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1)
- 2023(19227)
- 2022(16251)
- 2021(15664)
- 2020(12751)
- 2019(29804)
- 2018(29811)
- 2017(55286)
- 2016(30776)
- 2015(34912)
- 2014(35531)
- 2013(33887)
- 2012(30979)
- 2011(27689)
- 2010(28018)
- 2009(24772)
- 2008(24396)
- 2007(21514)
- 2006(18574)
- 2005(16202)
- 学科
- 济(111882)
- 经济(111744)
- 管理(85552)
- 业(81678)
- 企(67351)
- 企业(67351)
- 方法(53710)
- 数学(46114)
- 数学方法(45243)
- 中国(34348)
- 农(33260)
- 财(28869)
- 学(26380)
- 教育(26171)
- 业经(26007)
- 理论(25937)
- 农业(23027)
- 地方(22971)
- 技术(22545)
- 制(19316)
- 贸(18904)
- 贸易(18889)
- 和(18408)
- 务(18384)
- 易(18286)
- 财务(18283)
- 财务管理(18236)
- 企业财务(17139)
- 环境(16969)
- 教学(16964)
- 机构
- 大学(422763)
- 学院(420335)
- 管理(161658)
- 济(153600)
- 经济(149723)
- 理学(140019)
- 理学院(138375)
- 管理学(135363)
- 研究(135098)
- 管理学院(134577)
- 中国(96578)
- 京(91124)
- 科学(85009)
- 财(71607)
- 所(66802)
- 范(65341)
- 师范(64799)
- 农(63662)
- 江(63588)
- 中心(62296)
- 业大(61821)
- 研究所(60741)
- 北京(57898)
- 财经(57294)
- 师范大学(52367)
- 经(52030)
- 州(51919)
- 技术(51038)
- 院(49603)
- 农业(49395)
- 基金
- 项目(286073)
- 科学(224955)
- 研究(215757)
- 基金(202325)
- 家(174815)
- 国家(173190)
- 科学基金(149162)
- 社会(131421)
- 社会科(124156)
- 社会科学(124123)
- 省(114315)
- 教育(106706)
- 基金项目(106659)
- 划(96670)
- 自然(96468)
- 自然科(94185)
- 自然科学(94166)
- 自然科学基金(92413)
- 编号(91863)
- 资助(83682)
- 成果(76163)
- 课题(65509)
- 重点(64938)
- 部(63418)
- 发(60974)
- 创(59838)
- 项目编号(56108)
- 创新(55548)
- 教育部(55138)
- 大学(54642)
- 期刊
- 济(166018)
- 经济(166018)
- 研究(125919)
- 中国(89983)
- 教育(81049)
- 学报(64856)
- 科学(59163)
- 管理(58755)
- 农(57349)
- 财(56730)
- 大学(50674)
- 学学(45847)
- 技术(45840)
- 农业(39902)
- 融(29659)
- 金融(29659)
- 业经(28237)
- 财经(27015)
- 图书(25935)
- 经济研究(25492)
- 经(23145)
- 职业(22860)
- 问题(21266)
- 业(21146)
- 科技(20836)
- 技术经济(20535)
- 版(20343)
- 坛(19264)
- 论坛(19264)
- 理论(18645)
共检索到61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永莲 周璇 王朔
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村地区发展有紧密联系的教育主体,因其具有普惠性的特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在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精准扶贫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二者具有双向利益共生的关系。基于共生理论,文章构建了"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在"双向并进"的指引下,围绕"双轮驱动",推动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清
将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联系起来,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必然要求。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本专业培养对象的主要职业岗位面向、企业生产流程、行业及区域特征、产学研结合等外界因素,还要考虑学生规模、教学规律、技能训练、能力迁移等教育因素,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内部规划和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小芬
本文介绍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农场+公司"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专家)指导,阶段考核、联产计分(酬)"的24字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
畜牧兽医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与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立生
现代学徒制作为密切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及主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对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提出政策建议和改进完善的保障措施: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各方权益;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设立专项基金,提高多方参与热情;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体氛围。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求
高职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教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金泉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在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晓刚
本文在介绍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模式,系统地提出了联合职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总结了联合职业培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关键词:
联合职业培训中心 定岗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振华
介绍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模式实施的条件,并介绍了该模式在实现企业、学校、社会、学生多方共赢等方面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飞铭 舒良荣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馨苓 潘建林
为提升创业教育成效,"专业+创业"已成为各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模式。高职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可以提升专业教育内涵,增强创业教育竞争力。高职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受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因素影响,内在因素包括专业教育、学生个体等;外部因素包括政府、企业、家庭等。高职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核心在于转变培养观念与教学体系,凸显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生态需求。高职"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构建在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创业"的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模式,融合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多元合作平台,促进校地产教深度融合。结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就其"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关键词:
高职本科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文杰 张小丽 何振杰 李小棱
学徒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培养制度,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实际,以合作共赢为基础,逐步建立了制度保障,实现了教学资源校企共享、教学过程校企共管、"双导师"共同育人的合作模式。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实施过程注重岗位工作能力训练,"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生产过程 探索历程 实践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综合性高职院校特点,结合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探索了"三融四层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综合性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精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路径选择——基于四川实践探索
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
与中国铁路同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探索之路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诊改赋能人才高质量培养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例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版专业目录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