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2)
- 2023(10276)
- 2022(8377)
- 2021(7973)
- 2020(6711)
- 2019(15480)
- 2018(15347)
- 2017(30334)
- 2016(15678)
- 2015(17626)
- 2014(17405)
- 2013(16709)
- 2012(14905)
- 2011(12876)
- 2010(12627)
- 2009(11246)
- 2008(10644)
- 2007(8904)
- 2006(7205)
- 2005(6126)
- 学科
- 济(57991)
- 经济(57912)
- 业(47805)
- 管理(45522)
- 企(37140)
- 企业(37140)
- 方法(30854)
- 数学(27965)
- 数学方法(27569)
- 财(17521)
- 农(17284)
- 中国(17104)
- 业经(12793)
- 制(12266)
- 务(11749)
- 财务(11702)
- 财务管理(11675)
- 农业(11507)
- 银(11409)
- 险(11409)
- 银行(11403)
- 保险(11317)
- 贸(11050)
- 贸易(11044)
- 企业财务(11028)
- 易(10815)
- 行(10744)
- 理论(10459)
- 融(9912)
- 金融(9910)
- 机构
- 学院(206827)
- 大学(205267)
- 管理(88082)
- 济(85549)
- 经济(83902)
- 理学(76654)
- 理学院(76015)
- 管理学(74727)
- 管理学院(74346)
- 研究(58055)
- 中国(49180)
- 财(41485)
- 京(40538)
- 财经(33460)
- 科学(32569)
- 经(30757)
- 中心(30174)
- 江(28938)
- 业大(28937)
- 农(28395)
- 经济学(26545)
- 财经大学(25495)
- 所(25346)
- 北京(24632)
- 经济学院(24214)
- 范(23968)
- 师范(23696)
- 经济管理(23632)
- 研究所(23016)
- 商学(22787)
- 基金
- 项目(147631)
- 科学(118307)
- 研究(109873)
- 基金(109790)
- 家(94300)
- 国家(93525)
- 科学基金(83064)
- 社会(71572)
- 社会科(67882)
- 社会科学(67865)
- 基金项目(58388)
- 省(56819)
- 自然(53688)
- 自然科(52552)
- 自然科学(52538)
- 教育(51651)
- 自然科学基金(51593)
- 划(47629)
- 编号(44985)
- 资助(44592)
- 成果(34304)
- 部(33413)
- 重点(32503)
- 创(31825)
- 发(30761)
- 国家社会(30367)
- 创新(29689)
- 教育部(29685)
- 人文(29180)
- 课题(29056)
共检索到288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晓艳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两大焦点问题——延迟退休改革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有机结合,依据养老金的缴纳和发放政策,构筑未来目标期内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的收支精算模型,以确保统筹账户实现收支平衡为依托,宏观审视延退政策。根据国家、企业和个人共担收益和风险的原则,考虑了两种可行的延退场景,即:"男女同时延退"和"女先延男后延",分别获得男性人员、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各自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演变轨迹,并将其拟合为切实可行的"渐进式"延退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益 陆颖
基于精算模型分析养老金全国统筹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统筹政策在短期使财政负担下降100%,长期内不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实施“女先男后”和“男女同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分别使养老保险累计财政负担降低6.68%和34.36%。为有效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和财政负担,应完善全国统筹政策,并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万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金收支 缺口估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仙蜜花
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给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威胁,延长退休年龄是缓解基金支付压力的可行措施之一。构建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设计11种退休年龄方案并测算不同方案对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测算结果发现:延长退休年龄能够延迟养老金出现缺口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金的偿付能力。提出延长男女退休年龄至65岁,重视弹性退休并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金海
当个人账户因空账运行而起不到实际积累作用和适度保障功能的时候,个人账户的潜在风险就将变成客观现实。本文运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两类情景假设对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模式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及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导致实际收益率趋于零,但记账利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单凭记账利率提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会使个人账户的空账情况愈加严重,从而使得政府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债务承诺实际上处于不断累积放大的态势。未来亟待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投资提升实际收益率,通过延迟退休等措施确保较长积累周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婧 粟芳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现实背景,针对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形式,构建了社会统筹部分的收支模型,模拟了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确实能立刻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但随着时间流逝,基金的缺口压力仍会再次出现并逐步提升。故延迟退休政策在长期内无法根本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只是推迟了养老金缺口的形成时间而已。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缓解基金压力。提高投资回报率能在短期内立刻产生效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延迟退休 人口老龄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渭兵
一、个人账户收益率与基金收支不平衡风险当前不少学者认为,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因此具有自我平衡的功能,个人账户的收益率多少不会影响其收支平衡。其实不然,由于我国当前设定的基本养老保险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幸超
通过构建动态精算模型,模拟分析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现行退休政策下,基金将在2041年开始出现累计赤字(基金已全部亏空),到2060年,基金累计赤字达588 909.82亿元;与现行退休政策相比,延迟退休年龄后,基金累计赤字开始出现的时点将推迟6或12年,2060年累计赤字减少至264 259.52亿元或197 542.08亿元。可见,延迟退休在短期内可改善基金的财务运行状况,但从长远来看,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财务危机。建议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辅以优化养老基金政策顶层设计、提高"二孩"生育意愿、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等措施,以缓解城镇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博轶 闫庆悦
本文构建了基于省级层面的人口模型和养老金统筹账户收支模型,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各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收支余额。结果显示:(1)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年度余额和累积余额在未来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在前两个测算时点(2025年和2050年),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结余,而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缺口,到测算期末(2075年),所有省份的养老金均存在缺口;(2)人口省际流动对养老金收支平衡将产生一定影响,人口的净流入使养老金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反之,人口的净流出导致养老金收支恶化;(3)出生率的降低恶化了各省养老金收支状况,且这种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基金缺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李倩 王琦 黄玉娟 聂秀山 刘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收入支出模型,并考虑了延迟退休的影响与年龄结构的关系,引入工龄工资,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限越长,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收支压力的作用越明显,在考虑工龄对工资影响的情况下,延迟退休的效果更佳明显。在延迟退休同等年限下,女性养老金的收支压力依然严峻,因此有必要优先考虑延长女性延迟退休年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高艳平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和发放政策,以延迟退休年龄为研究背景和前提条件,分别构建了城镇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统筹账户收入和支出的精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账户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的减少账户支出:男性工人、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的延退年龄每递增一岁,账户收入分别年均增长0.73%、0.71%和0.10%;账户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20%、2.26%和0.12%。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财务风险短期内会获得释放,但长期来看依然无法摆脱收不抵支的困境。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精算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高艳平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和发放政策,以延迟退休年龄为研究背景和前提条件,分别构建了城镇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统筹账户收入和支出的精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账户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的减少账户支出:男性工人、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的延退年龄每递增一岁,账户收入分别年均增长0.73%、0.71%和0.10%;账户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20%、2.26%和0.12%。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财务风险短期内会获得释放,但长期来看依然无法摆脱收不抵支的困境。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精算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延迟养老金领取年龄,已势在必行。建议自2016年开始采取渐进方案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先女后男,先自选,后强制,分步走。2031年以后统一实行男女65岁和累计缴费35年领取全额基础养老金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推迟全额基础养老金领取年龄,增加养老金缴费年限,早领扣减部分养老金,晚领奖励养老金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王琦 黄玉娟 崔超然 田立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严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影响度指标,对延迟退休制度实施后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作用的现实效果。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影响要小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