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1)
2023(19273)
2022(16188)
2021(15132)
2020(12823)
2019(29309)
2018(29086)
2017(55825)
2016(30143)
2015(33800)
2014(32951)
2013(32481)
2012(29453)
2011(26262)
2010(26128)
2009(23989)
2008(23759)
2007(20799)
2006(17972)
2005(15891)
作者
(84428)
(70472)
(69854)
(66697)
(44906)
(33742)
(31628)
(27477)
(26685)
(25091)
(23862)
(23803)
(22340)
(22310)
(21586)
(21585)
(21000)
(20831)
(20241)
(20159)
(17277)
(17209)
(17024)
(16196)
(15749)
(15678)
(15663)
(15580)
(14119)
(13969)
学科
(120735)
经济(120599)
(106817)
管理(99267)
(95630)
企业(95630)
方法(55521)
数学(45171)
数学方法(44532)
(36107)
(35899)
业经(35591)
中国(30578)
(26110)
财务(26031)
财务管理(25997)
农业(24982)
企业财务(24676)
技术(24342)
理论(23794)
(23666)
(23435)
地方(22413)
(21280)
(20479)
贸易(20466)
(19880)
(19625)
(18879)
(17880)
机构
学院(420889)
大学(417764)
管理(171325)
(167072)
经济(163568)
理学(148081)
理学院(146540)
管理学(144008)
管理学院(143236)
研究(133359)
中国(101623)
(88047)
科学(82829)
(77699)
(68990)
(65531)
业大(62792)
财经(62393)
(62123)
中心(61346)
研究所(59636)
(56930)
北京(54943)
农业(54049)
(53122)
师范(52569)
(50049)
经济学(49684)
(48979)
财经大学(46429)
基金
项目(287769)
科学(227884)
研究(211076)
基金(209227)
(181799)
国家(180219)
科学基金(156791)
社会(133197)
社会科(126219)
社会科学(126184)
(113669)
基金项目(110736)
自然(102553)
自然科(100284)
自然科学(100258)
自然科学基金(98487)
教育(97590)
(94566)
编号(86069)
资助(85550)
成果(68451)
重点(63844)
(63057)
(63005)
(61127)
课题(58695)
创新(58278)
科研(54841)
国家社会(54747)
教育部(54331)
期刊
(182333)
经济(182333)
研究(119456)
中国(80741)
管理(67896)
学报(64090)
(63088)
(63087)
科学(60331)
大学(49596)
教育(48165)
学学(46873)
农业(43789)
技术(40045)
(35030)
金融(35030)
业经(32392)
财经(30617)
经济研究(28531)
(26342)
(25477)
问题(23578)
技术经济(22073)
科技(20843)
图书(19972)
现代(19879)
(19734)
商业(19371)
财会(18989)
理论(18891)
共检索到61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乐国林  王菲  毛淑珍  朱文龙  
随着智能互联推动的第四次产业变革的到来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近年来一些行业领先的大企业突然崩塌而另一些领先企业则实现了转型与持续成长。组织柔性、开放式创新是影响领先企业实现转型与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引入内向开放式创新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证实组织柔性是影响领先企业持续成长能力获取的重要因素,其中能力柔性影响最大,文化柔性和结构柔性次之,内向开放式创新则在两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结合单案例研究发现,平台协同、利益共同体机制、市场导向是组织柔性、内向开放式创新促进领先企业持续成长的实践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海云  施建军  
开放经济背景下,积极融入创新网络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在创新网络内的"结构洞"是影响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实证检验了"结构洞"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效应及其内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结构洞"对企业技术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洁  何代欣  安立仁  张宸璐  
基于双元理论与制度理论,本文探讨领先企业开放式双元创新的演进路径,揭示制度多重性对开放式双元创新演进路径的作用机制;采取双案例对比法,对2006—2017年不同制度背景中华为公司与IBM公司内外部探索与应用活动进行编码。研究发现:(1)由于一些制度构成要素的相似性,在制度同构机制作用下,领先企业开放式双元创新的演进路径具有相似的阶段性和顺序特征,即从实现内部双元到跨组织界限双元,再到开放式双元;通过采取结构分离方式和间断性方式实现双元。(2)由于制度构成要素存在差异性,领先企业开放式双元创新演进路径存在差异性。制度要素中法规控制规范性较强时,交易成本较低,企业内部与外部探索增加;当制度要素中技术流动性和资本投资较强时,企业资源获取方式不同,实现开放式双元创新的外部探索与应用形式更多样化,领先企业会组合利用合作探索、合作应用、探索式并购与应用式并购。当制度要素中技术流动性和资本投资较低时,企业主要通过合作探索与合作应用进行外部探索与应用。本文为企业应对制度环境变化,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生态优势提供对策与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彬源  李莉  吕一博  朱雨晴  
企业对创新网络位置的规划和治理能够有效促进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同时,当前产业技术发展演化所形成的技术群体分化现象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网络规划与治理所必须考虑的重要环境特征。因此,探讨技术群体分化影响下企业的创新网络位置与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VR&AR、3D打印、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无人机四个新兴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各产业1997—2017年间主要专利权人的专利数据,引入产业技术集中度指标判别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应用专利引用网络分析与层次回归分析,分阶段实证研究创新网络位置、技术群体分化对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技术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萌发、涌现、稳定等不同阶段始终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群体分化现象;企业在创新网络内的中心性和连通性水平正向影响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技术群体分化会强化网络位置对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作用。本研究指出,通过主动性与前瞻性的技术预测、开发和应用进入内外部交流活跃的技术群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根  陈红花  詹湘东  
从网络交互性的视角,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过程及作用。结果显示: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过程受到网络交互性的负向调节。最后从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及网络交互性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开放度决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文华  
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开放式创新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模式。开放式创新战略驱动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战略调整,资金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通过财务柔性管理应对挑战,促进企业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是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开放式创新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出开放式创新战略驱动下的财务柔性管理概念,在分析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资金管理挑战的基础上,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组织结构、财务政策和财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财务柔性管理体系。本文深化了财务柔性管理的理论研究,从财务因素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管理研究,为企业实施战略型财务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震宁  侯一凡  李德辉  吴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环境的变化,企业所依赖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形式都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的主流范式。企业如何在国内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双循环"中实现平衡,并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的作用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因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二,创新网络嵌入链接的建立必然需要企业付出相应的成本,企业过度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会对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之间的平衡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的综合平衡与相对平衡指标显示适度的平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数字化和组织结构的革新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能够对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第五,实践中创新网络嵌入中的平衡显示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作用和启发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燕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我国零售企业需要加快服务创新,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同时,在服务创新过程中,零售企业还应联合多方力量,积极获取外部资源,如此才能加快内部创新步伐。然而,目前许多零售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导致零售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缓慢。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环境动荡性视角下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旨在引导零售企业积极获取外部资源加快内部创新。结果表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显著提升零售企业创新绩效;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显著提升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显著提升零售企业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动态能力与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玮  王腾  易明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对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创新所需要的十大关键性资源,企业创新能力的度量主要从企业投入、生产、管理、营销、产出5个方面展开。本文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概念模型中关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企业间横向、纵向合作,官产学研合作以及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都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汪鹏志  杨晓娜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获取外部隐性知识和扩大社会资本的重要渠道,对企业提高自身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显著正向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但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3)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在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前者的调节作用大于后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莫斯惠  
本文选择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技术商业化能力、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成长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技术商业化能力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成长性之间关系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开放式创新中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能促进企业成长性的提升;技术商业化能力中的战略能力和过程能力与企业成长性之间均显著正相关;技术商业化创新能力增强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聪玲  
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中日益重要的力量,然而,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大多属于传统产业集群,正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如何通过创新升级突破其发展瓶颈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中小制造企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特征不同,创新的动力和需要也随之改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推进模式的动态演化路径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座铭  刘玮  易明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给我国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开放式创新的实施,使得企业能高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提高了创新能力;但过度开放会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提高核心技术泄露的概率,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