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3)
2023(14722)
2022(12323)
2021(11481)
2020(9948)
2019(22859)
2018(22647)
2017(43848)
2016(23343)
2015(26499)
2014(26334)
2013(26055)
2012(23747)
2011(21112)
2010(21268)
2009(20327)
2008(19515)
2007(17379)
2006(14882)
2005(13461)
作者
(64935)
(54331)
(54095)
(51823)
(34445)
(26130)
(24909)
(21045)
(20757)
(19311)
(18464)
(18299)
(17043)
(17042)
(17026)
(16877)
(16329)
(16074)
(15806)
(15592)
(13247)
(13170)
(13143)
(12395)
(12316)
(12290)
(12082)
(11977)
(10941)
(10642)
学科
(93944)
经济(93807)
管理(74528)
(71498)
(61418)
企业(61418)
方法(46192)
数学(41326)
数学方法(40856)
(32457)
(29100)
金融(29095)
中国(28121)
(27503)
银行(27475)
(26359)
(25516)
(24294)
(22101)
财务(22036)
财务管理(21989)
企业财务(21048)
业经(20887)
地方(17868)
(16949)
贸易(16935)
(16576)
(16553)
(16521)
农业(16017)
机构
大学(328213)
学院(327924)
(138428)
经济(135596)
管理(129838)
理学(111910)
理学院(110806)
管理学(108988)
管理学院(108372)
研究(102513)
中国(86187)
(69503)
(66817)
科学(59320)
财经(54886)
中心(51418)
(50739)
(50079)
(49754)
(48954)
业大(46124)
研究所(44906)
经济学(43832)
北京(41407)
财经大学(41015)
经济学院(39766)
农业(39699)
(39073)
(38573)
师范(38148)
基金
项目(218322)
科学(173254)
基金(161288)
研究(159609)
(138700)
国家(137560)
科学基金(120036)
社会(103282)
社会科(98187)
社会科学(98159)
基金项目(85471)
(85157)
自然(77501)
自然科(75748)
自然科学(75727)
自然科学基金(74418)
教育(74401)
(71209)
资助(66363)
编号(64483)
成果(52185)
(49547)
重点(48884)
(46213)
(45507)
(44390)
课题(43651)
教育部(43322)
创新(43319)
国家社会(43086)
期刊
(145204)
经济(145204)
研究(93924)
中国(63313)
(58309)
管理(47638)
学报(47341)
(45784)
金融(45784)
(45504)
科学(43862)
大学(37119)
学学(35330)
农业(29404)
技术(28860)
教育(28573)
财经(27995)
(23812)
经济研究(23134)
业经(23009)
问题(19198)
理论(17079)
财会(16922)
统计(16155)
技术经济(15997)
(15485)
实践(15421)
(15421)
(15356)
(15161)
共检索到485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褚晓琳  王文举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时,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国内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本文从内部人控制这一视角,将经理层作为内部人的代表,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内部人控制如何导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振国  
首先在回顾转轨和转轨经济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的成因作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从财务治理权配置的角度论述了资本结构决策的目标——剩余财务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最后对我国内部人控制条件下资本结构决策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建立简单模型,证明了转轨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根本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怀公  徐洪波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具有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融资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增强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组分析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能影响股权融资偏好,即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的相关性得到了抑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怀公  徐洪波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具有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融资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增强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组分析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能影响股权融资偏好,即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的相关性得到了抑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续华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有研究把这种股权再融资偏好归因于融资成本、企业"圈钱"等因素。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并不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这一视角,通过构建模型阐述了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与股权再融资之间的关系,认为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动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峰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高溢价资本收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想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牛成喆  张涛  慈佳  
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一方面上市公司利用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股票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现象严重,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成为"空壳"公司,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文从我国特殊的股权成本、股权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