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2)
2023(8821)
2022(7467)
2021(7118)
2020(6095)
2019(13995)
2018(13812)
2017(26199)
2016(14084)
2015(15858)
2014(15394)
2013(14919)
2012(13506)
2011(11979)
2010(11448)
2009(10097)
2008(9587)
2007(8071)
2006(6630)
2005(5413)
作者
(40800)
(33752)
(33751)
(31843)
(21443)
(16500)
(15377)
(13493)
(13163)
(11926)
(11745)
(11460)
(10787)
(10569)
(10555)
(10538)
(10320)
(10249)
(9820)
(9779)
(8354)
(8284)
(8128)
(7876)
(7750)
(7604)
(7417)
(7270)
(7004)
(6768)
学科
(54203)
经济(54148)
管理(41419)
(36892)
(30987)
企业(30987)
方法(30305)
数学(27262)
数学方法(26777)
(14005)
(13141)
中国(12562)
(12075)
业经(10771)
(9414)
财务(9371)
财务管理(9346)
(9276)
理论(9081)
农业(8935)
企业财务(8849)
地方(8841)
环境(8823)
(8822)
贸易(8819)
技术(8635)
(8616)
(8192)
资源(7558)
(7339)
机构
大学(191238)
学院(190752)
管理(75808)
(74093)
经济(72649)
理学(66519)
理学院(65852)
管理学(64373)
管理学院(64044)
研究(62447)
中国(46327)
科学(42074)
(40339)
(36251)
业大(32903)
(32132)
(31286)
中心(29966)
研究所(29139)
农业(29127)
(27083)
财经(26647)
(24493)
北京(24379)
(23543)
(23045)
经济学(22855)
师范(22646)
技术(21710)
(21559)
基金
项目(142764)
科学(111705)
基金(104674)
研究(97997)
(94257)
国家(93555)
科学基金(80041)
社会(61369)
社会科(58305)
社会科学(58287)
(55789)
基金项目(55406)
自然(55325)
自然科(53977)
自然科学(53954)
自然科学基金(52971)
(47762)
教育(45531)
资助(43671)
编号(38219)
重点(32611)
(31374)
(30300)
(30135)
成果(28729)
科研(28713)
计划(28418)
创新(28291)
教育部(26386)
大学(26248)
期刊
(70816)
经济(70816)
研究(46125)
学报(36510)
中国(34785)
科学(31558)
(30692)
管理(27855)
大学(26987)
(25732)
学学(25616)
农业(21452)
技术(18752)
教育(17073)
财经(12731)
(12217)
金融(12217)
(12159)
经济研究(11375)
业经(11218)
(10947)
资源(10698)
图书(10483)
业大(9990)
(9893)
统计(9515)
技术经济(9401)
科技(9365)
问题(9352)
理论(8646)
共检索到262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育峰  刘应宗  丰成学  李友权  
农作物秸秆是农区养牛的主要粗饲,秸秆养牛是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文章建立了养牛秸秆资源量和秸秆养牛量计算模型,并以全国为例,得出结论:保守估计,农区3亩地最少可养1头肉牛,9亩地可养1头奶牛。全国18亿亩耕地,可养3亿头肉牛和1亿头奶牛,全国13亿人口,最小4人就拥有1头牛。如果使用氨化、微贮等处理后的秸秆资源,秸秆养牛的规模还可扩大,秸秆养牛的潜力很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济民  张存根  史照林  梁振华  
通过对安徽阜阳地区农户秸秆养牛分类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地目前生产水平和市场价格条件下,平均每户饲养4头左右(其中两头繁殖母牛)较为合理,当精料、氨化秸秆、青贮秸秆的投入比例大体为2:3:5时,其经济效益最为理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存根  史照林  
提要我国秸秆资源量每年有5.6-6亿吨,目前用于饲料的量不超过20%。80年代以来,我国广大农区利用秸秆养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秸秆养牛的经济效益取决于秸秆的来源与成本、秸秆的处理费用、尿素或其他氨源和蛋白质补充饲料的价格、农业生产与技术水平等因素。为此我们提出投入产出比、一头肉牛纯收入和每头日纯收入三项经济效益的测算方法,并运用现有试验结果进行案例验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恒胜  
用氨化秸秆技术发展"节粮型"畜牧生产,从80年代末已在国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利用,并为发展肉牛生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技术、经济以至社会效益方面对用秸秆氨化技术发展反刍动物生产,在持续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美  籍春蕾  邹碧莹  赵言文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为能更好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缓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其进行预测研究是非常之必要的。本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秸秆资源现状及其资源量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并以1990年-2008年历史数据和2009年农作物秸秆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选取理论资源量、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为预测评价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BP-ANN)对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评价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在5%的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在2%左右,预测结果与实际有较高的拟合度,且对数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在未来5年内,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准确评估中国秸秆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省市区不同作物的最新田间秸秆系数评估田间秸秆资源量,确定各作物秸秆热值合理取值折算标煤量,并依据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对各省各作物田间秸秆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中国年均秸秆量为7.35亿t,包括田间秸秆6.46亿t(折标煤量3.41亿t,占总量87.36%)和加工副产物0.89亿t(折标煤量0.50亿t,占总量12.64%)。三大粮食作物是田间秸秆的主要来源,其中水稻田间秸秆为19 865.13万t,折标煤9 177.69万t,占总量26.90%;玉米田间秸秆为14 947.83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黎龙植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为各种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分工也发展起来了。作为种植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代耕户也开始出现。过去,我们只把眼睛盯在机械耕作的服务上,但没有认识这只能是一个比较远期的目标。从近期来看,在我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妥善调整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建春  李荣华  杨香云  张增强  樊志民  
【目的】分析1978-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并估算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数量和地理分布。【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秸秆系数,对中国田间秸秆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同时结合地理信息软件ArcView,对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田间秸秆总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09年全国作物秸秆总量达69 841.92万t;从种植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秸秆类型;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分布基本上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产量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中国的农作物秸秆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左旭  王红彦  王亚静  王磊  景丽  王道龙  
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科学估算与评价我国玉米秸秆产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明确玉米秸秆资源开发潜力,促进秸秆资源充分高效利用。利用文献考证法,从大量研究文献中筛选41篇研究论文中的326个玉米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玉米秸秆资源在"五料化"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玉米秸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草谷比为1.10;2013年中国玉米秸秆产量高达2.403 368亿t,位居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之首,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适宜用于沼气生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伟  
本文介绍了新西兰养牛业生产状况,分析了新西兰养牛业的布局、生产成本及贸易状况,并提出来对中国发展养牛业的几点启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冬生  黄春红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1年的统计资料和数据,筛选出合适的秸秆系数,对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资源的蕴藏量进行定量测算,并对其时空分布利用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全国农作物秸秆总蕴藏量从2002年的59 886×10~4t增加到2011年的74 153×10~4t,年均增加2.38%;2同年度4类秸秆产量分别呈现稻草>玉米桔>麦秸>豆秸趋势;32011年全国秸秆总蕴藏量中,稻草27%、麦秸19%、玉米桔27%、甘蔗桔7%、油菜桔5%、豆秸4%、棉柴3%、花生桔2%、其他秸秆6%;中南29%、华东24%、东北16%、西南12%、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颖  何志刚  韩瑛祚  刘慧屿  宫亮  肖劲松  董环  
本研究以辽宁省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花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估算不同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9年辽宁省不同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前期震荡平稳、后期升高的趋势,玉米、水稻、花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大豆呈整体下降趋势,2019年秸秆资源量达到4101万t,其中秸秆资源量最大的作物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花生;2019年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2330万t,降低碳排放量780.0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其中:肥料化利用量530万t,占比22.7%;饲料化利用量812万t,占比34.8%;燃料化利用量89万t,占比38.2%;基料化利用量28万t,占比1.2%;原料化利用量70万t,占比3.1%。因此,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辽宁省肥料减施增效、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广  吕立涛  李淑芬  
近年来养牛业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牛场的发展所伴生的粪便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牛粪直接堆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牛粪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辽中县为例,对养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