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5)
2023(18105)
2022(15274)
2021(14202)
2020(11897)
2019(27296)
2018(26878)
2017(52054)
2016(27906)
2015(31121)
2014(30564)
2013(29969)
2012(27220)
2011(23722)
2010(24015)
2009(22183)
2008(21426)
2007(18666)
2006(16164)
2005(14210)
作者
(76745)
(63704)
(63083)
(60146)
(40727)
(30321)
(28763)
(24986)
(24038)
(22685)
(21720)
(21371)
(20056)
(19748)
(19410)
(19355)
(18935)
(18785)
(18107)
(18071)
(15665)
(15473)
(15418)
(14662)
(14170)
(14128)
(14085)
(14031)
(12597)
(12497)
学科
(113531)
经济(113409)
(102613)
管理(95632)
(92321)
企业(92321)
方法(53338)
数学(43090)
数学方法(42549)
(37335)
业经(34526)
(34163)
中国(28037)
(26325)
财务(26247)
财务管理(26175)
企业财务(24885)
(24100)
农业(24066)
技术(22061)
地方(21433)
理论(20391)
(19855)
(19163)
(19126)
贸易(19115)
(18990)
(18578)
(17817)
(17644)
机构
学院(387330)
大学(382629)
管理(161576)
(155961)
经济(152763)
理学(139857)
理学院(138510)
管理学(136372)
管理学院(135656)
研究(117971)
中国(93136)
(80508)
(75668)
科学(71283)
财经(60347)
(58940)
(56877)
(56665)
业大(55460)
中心(55265)
(55009)
研究所(51074)
北京(49629)
(46823)
师范(46426)
经济学(46331)
农业(45967)
(45611)
财经大学(44992)
(43838)
基金
项目(265431)
科学(211185)
研究(197632)
基金(194130)
(167034)
国家(165571)
科学基金(145362)
社会(125989)
社会科(119559)
社会科学(119527)
(104205)
基金项目(103242)
自然(93898)
自然科(91755)
自然科学(91736)
教育(90442)
自然科学基金(90083)
(86129)
编号(81111)
资助(78812)
成果(64014)
(58632)
重点(58497)
(57216)
(56248)
课题(54577)
创新(52850)
国家社会(51801)
教育部(51006)
项目编号(50941)
期刊
(170214)
经济(170214)
研究(111756)
中国(72294)
(62878)
管理(62241)
学报(54213)
(54147)
科学(51948)
大学(42804)
学学(40708)
教育(37880)
农业(37751)
技术(35950)
(33457)
金融(33457)
业经(30509)
财经(29380)
经济研究(26798)
(25153)
问题(22136)
(21184)
技术经济(20359)
财会(19932)
现代(18620)
会计(18154)
理论(18141)
科技(18013)
商业(17766)
(17447)
共检索到561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杨  
本文以协同理论为依据,根据一组基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调查问卷及实地访谈结果,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府审计、国资监督等机制安排的现状与成因,进而提出构建基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政府审计与国资监督协同机制。并从管理协同和操作协同两个层面提出协同措施安排,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国资资本监管模式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有益探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綦好东  郭骏超  
随着国资监管由"管企业"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型,基于政府主体的国有企业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也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以服务于改革目标的实现。笔者以国有企业审计所面临的新挑战为切入点,分析为适应国资监管转型、基于政府审计主体的国有企业审计所应进行的创新。一、国资监管转型使国有企业审计面临新挑战(一)国资监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监控转型要求调整审计重点"以管资本为主"是国资监管新体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迎霞  
本文从组织的外部研究解决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方法,认为通过审计机关监督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提出了建立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制度,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告制度,建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实现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曙光  陈丽蓉  
本文基于企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监管两个视角,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动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政府监管是内部控制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推动力量,其本质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诗旭  
目前,企业协同机制在理念、信息化水平和监督结果整改方面存在挑战。基于此,文章着重探讨了企业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协同运行的现状以及相关优化措施,即通过制定协同目标与策略、促进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强化领导层支持与文化建设、建立监督结果整改与追责机制等四个关键步骤,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协同优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景曼   刘莉  
国资监管体制已由“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模式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代理成本降低与政府干预弱化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西部地区和金字塔层级低的国有企业中,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了国有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冰梅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审计全覆盖”的提出,审计机关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审计机关需要突破现有的审计模式,从他方寻求协作与共赢,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我国经济命脉,是审计机关每年关注的重点。审计机关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存在共同的审计目标和工作基础,寻求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协同进行梳理,分析二者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国家审计与国企内部审计协同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审计机关和S国有企业集团协同的案例,对国家审计和国企内部审计协同机制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虎啸  
近年来,ESG问题引起全球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ESG审计秉持其绿色、公正、开放和创新的理念,与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契合,成为审计研究舞台上的“新星”。本文从ESG审计与审计协同相结合角度出发,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的限制,研究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文川  李文文  李建发  
本文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显著地降低了国有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主要通过抑制企业投机性金融资产以降低国有企业金融化;研究还发现,当地区监管力度越大、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和外部审计师为非"四大"时,政府审计治理功能越显著;在经济后果上,研究发现政府审计促进国有企业降低金融化后,国有企业会显著地提高对实体资本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研究发现为有效预防国有企业"脱实向虚"行为提供了微观层面证据,也为深化政府审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祝遵宏  方毅峰  
过度投资作为一种非效率投资,严重削弱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基于央企审计结果公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该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替换因变量、更换计量模型、考虑个体固定效应等敏感性测试后依旧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审计主要抑制了由于委托代理而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能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价值;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透明度越低和公司资源越丰富的国有企业,政府审计的过度投资抑制作用发挥越有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平  刘翠  
本文基于2009~2018年审计署公布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考察了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的治理效应以及审计力度对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审计力度越大,治理效应越显著;动态效应检验发现,政府审计在审计介入当年和审计介入后三年对国有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监事会效能和股东决策参与度在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显著抑制“逐利”动机下的金融资产配置,在股权制衡度低、董事持股比例低、董事薪酬低和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政府审计对其金融化的治理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铭华  
本文在分析企业集团管控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协同与管控的内在逻辑联系,指出新的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有新的管控路径变革,并结合发展协同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协同一集成一管控"的发展模型,对集团管控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政府审计能够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在较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才能发挥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在较差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不能提升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政府审计对于企业治理的潜在威慑力,建立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并大力提升地区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宏巍  
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厘清发展路径,细化职能定位,完善制度机制,修炼审计内功,搭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和机构团队,提升增值型审计的组织认同度,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