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2)
- 2023(17132)
- 2022(14841)
- 2021(14064)
- 2020(11827)
- 2019(27285)
- 2018(26999)
- 2017(52115)
- 2016(28238)
- 2015(32031)
- 2014(32268)
- 2013(31548)
- 2012(28943)
- 2011(26246)
- 2010(26318)
- 2009(24321)
- 2008(23459)
- 2007(20821)
- 2006(18480)
- 2005(16204)
- 学科
- 济(112727)
- 经济(112514)
- 管理(82328)
- 业(74996)
- 企(62501)
- 企业(62501)
- 方法(52069)
- 数学(44394)
- 数学方法(43789)
- 中国(32603)
- 农(30582)
- 财(28808)
- 学(25748)
- 业经(25262)
- 制(23834)
- 地方(23815)
- 理论(20612)
- 贸(19940)
- 贸易(19929)
- 农业(19735)
- 和(19538)
- 易(19360)
- 银(18156)
- 银行(18113)
- 技术(17976)
- 行(17327)
- 融(17104)
- 金融(17095)
- 环境(17003)
- 务(17000)
- 机构
- 大学(407095)
- 学院(403417)
- 管理(158857)
- 济(158146)
- 经济(154569)
- 理学(137393)
- 理学院(135849)
- 管理学(133319)
- 研究(133306)
- 管理学院(132578)
- 中国(99083)
- 京(86685)
- 科学(83267)
- 财(75439)
- 所(66193)
- 农(62566)
- 中心(60736)
- 研究所(60250)
- 财经(60215)
- 业大(59133)
- 江(58834)
- 范(55319)
- 师范(54775)
- 北京(54664)
- 经(54644)
- 农业(48969)
- 院(48841)
- 州(47699)
- 经济学(47683)
- 财经大学(44843)
- 基金
- 项目(275298)
- 科学(216719)
- 研究(202586)
- 基金(199339)
- 家(173391)
- 国家(171980)
- 科学基金(147632)
- 社会(127700)
- 社会科(120308)
- 社会科学(120274)
- 省(106960)
- 基金项目(105675)
- 自然(95584)
- 教育(94159)
- 自然科(93327)
- 自然科学(93301)
- 自然科学基金(91587)
- 划(90724)
- 编号(83818)
- 资助(81648)
- 成果(68774)
- 重点(61489)
- 部(60985)
- 发(58159)
- 课题(57525)
- 创(56833)
- 创新(53019)
- 科研(52505)
- 教育部(52341)
- 国家社会(51964)
- 期刊
- 济(172687)
- 经济(172687)
- 研究(118887)
- 中国(77751)
- 学报(64215)
- 科学(59056)
- 管理(58473)
- 财(56407)
- 农(56225)
- 教育(49493)
- 大学(49102)
- 学学(45798)
- 农业(38654)
- 技术(35860)
- 融(33377)
- 金融(33377)
- 财经(29269)
- 业经(28849)
- 经济研究(27239)
- 经(25011)
- 图书(23558)
- 问题(23054)
- 理论(19820)
- 科技(19467)
- 版(18881)
- 技术经济(18853)
- 业(18772)
- 实践(18095)
- 践(18095)
- 商业(17965)
共检索到58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逯万辉
研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知识扩散网络和路径,可以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群体中心度指标,基于文献的引证关系和共被引网络对不同学科的网络位置进行了测度,探析了以共被引网络群体中心度为测量指标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交叉与知识扩散状况。结果表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知识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且对各学科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对经济学、心理学对教育学和体育学、哲学对政治学、环境科学对人文地理学等也有较强的知识扩散能力。
关键词:
群体中心度 学科交叉 知识扩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岳增慧 许海云
[目的 /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扩散与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出一种量化指标测度与知识语义信息挖掘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扩散过程探测方法,以期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扩散研究范式与方法,为学科知识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方法 /过程]在经典量化指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学科知识语义信息,对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学科知识扩散数量及主题特征;建立学科知识扩散Logistic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以社会网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其扩散过程符合幂率分布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苏金燕
[目的 /意义]分析各学科领域文献使用情况,可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和针对人才、机构等方面的科学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过程]以我国大陆地区主办的751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数据来源,以这些期刊在2004-2013年发表的131万篇论文为样本,以样本论文中著录的1 282万条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对各学科文献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图书(34.03%)是使用率最高的文献类型,期刊使用率(33.95%)略低于图书使用率,其他类型文献使用率为32.02%。从学科角度看,人文学科学者偏爱使用图书,社会科学学者偏爱期刊,报纸和学位论文的使用学科差异性较小。从...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文献使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镇涛 毛进 操玉杰 李纲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扩散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知识扩散是充分发挥知识价值的重要过程,从微观层面理解知识扩散的规律对促进知识利用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科学文献为例,文章基于知识模因的微观层面,采用知识模因识别方法从文献中提取出知识模因来表征知识单元,并基于文献引证网络构建各知识模因的扩散级联网络,计算分析扩散级联网络的基础特征及其特征分布情况,以考察不同知识模因在学科领域内的扩散模式。[结果/结论]医学信息学领域内发现了四种典型的知识模因扩散模式:单起源型、多起源—独立型、多起源—迭代型、多起源—融合型。此外,通过对级联网络的各项属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呈现无标度性,医学信息学领域极少数的知识模因获得了大量的传播资源,领域内的研究集中于被少数知识模因所代表的研究方向上,而领域内各研究方向的生命周期长度则相对差异较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星 谭旻 余小萍 闫现洋 叶鹰
以CNKI收录的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8,805,762条引文记录为基础数据,构建82个文科领域的引文网络,用于定量刻画我国文科领域的知识扩散,并将其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的部分领域是重要的知识源;在知识扩散的核心—边缘结构中,2/3的核心节点来源于经济管理学科;图书情报学是15个核心文科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活力。图3。表2。参考文献50。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引文网络 知识扩散 h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张培 成颖 柯青
相较于期刊论文,对图书被引影响因素的探究不足。文章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图书和作者的特征对图书被引的影响。研究发现:书名长度、有无丛书项、所属学科、出版地和出版社等特征对图书被引有显著影响,有无英文书名的影响不显著;作者人数、机构类别、机构所在地、基金资助对图书被引存在显著影响;10个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的R2徘徊于0.2左右,显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书名是学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概括主旨、吸引读者等要务。本文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2844册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书名中有无标点符号、标号与点号、标点组合、符号的数量以及标题句式等特征对被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纯文字的书名,在书名中合理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提升图书的影响力;书名仅包含点号或者同时包含点号和标号的图书被引较高;未发现标点符号数量对图书被引的显著影响;带有冒号的标题能够增加图书的被引;顿号也可以让图书获得更高的引用;书名中仅包含书名号时,其被引较低;复合式标题的图书比非复合式标题的图书具有更高的被引。
关键词:
CBKCI 标点符号 图书被引 线性回归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开滨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戴亦舒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样本文献来源,针对近10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信息服务的研究论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遵循主题词或关键词抽取、构造共词矩阵、数据分析三个步骤,研究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结果,从而探究近10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涛 HENNEMANN Stefan LIEFNER Ingo 李丹丹
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杨中华 张志清
科研合作网络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扩散途径。以netscience网络的最大联通分支为研究数据集,统计给出基本拓扑特征,在R环境下调用Igraph对知识源在网络不同中心性位置下的知识扩散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研究得出知识源的位置对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由此提出从知识源中心性选择来促进知识扩散效率这一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介数中心的最终知识存量和知识扩散充分程度最高,但度中心的知识时效性更具优势。知识难度越大,不同位置知识源下的知识扩散差异越大,知识源中心性选择对于知识扩散的效率提高越重要。科研合作网络在
关键词:
科研合作网络 中心性 知识扩散 复杂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红 宫秀双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消费者的社会网络位置如何影响其对社会影响的易感性。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与点度中心度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消费者相比,点度中心度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此外,与中介中心度低的消费者相比,中介中心度高(占据网络结构优势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规范性影响和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朵
论述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组建、管理模式及使用情况,CASHL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并针对系统的建设与服务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