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8023)
2022(15365)
2021(14251)
2020(11668)
2019(27117)
2018(26924)
2017(51531)
2016(27749)
2015(31304)
2014(31496)
2013(30839)
2012(28488)
2011(25777)
2010(26036)
2009(23584)
2008(22628)
2007(20059)
2006(17636)
2005(15174)
作者
(80332)
(66718)
(66188)
(62773)
(42347)
(32055)
(30114)
(26317)
(25536)
(23697)
(22701)
(22570)
(21261)
(20981)
(20569)
(20273)
(19741)
(19701)
(19019)
(19008)
(16574)
(16494)
(16157)
(15345)
(14947)
(14817)
(14812)
(14648)
(13507)
(13186)
学科
(116945)
经济(116818)
(76861)
管理(76260)
(60129)
企业(60129)
方法(51481)
数学(45030)
数学方法(44272)
(39629)
中国(33211)
地方(28232)
业经(28147)
(26618)
农业(26357)
(23711)
(21468)
(19304)
理论(19293)
贸易(19289)
(18648)
技术(18115)
(17727)
银行(17684)
环境(17666)
(17654)
(17117)
金融(17114)
(16942)
(16906)
机构
学院(393221)
大学(391716)
管理(156037)
(154863)
经济(151263)
理学(135272)
理学院(133767)
研究(131078)
管理学(131049)
管理学院(130341)
中国(97534)
(83837)
科学(81532)
(69133)
(67052)
(64848)
中心(60560)
业大(59749)
研究所(59068)
(58204)
财经(55186)
(53879)
师范(53372)
北京(52957)
农业(51178)
(50220)
(48019)
(47485)
经济学(45802)
师范大学(42900)
基金
项目(271042)
科学(213437)
研究(199347)
基金(195219)
(169651)
国家(168162)
科学基金(145119)
社会(124903)
社会科(118153)
社会科学(118123)
(107168)
基金项目(103205)
自然(94190)
教育(92544)
自然科(92024)
自然科学(92002)
自然科学基金(90292)
(89626)
编号(82653)
资助(80723)
成果(66218)
(60486)
重点(60451)
(59094)
课题(57139)
(56130)
创新(52250)
科研(51475)
国家社会(50838)
教育部(50764)
期刊
(174412)
经济(174412)
研究(113951)
中国(80081)
(64757)
学报(61067)
科学(57612)
管理(56981)
(51051)
教育(48741)
大学(47551)
学学(44699)
农业(44200)
技术(37171)
(34406)
金融(34406)
业经(31826)
经济研究(26738)
财经(25902)
问题(22401)
(22113)
(21031)
图书(20833)
(19159)
技术经济(19117)
科技(19055)
统计(18162)
理论(18021)
商业(17722)
资源(17279)
共检索到57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慧  舒平  徐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乡村衰落等问题受到各国重视,学术界提出了内生式发展的应对思路。论文对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主要学者观点的分析与归纳,厘清了内生式发展的理论架构。同时在对我国乡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详细分析基础上,从内生自主性组织建设、社区产业建构、村民主体地位与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我国乡村社区基于内生式发展的营建模式,以期为当前的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慧  舒平  徐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乡村衰落等问题受到各国重视,学术界提出了内生式发展的应对思路。论文对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主要学者观点的分析与归纳,厘清了内生式发展的理论架构。同时在对我国乡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详细分析基础上,从内生自主性组织建设、社区产业建构、村民主体地位与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我国乡村社区基于内生式发展的营建模式,以期为当前的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永广  姜佳将  王晓平  
本文回顾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主导相关方面的中外研究,认为根据中国实情,以外源型发展为特征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内生式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同时,阐述了社区主导模式的三种不同类型,即基层组织主导模式、股份制运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探究了这三种模式的利弊以及适宜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蒯兴望  
农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二元互动关系,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村民自发型、农村社区动员型、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型等三种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完善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润强   彭威浩   陈娟   唐雪琼   严兴佩   薛高洁   赵辉   汪琦  
【目的】通过解析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山傣族与布朗族民族村寨三生空间的生态智慧,提出景迈山村落景观的营建模式,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景观营建提供借鉴参考,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案例。【方法】选取景迈山傣族与布朗族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法、图解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案例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景迈山民族村寨三生空间整体景观构成特点为平面景观由外而内“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嵌套模式与立面景观“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垂直模式交互耦合,形成高度复合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系统。生态空间独特的“万物有灵”宗教信仰,生活空间民族村寨建造技术与民风民俗,生产空间土地垂直利用方式以及林间、林下种植技术,凸显了千百年来当地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卓越生态智慧。基于生态智慧的研究,提出宏观生态本底、中观总体布局、微观节点设计的景观营建模式,打造“乐居”美丽乡村景观环境。【结论】景迈山村落景观营建模式体现当地居民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优良生态伦理,实现人地和谐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自然—生态—人文”高度复合的美丽乡村景观构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廖腾芳  
本文从乡村社区的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农民对社区图书馆的需求以及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管理模式,从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宇  汪江华  张玉坤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乡村发展动力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新内生式是现阶段欧洲乡村发展的主流理论思想,在理论梳理以及对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原理、理论属性等方面,探究新内生式理论与我国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的契合程度。通过对理论的提炼和转译,探求我国在借鉴新内生式思想时的主要着力点。结合我国城乡发展思想体系和格局体系提出新内生式思想在指导我国未来城乡发展中的理论延伸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丰平   高金龙   朱欣怡   张溪彧  
乡村地区的螺旋式衰落逐渐成为全球乡村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论文系统梳理回顾了乡村发展模式的演替过程,认为乡村新内生发展模式根植于地方又面向外部,能够实现“上下联动、内外共生”,更符合新时代乡村发展内涵,展示出较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为当下乡村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结构二重性视角构建乡村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实证框架,重点总结了乡村新内生发展模式在主体与网络层面的主要实证研究,指出现有研究仍无法解决特定现实命题和理论命题上的操作性问题,缺少系统性行动框架指引;因此未来可从多学科视角展开乡村新内生发展的行动框架及评价研究,探索乡村新内生发展的差异化转型路径及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乡村地理学者推进乡村新内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苏苏  
在解析既有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乡村旅游的多产联动实施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经营者优化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增大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空间,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向旅游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动力。研究阐述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从产业链整合度弱、利益分配机制和旅游产品短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主要障碍;给出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度,健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链条等促进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荣彬  车震宇  李汝恒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颖  刘竹青  刘玉梅  
本文在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研究中找到中国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利平  
特色发展、跨越发展、市场发展、协同合作及社区共建五种模式构成了国外乡村学校发展的基本模式。特色发展模式强调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差异性中找特色;跨越发展及市场发展模式就乡村学校发展的资源需求而言,注重将信息技术带入乡村学校建设;协同合作、社区共建模式则从乡村学校之间、乡村学校与社区关系着眼,侧重于为乡村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乡村学校发展的五种模式在运行机制、执行主体、组织要素及思维方式方面既有差异,也有共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宁  
本文在追溯国外农业旅游的演化历史,研究相关成功发展模式,以及归纳总结国外成功的规律与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现存问题的深入探讨,总结了其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太文   刘祖云  
中国城乡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实现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构建“主体性与组织化”理论分析框架,提取出村民主体性、村社主体性和市场发展型组织化、社区秩序型组织化两类主要维度,分析了村社韧性力量主导新内生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并提供了四个乡村发展历程作为案例检验。研究发现,村社小农主导的村社韧性力量是新内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基础,根据对维度细分可以提炼出:村民主体性+市场发展型组织化、村社主体性+市场发展型组织化、村民主体性+社区秩序型组织化、村社主体性+社区秩序型组织化的理想类型,而具体案例又存在各自差异化的实现路径。研究验证了村社韧性力量内在属性的应用价值和衔接新内生发展的凭借路径,揭示了结构逻辑与行动逻辑内部要素具有互嵌性特征,进而提出了“外生式引导”“内生式促进”等致力于新内生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雨璇  
内生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意境为核心吸引物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农民广泛参与的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衰弱问题,促进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解决外生式乡村旅游模式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意境破坏、社会矛盾凸显和发展停滞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