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0)
- 2023(12541)
- 2022(11140)
- 2021(10556)
- 2020(8787)
- 2019(20387)
- 2018(20141)
- 2017(39417)
- 2016(21070)
- 2015(23719)
- 2014(23391)
- 2013(22812)
- 2012(20569)
- 2011(18340)
- 2010(17863)
- 2009(15832)
- 2008(14865)
- 2007(12411)
- 2006(10481)
- 2005(8540)
- 学科
- 济(81723)
- 经济(81633)
- 管理(61860)
- 业(57920)
- 企(49173)
- 企业(49173)
- 方法(42679)
- 数学(37410)
- 数学方法(36892)
- 农(21041)
- 财(20360)
- 中国(19525)
- 业经(18177)
- 学(17929)
- 地方(15592)
- 技术(14498)
- 理论(14249)
- 农业(14234)
- 贸(14057)
- 贸易(14052)
- 易(13647)
- 务(13622)
- 财务(13554)
- 财务管理(13526)
- 和(13456)
- 环境(12826)
- 企业财务(12825)
- 制(12268)
- 划(11775)
- 教育(10410)
- 机构
- 大学(289678)
- 学院(287833)
- 管理(121551)
- 济(111641)
- 经济(109298)
- 理学(107281)
- 理学院(106197)
- 管理学(104261)
- 管理学院(103749)
- 研究(88736)
- 中国(63284)
- 京(59831)
- 科学(56314)
- 财(48498)
- 业大(43969)
- 农(42557)
- 所(42119)
- 中心(41059)
- 财经(40671)
- 研究所(39011)
- 江(38659)
- 范(37975)
- 师范(37638)
- 经(37238)
- 北京(36725)
- 农业(33353)
- 经济学(33049)
- 院(32951)
- 州(31930)
- 经济管理(31078)
- 基金
- 项目(211582)
- 科学(167332)
- 基金(154821)
- 研究(154724)
- 家(134217)
- 国家(133134)
- 科学基金(116052)
- 社会(97207)
- 社会科(92182)
- 社会科学(92158)
- 基金项目(83359)
- 省(82228)
- 自然(76725)
- 自然科(74983)
- 自然科学(74965)
- 自然科学基金(73589)
- 教育(71400)
- 划(69231)
- 编号(63562)
- 资助(63053)
- 成果(49649)
- 部(46636)
- 重点(46548)
- 创(44438)
- 发(44066)
- 课题(41991)
- 创新(41379)
- 科研(40797)
- 教育部(40440)
- 大学(39848)
- 期刊
- 济(111053)
- 经济(111053)
- 研究(78492)
- 中国(45775)
- 学报(44822)
- 管理(42434)
- 科学(41554)
- 农(37332)
- 财(35942)
- 大学(34592)
- 学学(32459)
- 教育(30926)
- 农业(26618)
- 技术(26212)
- 业经(19173)
- 财经(18753)
- 融(18355)
- 金融(18355)
- 经济研究(17598)
- 图书(17259)
- 经(15890)
- 科技(14749)
- 问题(14577)
- 理论(14449)
- 技术经济(13866)
- 实践(13525)
- 践(13525)
- 业(13116)
- 版(13107)
- 情报(13067)
共检索到38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娟 刘东华 刘宇
色彩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社会礼制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全面探析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发展、思想流变及其文化内涵,对弘扬传统色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明清时期的四本典籍文本为语料,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进行明清时期色彩知识探究的研究方法,通过实体标注、实体关系抽取、色彩演变分析、色彩与社会阶层关系探究4个部分的研究,探索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文化内涵。与传统方法相比,文章通过量化的方式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特征;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进一步发现明清时期色彩等级随着政治、经济、染色工艺等的变化,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分析结果得到历史学、艺术学相关研究资料的佐证,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梦成 林立涛 齐月 黄水清 王东波 刘浏
[目的/意义]挖掘和组织先秦典籍中的植物知识,构建先秦典籍植物知识图谱,对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社会和生活状态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先秦典籍中植物词进行详尽标注与计量分析;基于条件随机场(CRF)和多种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古汉语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比较分析各模型性能以确定最优模型;设计面向知识图谱的古汉语植物知识组织模式。[结果/结论]基于古汉语预训练语言模型SikuRoBERTa构建的古汉语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性能最优,调和平均值达85.44%,为基于实体的植物知识挖掘提供了有效方法;所构建的先秦典籍植物知识图谱可实现对先秦典籍中植物实体及其关联知识的聚合与可视化呈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曰芬 宋爽 熊铭辉
从应用出发,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共现分析在文本知识挖掘中的主要作用,提出基于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内外关联的文本知识挖掘的三种应用思路,研究利用共现分析挖掘文本知识的一般应用流程,并分析适用对象范围、适用的研究目标及应用的优缺点。
关键词:
共现分析 文本挖掘 知识挖掘 方法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浩 马静 朱恒民 姚静
本文旨在以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展现防务快讯文本挖掘下的挖掘结果,为情报工作者获取知识提供方便。当前,文本挖掘的可视化展现在方法和技术上都是一个难点,本文尝试在文本挖掘系统中引入SOM神经网络算法,该方法在知识可视化方面效果比较突出,配合国防词汇本体非常清晰的层次结构,能够很好地将文本挖掘系统采集到的防务信息聚合成有序的知识并以色块图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聚类结果准确,可视化展示界面简单明了,方便用户了解热点问题、获取知识,便于支持决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秋 冷伏海
文本挖掘是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核心。本文将文本挖掘的过程细化为从文献源到初始文献集子过程,从初始文献集到中间词集子过程,从中间词集到关联词集子过程。并对每一个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文本挖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
知识发现 文本挖掘 非相关文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温有奎 温浩 乔晓东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文献信息检索的速度和多类型数据聚类问题,但检索的对象还不能直接进入文献内容的事实知识,因而难以实现智能化的科技文献大数据知识的问题快速回答和推荐服务功能,由此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文献信息浏览方式越来越增加了科技人员获取创新点知识的时间和负担。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科技文献的数据模型是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结构,二是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不支持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结构。这两点制约了科技文献大数据成果与用户问题智能化和自动化回答服务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科技文献大数据创新点成果的智能挖掘和知识服务研究,首先利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对科技文献进行创新点成果挖掘,其次建立创新点成果语义知识库,最后建立基于语义知识库的智能推理机的问题答案服务系统,以此探索科技文献大数据服务的浏览模型向问题回答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本挖掘 智能问答 语义推理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邹涛 黄源 张福炎
基于 Internet 的信息挖掘是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新课题。本文介绍了网络信息挖掘的概念,并给出了在 World Wide Web 上针对文本信息进行信息挖掘的算法和步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马晓雯 喻雪寒 艾毓茜 李章超 高丹
[目的/意义]事件自动识别抽取是当前典籍主题挖掘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其中事件触发词的识别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探索古代典籍中事件触发词自动识别和分类的通用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模型对动词进行主题聚类,归纳典籍事件触发动词的分类体系;并依据聚类结果与分类体系,初步构建触发动词的种子词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对种子词集进行扩展,构建典籍事件触发词语义数据集。在实验阶段,以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为例,对分类体系构建和种子词集扩展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典籍事件触发词识别方法可行有效,据此构建的事件触发词集具有较高可信度,未来可进一步扩大实验的样本数量及范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琰 陈磊 赵乃瑄
[目的/意义]为帮助高校师生充分利用网络招聘信息,提出基于大数据量网络招聘文本挖掘的课程知识模型及其自动构建方法。[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包含"岗位-课程-知识点"的三级课程知识模型,利用自然语言文本挖掘技术实现课程知识点模型的自动构建,并通过实验对其构建过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方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高校和学生提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关键词:
网络招聘文本 课程知识模型 文本挖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立新 楚林 王忠义 石义金 李京蔚
为了帮助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上的就业信息资源,化解就业知识供需不对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专业-岗位-知识点"的就业知识需求关系,并通过实验对其构建过程进行验证和分析。具体过程是通过对网络上与就业相关的文本进行挖掘,经过中文分词和语词标注,提取专业、岗位和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专业-岗位"、"岗位-知识点"的关系集合,最后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现。本文通过实验证明"专业-岗位-知识点"的就业知识需求关系的构建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在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为高校和学生提供教学和学习参考,以应对市场的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曰芬 宋爽 卢宁 朱烨
共现分析是将各种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是支撑知识挖掘和知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能够体现信息的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共同构成了文本知识关联揭示和知识挖掘的基础。探索了共现分析方法在基于空间分析、时间分布和内外关联映射的文本知识挖掘中的应用。图8。参考文献13。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金龙 许鑫
概述数字人文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现状,指出文本挖掘方法是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与趋势。在综述文本挖掘在数字人文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基础上,重点介绍欧美发达国家文本挖掘应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实践,以期为我国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与范式的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本挖掘 数字人文 人文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涛
将领域本体学习的任务与中文文本挖掘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文本挖掘的中文领域本体学习模型,从领域文本库构建、领域概念学习、概念间关系学习、本体表示和本体评价五个方面研究该模型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
文本挖掘 领域本体 本体学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阮光册
为弥补改进传统Web文本挖掘方法缺乏对文本语义理解的不足,采用本体与Web文本挖掘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文本挖掘方法。首先创建Web文本的本体结构,然后引入领域本体"概念-概念"相似度矩阵,并就概念间关系识别进行描述,最后给出Web文本挖掘的实现方法,发现Web文本信息的内涵。实验中以网络媒体报道为例,通过文本挖掘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本体 Web文本挖掘 领域本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尧清 何思奇 林平
[目的/意义]政府新闻文本作为政府部门发布的重要信息之一,能有效解释政府政策与政府行为,体现政府态度,基于新闻文本挖掘的政府态度自动识别研究有助于情报人员快速了解政府态度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路径,对情报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在评价理论和模糊限制语的基础上构建领域态度极性词典与模糊限制语词典,以美国白宫网站的新闻文本作为实验数据集,采用基于word2vec的态度匹配算法,对新闻文本中蕴含的政府态度极性与态度强硬程度进行自动识别,最后进行模型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结论]政府态度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将文本挖掘技术引入政府态度识别研究有利于拓宽该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升决策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