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1)
- 2023(8000)
- 2022(6946)
- 2021(6953)
- 2020(5758)
- 2019(13661)
- 2018(13505)
- 2017(25392)
- 2016(13809)
- 2015(15668)
- 2014(15565)
- 2013(13988)
- 2012(12273)
- 2011(10606)
- 2010(10284)
- 2009(8495)
- 2008(7765)
- 2007(5990)
- 2006(4795)
- 2005(3846)
- 学科
- 济(46868)
- 经济(46809)
- 管理(34673)
- 业(31157)
- 企(27027)
- 企业(27027)
- 方法(24851)
- 数学(22815)
- 数学方法(22401)
- 财(13529)
- 中国(12701)
- 教学(12128)
- 农(11489)
- 理论(11127)
- 制(10498)
- 业经(10053)
- 技术(8873)
- 教育(8609)
- 体(8422)
- 务(8025)
- 财务(7993)
- 财务管理(7972)
- 学法(7858)
- 教学法(7858)
- 企业财务(7611)
- 地方(7496)
- 贸(7404)
- 贸易(7400)
- 农业(7319)
- 易(7236)
- 机构
- 学院(169927)
- 大学(162467)
- 济(66787)
- 经济(65572)
- 管理(65058)
- 理学(57229)
- 理学院(56677)
- 管理学(55556)
- 管理学院(55217)
- 研究(48334)
- 中国(34759)
- 京(31908)
- 财(31701)
- 科学(27271)
- 财经(25530)
- 江(24198)
- 技术(23890)
- 中心(23677)
- 范(23574)
- 经(23564)
- 师范(23340)
- 职业(22684)
- 业大(21818)
- 经济学(21396)
- 所(20984)
- 农(20323)
- 经济学院(19338)
- 财经大学(19276)
- 北京(19170)
- 研究所(19139)
- 基金
- 项目(120218)
- 科学(96296)
- 研究(94988)
- 基金(85767)
- 家(72637)
- 国家(71984)
- 科学基金(64057)
- 社会(58943)
- 社会科(55773)
- 社会科学(55759)
- 教育(49717)
- 省(49365)
- 基金项目(45890)
- 编号(40926)
- 划(40706)
- 自然(40367)
- 自然科(39495)
- 自然科学(39486)
- 自然科学基金(38761)
- 资助(34240)
- 成果(31441)
- 课题(28966)
- 部(27728)
- 重点(27626)
- 创(26535)
- 发(25319)
- 教育部(25122)
- 年(24589)
- 创新(24577)
- 大学(24566)
共检索到23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个体价值观的确立,一般要经历顺应、认同到内化三个阶段。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的基本目标应是内化,为了达到内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把解决价值认同作为基本要求,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从顺应的逻辑起点开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思政课程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春生
本文认为,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凸显行业职业素养培养,合理安排适应对接行业或者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内容,形成教学内容紧贴行业实际,教学过程渗透行业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教学体现行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融入行业实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 思政课 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大光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全新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通过学习和借鉴PBL教学法的有益成分,探索和尝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喻永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认清现实挑战,优化"三个机制",推进"三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华伟
当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企业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提高专业意识,积累企业知识;依据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将现代企业文化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围绕专业特点,选择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以专业为中心,以合作企业为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构建与专业结合的成绩考评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陶文辉
对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课程上的学科中心价值取向、教学上的结构主义教学模式、评价上的知识评价模式等是重要原因,并提出了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水平和取得应有的效果,应进行理性思考并在课程上实现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学上实现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评价上实现知识评价向成长评价转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思政课程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庆云
协同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同样需要多要素的整合协同,树立协同创新观念、建设协同创新队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文章指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在校内实施全员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在校外创立协同创新的"企业德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桂菊
笔者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改革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改革必须要围绕和坚持什么样的方向、思政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应占有什么地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 思政课 改革 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发挥着育人教化重要功能。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给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理论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政治课 教学改革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树立人本理念。必须树立实践理念,注重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壮大高校主流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晓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高职生对思政课重要性和积极现实意义缺乏理性认知,思政课教学未适应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材,与专业课教学未形成协同效应等。解决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可从推行"6S"教学法,实施开放交互教学法,构建"3214"教学模式,创建分专题模块教学形式,应用基于移动APP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着手,增强与专业教学的协同性,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适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翎 熊淑媛 李冬华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认为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入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使教学时空得以拓展与延伸,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两个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晓萍 黄志祥
本文认为,应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以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运行模式变革为突破,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宝云 刘俊富
"经史合参"法是南怀瑾先生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所采用的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红色经典教材。通过对"经史合参"法教学特征的解析,把"经史合参"法的精神和方法引入高职院校的"概论课"教学中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策略重要环节之一的改革与创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教学策略 “经史合参”法 “概论课”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彩云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就业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尝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来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能力素质等综合素质,从而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