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3)
2023(13778)
2022(11679)
2021(11045)
2020(9623)
2019(22215)
2018(22243)
2017(42024)
2016(23069)
2015(26429)
2014(26496)
2013(25741)
2012(23796)
2011(21205)
2010(21504)
2009(19806)
2008(19827)
2007(18213)
2006(15576)
2005(13611)
作者
(66081)
(55444)
(55318)
(52853)
(35031)
(26680)
(25303)
(21813)
(20892)
(20022)
(18951)
(18634)
(17541)
(17304)
(17251)
(17120)
(16901)
(16310)
(16014)
(15924)
(13758)
(13735)
(13675)
(12775)
(12508)
(12473)
(12392)
(12391)
(11325)
(11093)
学科
(93299)
经济(93208)
管理(65537)
(60915)
(50093)
企业(50093)
方法(45508)
数学(40355)
数学方法(39649)
(25707)
中国(25349)
(24696)
(19590)
地方(18980)
业经(18857)
农业(16989)
(16624)
(16234)
贸易(16225)
理论(16033)
(15730)
(15487)
财务(15413)
财务管理(15374)
企业财务(14543)
(14538)
技术(14521)
(13964)
银行(13935)
(13241)
机构
大学(323869)
学院(321782)
(125884)
管理(123398)
经济(122999)
理学(105827)
研究(105696)
理学院(104655)
管理学(102155)
管理学院(101574)
中国(81254)
(68715)
科学(66928)
(59664)
(54523)
(53586)
中心(50916)
(50041)
业大(49224)
研究所(48466)
财经(46725)
(43667)
北京(43333)
师范(43224)
农业(42609)
(42277)
(40138)
(38485)
经济学(37805)
技术(35950)
基金
项目(215125)
科学(168817)
研究(156944)
基金(154023)
(134266)
国家(133167)
科学基金(114295)
社会(96120)
社会科(91000)
社会科学(90972)
(86107)
基金项目(81085)
自然(75572)
教育(74917)
自然科(73828)
自然科学(73805)
自然科学基金(72431)
(72355)
编号(64866)
资助(64342)
成果(53871)
重点(49093)
(47134)
课题(45700)
(45617)
(45027)
科研(41977)
创新(41932)
大学(41110)
教育部(40274)
期刊
(136268)
经济(136268)
研究(92224)
中国(67592)
学报(51080)
(48365)
(48224)
科学(45935)
管理(45558)
教育(42482)
大学(39286)
学学(35895)
农业(32420)
技术(31640)
(27467)
金融(27467)
财经(22772)
业经(22324)
经济研究(21195)
图书(20046)
(19543)
问题(18340)
(17892)
统计(17853)
技术经济(16550)
(16107)
科技(15902)
(15841)
理论(15094)
(14554)
共检索到483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玲芝   朱军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群体,建设高校在首轮建设成效评价中遴选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代表该群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高水平,以此为样本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效果、存在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在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样本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367个典型案例呈现的研究型大学群体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多主体合作为主,形式多样;成果转化的应用单位以非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为主,呈现多元化趋势;成果转化的产业流向以制造业为首,聚集度明显;成果转化效益表现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种样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专业支持不足、科技成果向企业开放共享力度不够、服务产业的流向分布不平衡及综合效益表现薄弱等。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整体升级,提升校企协同效能,拓展辐射带动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是未来值得借鉴的改进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涛  林德明  丁堃  康旭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有效制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问题,以36所“双一流”高校为例,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出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治理体系下的高校激励政策评价研究框架,应用PMC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样本高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普遍在发挥政策引导、激发激励对象转化动力等方面较为完善,但在创新激励措施组合、激励治理的全流程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强。建议高校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多元化的激励组合机制,优化激励实施路径,提升行为治理、权利治理、风险治理、能力治理和协同治理“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治理效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公民  吕京芹  王仰东  武勇杰  
以2009~2017年"双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进而构建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于"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受到前期转化效率、人才质量、经费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及法律法规的正向影响;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于"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人才、经费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树旺  谭芳玲  李琳  
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以长江经济带的2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核密度估计、托宾(Tobit)模型等方法测算其2014—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阶段、分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拉动,并呈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价值创造”阶段递减的趋势,基础研究阶段与应用研究阶段的效率值逐渐提高,但科技价值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逐渐降低;(2)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高校的效率较中上游地区高校存在更明显的两级或多级分化态势;(3)效率影响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高校科研人员素质在各阶段的影响正向显著,产业结构在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在基础研究阶段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内高校要重视理论性研究成果向应用性成果转化、提高纯技术效率,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重视人力资本,并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袭梅琴  任立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无形资产确认、定价等系列复杂的业务内容。由于科技成果时效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明显,在科技成果转换业务的账面反映、转化收益的使用、处置和分配、科技成果许可、专利权与非专利技术作价入股、科技人员奖励等相关内容的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疑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该问题重点就相关准则和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实际案例形式加以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媚  王梦婷  陈程  
利用广东省及国家2017、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披露的统计数据,从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和转化方式构成以及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比分析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存在问题。结果发现:产学研合作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占比高,广度和深度均领先于全国,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已成为产学研合作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科研人员对离岗创业大多持保守态度,但积极参与创设和参股新公司,将创新资源布局及技术服务触角从成果转化链条前端向后端延伸。同时,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高质量可转化成果供给不足、作价投资转化方式占比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基于分析结果,从绩效评价机制改革、赋权改革、专业机构建设和全流程管理、专业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加大步伐,使其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寒   李正风   张凤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下提出的现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于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具有深刻意义。在新发展阶段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研和扎根分析,构建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因素模型,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高质量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水平国际科学合作、卓越创新文化建设6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履行其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杏利  鞠建伟  宋敏霞  赵慧清  
本文从三步七点法的角度对查新过程进行剖析。其中,三个环节为:了解项目,提炼查新点;检索对比分析文献;新颖性判断与结论撰写。七个关键点为:确定创新形式;明确项目查新目的;总结技术特征,确定查新点;制定检索策略;检索文献分析比较;把握新颖性的判断原则;对查新点新颖性逐条判断,撰写查新结论。最后结合两个查新案例,重点对农业科技项目创新形式、查新目的、新颖性判断和结论撰写进行论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全国1000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参与者的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估计5个影响因素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科技成果中试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转化服务能力"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有显著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蓝文婷  布莱恩·麦考尔  
分析近十年来美国前50名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模式后发现,美国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来源与大学排名关联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之间互相弥补,共同支撑,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中美两国高校经费收入特征差异较大,我国应继续保持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金投入,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多渠道筹资,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在多渠道筹资过程中,"双一流"建设高校需将发展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并重视问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继志  张向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历程与成效,发现当前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许可转让、自办实体、委托开发、作价入股、创办科技园等模式;分析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科技成果水平总体不高、产学研互动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导向与激励不足等问题,借鉴介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提出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明确导向与激励、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等促进此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龙  陈廷柱  
学科发展规划是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核心部分和精华所在。对两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案例分析表明:学科发展规划是学科发展战略的历史映射和细致呈现;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兼有精心设计与紧急应变的特征,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以组织支持和项目引导为突出特点,学科发展规划的评估以结果导向和持续追踪为主要特色;考察学科发展规划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检视规划背后的战略思维、控制强度、逻辑遵循、共识程度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浩  尤玉军  马吉骁  
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举世瞩目。本文总结了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启示: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共同发力,树立新理念;加强政策研究,在政策法规层面营造新环境;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在中介、网络平台、学校内部机制等方面打造新组织构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京  王德成  李海斌  吴波  
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体为视角,分析各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归纳提出大型企业、产业联盟、标准化专业机构和高新技术区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路径。此外,针对高校和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典型路径这一问题,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今后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