(87255)
- 基金项目(75745)
- 省(72891)
- 自然(69655)
- 自然科(68136)
- 自然科学(68122)
- 自然科学基金(66942)
- 教育(65615)
- 划(61132)
- 资助(57908)
- 编号(56380)
- 成果(46234)
- 部(43700)
- 重点(42681)
- 制(40305)
- 创(40047)
- 国家社会(38859)
- 发(38716)
- 教育部(38617)
- 创新(37601)
- 人文(37478)
- 期刊
- 济(122494)
- 经济(122494)
- 研究(79375)
- 中国(53300)
- 财(51311)
- 管理(44275)
- 学报(41685)
- 科学(38136)
- 农(34947)
- 大学(33168)
- 学学(31256)
- 教育(26154)
- 融(26143)
- 金融(26143)
- 技术(25321)
- 财经(24139)
- 农业(23244)
- 经(20615)
- 经济研究(19194)
- 业经(18788)
- 问题(16029)
- 财会(15579)
- 理论(14872)
- 图书(14689)
- 会计(13832)
- 版(13721)
- 技术经济(13433)
- 实践(13386)
- 践(13386)
- 统计(12643)
共检索到412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书松
内部控制作为实现企业一定目标的过程,是由构筑一系列内部契约以及履行这些契约来实现的。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信息在契约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而契约中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影响着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要降低由于契约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效地抑制契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制度安排对契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抑制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不对称 治理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树成琳
内部控制是规范内部人交易及内部人亲属交易的重要措施。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间A股所有内部人交易样本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通过减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抑制了内部人交易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获利能力。内部人亲属交易作为内部人交易较为隐蔽的替代方式,内部控制对其获利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作用程度不弱于对内部人交易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月春 杨斌
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所掌握的信息优势,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基本理论和博弈论阐释大股东控制与内部资产交易定价公允性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其关系存在性及关联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控制"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金曦 高齐升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结合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阐述了以公司管理者为供给主体的内部控制信息供给动机,以及以公司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为需求主体的内部控制信息需求动机。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物品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 博弈 供求动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增发新股融资中的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本文采用Logit模型,从控制权结构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力越弱,更倾向于认购新增股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并且在实施定向增发时,更倾向于选择向大股东发行。此外,上市公司拟实施整体上市时,定向增发往往伴随着资产认购。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信息不对称 定向增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妙凌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弱化上市公司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表现,从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维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干胜道 王磊
审计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构造政府审计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审计日记和复审制度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信息不对称 审计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新华
林业保险经营的最大挑战是对风险的控制。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林农投保时产生逆向选择偏好,并引发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分析林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条件,可以从政府对林业保险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进行政策补贴,建立多元化风险控制主体,通过合理的保险经营模式等方面降低道德风险,控制林业保险的整体风险。
关键词:
林业保险 风险控制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寿昌 杨雄胜
文章以2006-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可靠盈余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不仅伴随着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同时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市场效率;不过,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主要是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带来的公司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所致,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对有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鲍星 李巍 李泉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指数,利用2013-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研究金融科技运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改善银企信贷层面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于信贷结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银行,金融科技运用的技术红利更高,能够有效缓解其信贷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文兵 李心合 李运
本文以1998-2007年间我国沪深两市的253起并购事件为对象,从公司控制权和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30~60%)时,为避免控制权转移,主并方一般选择现金支付(包括承债支付);而当持股比例较低或较高(超出30~60%)时则更倾向于股票支付;(2)交易双方的相对规模愈小,信息不对称愈小,主并方愈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但交易双方是否位于相同行业,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主并方的资金实力与现金支付正相关,而财务杠杆、投资机会、有形资产等因素与并购支付方式的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信息不对称 并购支付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海珍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使得住房反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反抵押贷款市场上存在着逆选择现象与道德风险。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图形和数学模型分析住房反抵押贷款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机理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瑞翔 姜彩楼
本文通过构建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财富、不对称信息和企业中权力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企业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投资者传递其私有信息,一是向企业中投入一定的自有资本,二是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这两种信号传递工具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对于优质企业家而言具有不同的成本。在分离均衡条件下,企业家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所产生的分离成本,要小于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所带来的分离成本,所以企业家更偏好于选择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来传递私有信息。本研究对企业中控制权的"相机转移"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财富 不对称信息 控制权分配 信号传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宿晓
发生在流通环节的药品供应链成本高达国内药品平均售价的40%~50%,成为引发药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关键因素。流通领域的药品供应链按照药品交易流程一般分为两个环节:一是从药品生产商到医院,完成药品采购进货;二是从医院到患者,完成药品最终销售。医患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医药合谋进而增加供应链成本的根源。应采取构建药品交易信息系统,规范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流程,加强对医生医风医德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以有效扼制药品价格的上涨,促进公开公平的药品竞争市场的形成。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药品 供应链 成本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