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7)
2023(15723)
2022(13652)
2021(12715)
2020(10572)
2019(24636)
2018(24123)
2017(46216)
2016(25116)
2015(28186)
2014(27999)
2013(27279)
2012(24938)
2011(21982)
2010(21507)
2009(19311)
2008(18281)
2007(15620)
2006(13323)
2005(10983)
作者
(69631)
(58086)
(57335)
(54916)
(37089)
(28017)
(26441)
(23024)
(22145)
(20446)
(20120)
(19403)
(18295)
(18052)
(18030)
(17567)
(17489)
(17084)
(16755)
(16604)
(14287)
(14034)
(13917)
(13308)
(12901)
(12817)
(12777)
(12658)
(11694)
(11632)
学科
(98729)
经济(98630)
管理(71712)
(66843)
(55607)
企业(55607)
方法(49747)
数学(43847)
数学方法(43172)
(26305)
(24905)
中国(23966)
业经(22156)
地方(21800)
(20669)
农业(18004)
(16616)
财务(16539)
财务管理(16501)
(16430)
贸易(16418)
理论(16286)
(15868)
环境(15617)
企业财务(15599)
技术(15556)
(15332)
(15123)
(13499)
(12315)
机构
大学(342473)
学院(341028)
管理(140148)
(130111)
经济(127216)
理学(122824)
理学院(121488)
管理学(119061)
管理学院(118456)
研究(107629)
中国(79012)
(72401)
科学(69234)
(57984)
(54033)
业大(53237)
(51871)
中心(51334)
(48203)
财经(47874)
研究所(47824)
(45614)
师范(45197)
北京(44907)
(43624)
农业(42338)
(41134)
(40377)
经济学(38496)
师范大学(36754)
基金
项目(248533)
科学(195440)
研究(180083)
基金(180074)
(156823)
国家(155559)
科学基金(134938)
社会(112743)
社会科(106884)
社会科学(106856)
(97371)
基金项目(96234)
自然(89411)
自然科(87344)
自然科学(87325)
自然科学基金(85696)
教育(83334)
(82070)
资助(74438)
编号(74017)
成果(57968)
重点(55095)
(54213)
(52080)
(51356)
课题(49953)
科研(47986)
创新(47914)
教育部(46532)
大学(46365)
期刊
(131850)
经济(131850)
研究(93172)
中国(61074)
学报(54550)
科学(49411)
管理(48065)
(47235)
(44125)
大学(41550)
学学(38759)
教育(38075)
农业(33502)
技术(31994)
(23517)
金融(23517)
业经(22750)
财经(21584)
经济研究(20676)
图书(20644)
(18287)
统计(17615)
(17444)
问题(17421)
资源(16769)
科技(16693)
技术经济(16670)
理论(16438)
(16075)
(15919)
共检索到475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邱小倩  胡月明  朱阿兴  郭玉彬  沈晓文  
研究目的:从数据项之间关联关系的角度切入,探索一种新的耕地数据质量检错方法,以期更有效地提高耕地数据库的质量。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寻找耕地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计算这些关联关系的发生频率,从中提取低频发生的关联关系作为检测规则(关联规则),最后利用这些关联规则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记录(包含或符合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记录为错误记录)。研究结果:(1)该方法有能力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可以做到有效提高耕地参评数据库的正确性;(2)经计算,与耕地领域现有的传统数据检错方法相比,同等条件下该方法可将检错效率提高11倍,甚至更多;(3)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库迅速挖掘关联规则,灵活地应对不同的耕地数据库和层出不穷的错误类型。研究结论:基于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库质量检测方法高效、便捷,为耕地领域现有的数据检错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可以在地学领域广泛应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完善相应评定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小平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应用现有统计资料进行县级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具体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扬中市的耕地进行了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琳娜  宋金平  
基于2004年SPOT多光谱影像、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等,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开展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采用RS技术,从SPOT多光谱影像中提取耕地质量评价因子,如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水分状况、土壤退化状况等不同信息的NDVI、DVI、RVI,结合坡度信息、土地利用程度等,构建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构建评价模型,旨在开展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即墨市耕地质量普遍较好。研究将该市耕地分为六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月  赖笑娟  
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2006年及2007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2008年安全等级为Ⅳ。研究结论:BP神经网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探索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张晓露  何尹杰  
[目的]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农村耕地不可避免被大量占用,如果能将耕地的多功能性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则可以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有效保护耕地。[方法]以广州市为例,把耕地功能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项,选取粮食产量等10个指标构建耕地功能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GIS技术为辅,同时穿插计量学等方法,对广州市农村耕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近25年来,广州市耕地生产功能不断下降,从0. 480下降到0. 140,减幅较大;生态功能波动不大,从0. 070减少到0. 064,比较平缓;社会功能持续上升,从0. 032增加到0. 384,增幅明显。[结论]广州市的耕地功能综合得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耕地生产功能为主转向社会功能为主,经济、人口以及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功能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广州市耕地功能进行评价分析能够丰富特大城市耕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揭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功能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凡雨  邱孟龙  刘黎明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的耕地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进行耕地质量管理绩效定量评价并诊断其障碍因子对提高耕地质量管理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能、环境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针对绩效考核的耕地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陕西彬州市义门镇为案例区,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管理绩效水平,探讨耕地质量管理绩效水平的主导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案例区的耕地质量管理绩效包括中等与良好水平,分别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88.54%和11.46%。产能绩效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耕作条件绩效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质量绩效水平良好,环境绩效整体中等,大部分耕地生态绩效处于良好水平。影响耕地质量管理绩效的障碍度由高到低是产能绩效、环境绩效、生态绩效;二级指标中最大的障碍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重金属次之。按照构建的耕地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满足考核目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树辉  
耕地是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土地,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通常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等,通过耕地质量影响因子的分析并建立衡量耕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对耕地逆转趋势的早期预警与耕地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是非常必要的。从耕地质量状态、利用效率和耕地压力3个方面入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湖南省浏阳市耕地肥力的众多因素因子进行了取舍,并综合考虑地块区位、交通条件等状态因素,建立了耕地质量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地块上作物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来自外界环境的耕地质量压力建立了基于地块尺度上的县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对各指标因子的选取与量化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以湖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丹  王海玫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江苏省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标准,启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该文采用因素法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划分了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结论表明:(1)土壤类型、微地貌类型、农田基本设施、人为因素、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耕地质量等别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土壤类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异起基础作用;(2)与上一轮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相比,江都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利用质量等别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旧规程评价参数变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国虎  许芳  董慧  
本体检错推理在本体形式化汉语言的描述逻辑基础上,运用Tableau算法对本体的概念层次,声明的实例以及实例间复杂的语义关系进行检测,以保证本体库结构的逻辑一致性和知识描述的正确性。以国共合作领域本体库为例,探讨了本体检错推理的逻辑基础及Tableau算法的原理,分析本体检错推理的内容,并采用描述逻辑推理接口协议DIG集成描述逻辑推理引擎Racer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域本体检错推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嘉慧  吴克宁  单阿丽  
[目的]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是加强我国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依据,探讨科学有效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河南省温县为例,基于已有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参照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从指标数据更新、指标体系变更及评价参数调整三个方面出发,设计4种方法对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进行检验与更新,通过对比检验结果探讨各方案的合理性,提出影响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4种方法中,方法三更能实现对已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合理性进行检验的目的,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更能体现分等因素选取原则,且该方法检验更新后的等别状况更能体现研究区耕地质量实际状况。[结论]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确实存在历史遗留误差,对其进行检验与更新对于开展更加精细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原始数据现势性不足,指标体系适用性不够,有待进一步更新调整,以提高评价成果准确性;三调调整的评价参数在各评价区域中是否普遍适用,有待进一步确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忠  陈建华  
【目的】以量化研究的思路,定量评估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质量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参照,以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及使用者归属感,为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贡献力量。【方法】以城市公园建设成果较丰的广州市为例,选定天河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语义分析(SD)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结合其需求需要,对公园景观建设质量进行相应评判。制定了包含观赏性、游憩功能、安全性、空间组织、生态环境、社会功能共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形成一定的科学评判依据。【结果】1)6个评价方向权重排序如下:观赏性0.223>游憩功能0.213>生态环境0.189>生态环境0.185>安全性0.177>社会功能0.109>空间组织0.089。2)由SD法得出天河公园的20项二级指标得分位于“正向”,区间范围为[0.960,1.360],平均分为1.171分。3)将AHP权重计算结果与SD法所得评分结合最终得出天河公园景观质量总体评分为1.138分,整体评分处于“较好”至“非常好”区间,评分较高。【结论】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满足游人的游赏需求及对于自然环境体验感受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满足游人追求美的感受、良好的游憩社交体验是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广州市天河公园建设时间相对较早,公园面积较大,植被覆盖度极高,景观多样,可达性较高,但因该公园建设时间较早,建筑风格及内部部分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应根据公园特色进行设计更新以满足游人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亭   郝蓓   范俞茹  
教育设施的供需均衡性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类型,综合人口空间化和小学可达性分析结果,对小学教育设施的供需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增城区小学可达性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各镇街可达性差异较大;车行可达性自南向北圈层递减,步行可达性点状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车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匹配较均衡,基本符合“核心-边缘”空间分布规律;步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失衡严重且单中心集聚特征显著,增城区小学教育设施存在一定的空间错配现象。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小学教育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应从区际均衡、校际均衡及政策保障多角度出发,采取差异化配置策略,以应对未来学龄人口就学的不同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焕龙  董家华  曾思远  房科靖  
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物质流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物质流分析评价指标——强度和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对物质流的约束、调控和反馈作用,采用输入输出强度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环境经济系统的IPAT分析等,研究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方法,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生产力的进步,物质输入强度有所下降,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物质消费的增长导致输出的增加;区域废弃物排放量仍有一定的增加,但单位GDP物质利用量得到明显降低,单位GDP废弃物输出量也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