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5)
- 2023(12552)
- 2022(11178)
- 2021(10533)
- 2020(8811)
- 2019(20557)
- 2018(20298)
- 2017(39960)
- 2016(21367)
- 2015(23985)
- 2014(23879)
- 2013(23203)
- 2012(21003)
- 2011(18607)
- 2010(18135)
- 2009(16177)
- 2008(15164)
- 2007(12588)
- 2006(10569)
- 2005(8643)
- 学科
- 济(84070)
- 经济(83984)
- 管理(61161)
- 业(57874)
- 企(48476)
- 企业(48476)
- 方法(42943)
- 数学(37984)
- 数学方法(37456)
- 农(21801)
- 财(20802)
- 中国(19411)
- 学(19053)
- 业经(17915)
- 地方(15903)
- 农业(14679)
- 贸(13915)
- 贸易(13910)
- 务(13898)
- 理论(13829)
- 财务(13829)
- 财务管理(13801)
- 技术(13517)
- 易(13503)
- 环境(13267)
- 和(13244)
- 企业财务(13089)
- 制(12514)
- 划(11507)
- 银(10194)
- 机构
- 大学(292269)
- 学院(291144)
- 管理(122443)
- 济(112689)
- 经济(110286)
- 理学(108029)
- 理学院(106903)
- 管理学(104897)
- 管理学院(104383)
- 研究(90417)
- 中国(65259)
- 京(60828)
- 科学(57942)
- 财(48942)
- 业大(46001)
- 农(45752)
- 所(43313)
- 中心(42169)
- 财经(41105)
- 研究所(40138)
- 江(39383)
- 范(37722)
- 经(37680)
- 师范(37359)
- 北京(37273)
- 农业(36044)
- 院(33758)
- 经济学(33417)
- 州(32330)
- 经济管理(31333)
- 基金
- 项目(214507)
- 科学(169325)
- 基金(156885)
- 研究(155427)
- 家(136642)
- 国家(135561)
- 科学基金(117821)
- 社会(97543)
- 社会科(92462)
- 社会科学(92437)
- 基金项目(84489)
- 省(83564)
- 自然(78565)
- 自然科(76757)
- 自然科学(76739)
- 自然科学基金(75316)
- 教育(71637)
- 划(70514)
- 资助(64029)
- 编号(63751)
- 成果(49131)
- 重点(47414)
- 部(47301)
- 创(44893)
- 发(44795)
- 课题(42373)
- 创新(41835)
- 科研(41492)
- 教育部(40690)
- 大学(40234)
- 期刊
- 济(112005)
- 经济(112005)
- 研究(77804)
- 中国(49312)
- 学报(46030)
- 科学(43151)
- 管理(42130)
- 农(40516)
- 财(36338)
- 大学(35118)
- 学学(33157)
- 教育(29848)
- 农业(28786)
- 技术(26120)
- 业经(19685)
- 财经(18781)
- 融(18428)
- 金融(18428)
- 经济研究(17585)
- 经(15898)
- 图书(15817)
- 问题(14931)
- 科技(14549)
- 理论(14149)
- 资源(14126)
- 业(14109)
- 技术经济(13726)
- 版(13386)
- 实践(13226)
- 践(13226)
共检索到39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李满春 陈振杰 李谦 黄秋昊 石志宽
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联动耦合关系,建立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提出在ArcGIS支持下,基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实现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选择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结点河北省廊坊市为实证研究区,开展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实证研究,并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廊坊市土地利用策略,以期为区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希望对研究区以至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研究主要结论和建议: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是进行土地利用导向分区行之有效的方法,分区结果能基本反映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际情况;研究提出的矩阵构建思路以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瑞 朱道林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转换规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吕钢 陈佑启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陈佑启 姚艳敏 石淑芹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爱萍
本文是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调查(详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全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已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西安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艳红 刘威
文章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参与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相关课题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岗位能力为基准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以岗位环境为依据营造学生学习环境;将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体系相结合,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制定能力目标等级矩阵,结合学生个体实施差异化教学。
关键词:
能力矩阵 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雨彤 陈荣蓉 杨朝现 信桂新 周佳松
[目的]川中传统农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破碎而多样,通过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对引导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精准实施差别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选取四川盆地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区交界处的重庆市荣昌区为例,选用土地利用总体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地类区位意义等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1)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齐全,以种植用地和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整体功能较强。各村土地利用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辐射效应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中部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以建设用地为主,呈现出多种用地类型相间分布的特点;中西部和西南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较高,种植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东北部及南部生态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呈现出种植用地、生态用地交错的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低。(2)依据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规律和研究区资源禀赋差异,研究区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农旅综合开发、特色种养发展、生态林果培育4大主导功能区。[结论]针对土地利用条件复杂多样的川中传统农区,通过精准识别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其研究思路和结果,可为新时期川中传统农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彧 李江风 徐佳
以1996年和2009年两期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省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产生核心影响的是林地、草地以及耕地之间的剧烈变化;湖北省整体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局部存在结构性问题;2鄂西三大区及幕阜山地区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武汉地区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力恢复水域和林地,取得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而保耕地的任务则基本转嫁于鄂中地区以及桐柏-大别山地区,其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或增长微弱;3湖北省东西四大山地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武汉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彦 赵小敏 欧名豪
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实现空间有序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环鄱阳湖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在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协调主体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洁璇 陈振杰 李满春 姜朋辉 骈宇哲
空间关联规则可在海量空间数据中挖掘出空间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空间依赖、因果或共生的模式。将空间关联规则方法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中,以浙江省桐庐县2004~2009年的两种典型地类变化(城镇用地的转入、耕地的转出)为例,结合GIS的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整体情况,再采用经典Apriori算法挖掘这两种典型地类变化与其周边邻接的地类变化间的关联性规律。研究表明:(1)桐庐县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城镇化进程以及其作为特色发展的生态建设;(2)城镇用地的发展主要依靠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转型,表现为集中连片的扩展方式,且城镇用地与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祥旭 梅昀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原理探讨新形势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思路,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广西柳城县为例,通过对基本区划单元的耦合关系评价,得到土地开发利用指数和土地保护指数在空间上的组合,并据此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使各区划单元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得到较好的匹配。研究结论:分区方案及结果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引导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保护 耦合关系 功能分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勇 任志远 樊新生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土地有序利用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县区为基本单元,从土地资源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关联指数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格局分析,采用两者耦合研究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进行了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值具有较强的集中与分异特征,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互斥性,社会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市辖区和邻近郊县,部分地级市的中心市区也相对较高,资源环境热点区域主
关键词:
土地分区 综合评价 类型划分 中原城市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晨晓 孟庆香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归纳对比法,专题图叠加法,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划分出5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和20个功能亚区。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框架下,对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可实现对区域土地利用的调控。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土地利用 功能分区 许昌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蕾 钟菲 章明
研究目的:为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科学地划分土地利用分区,有效落实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研究方法:综合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由产业功能区与用途管制片构成的两级分区体系,初步确定分区类型,提出公众参与式分区方法。研究结论:两级分区类型体系既能服务村域产业发展,又能与上一级土地规划相衔接,有利于实现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的一体化;公众参与式分区有利于提高公众认可程度,保障分区方案顺利实施,促进村内民主化、透明化、科学化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构建。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区 村级 类型体系 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红燕 谭永忠 王庆日 陈佳 余振国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分区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