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7)
2023(10489)
2022(8725)
2021(8467)
2020(6809)
2019(16014)
2018(15882)
2017(28369)
2016(16356)
2015(18748)
2014(18728)
2013(16928)
2012(15352)
2011(13807)
2010(13658)
2009(11402)
2008(10863)
2007(9453)
2006(7938)
2005(6451)
作者
(39448)
(33013)
(32955)
(31435)
(20947)
(15776)
(15056)
(12983)
(12895)
(11790)
(11378)
(10944)
(10498)
(10311)
(10083)
(10081)
(10020)
(9849)
(9572)
(9452)
(8270)
(8012)
(7973)
(7720)
(7414)
(7404)
(7404)
(7248)
(6625)
(6504)
学科
(53394)
经济(53347)
管理(39548)
(34695)
(29042)
企业(29042)
方法(27628)
数学(24071)
数学方法(23668)
教育(23341)
中国(21037)
理论(16504)
(14882)
(13796)
教学(12151)
(12104)
业经(11973)
地方(10277)
技术(10172)
农业(9765)
(8708)
(8417)
财务(8374)
财务管理(8359)
(8284)
(8183)
贸易(8180)
环境(7985)
企业财务(7947)
(7944)
机构
大学(207722)
学院(204832)
管理(75391)
(74031)
经济(72282)
理学(65938)
研究(65352)
理学院(65186)
管理学(63784)
管理学院(63368)
(43957)
中国(41380)
科学(37923)
(37621)
师范(37356)
教育(35925)
(34018)
(31023)
师范大学(30497)
中心(30423)
(29339)
技术(28573)
业大(27871)
财经(27772)
北京(27474)
研究所(26891)
(26881)
职业(25812)
(25600)
(24667)
基金
项目(143356)
研究(115458)
科学(115100)
基金(99675)
(84903)
国家(83999)
科学基金(73267)
社会(70169)
社会科(66161)
社会科学(66146)
教育(64218)
(59031)
基金项目(52471)
(50895)
编号(50308)
自然(45369)
自然科(44318)
自然科学(44308)
自然科学基金(43470)
成果(41830)
资助(39680)
课题(38274)
重点(34236)
(33942)
(32045)
(31711)
(31464)
教育部(30646)
规划(30400)
项目编号(30289)
期刊
(73674)
经济(73674)
教育(65760)
研究(65555)
中国(50085)
学报(27656)
管理(27304)
(26858)
技术(26785)
科学(24890)
大学(23634)
(23172)
学学(20264)
职业(19370)
农业(16352)
财经(13815)
技术教育(12843)
职业技术(12843)
职业技术教育(12843)
(12012)
业经(12009)
(11787)
金融(11787)
经济研究(11049)
图书(11020)
(10887)
论坛(10887)
(10186)
问题(9585)
(8930)
共检索到29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永久  
文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建设存在的共生度不高、共生界面单一、共生模式低效、共生环境不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共生系统,需要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共生度;发挥市场机制和技术规范作用,完善共生界面;推动系统进化到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优化共生模式;打造正向激励和支持系统,改善共生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文清  
现代职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构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教育理念、生源质量、中高职衔接不畅、地方普通高校转型以及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问题,在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间架设起多座畅通的桥梁,构建"中—专—本""中—本—硕"和"专—本—硕"贯通衔接模式,以形成"中高本硕"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各级各类职教生的个人成长与终身化学习提供路径和平台,同时制定"中高本硕"衔接的专业目录、设定连贯的"中高本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中高本硕"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贯通培养的评价机制,以确保"立交桥"的运行通畅与有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林德  刘国军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造就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必须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理顺相互间的衔接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在学制结构、招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建立中高职的衔接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高考升学的唯一性导致了我国高考升学的激烈竞争,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几乎将高考作为改变个人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中考的升学竞争也是高考竞争在初中阶段的反映。目前高考体制下,应试教育做到极致,有教育者观念局限,更有指挥棒所迫,其弊端是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的培养,对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产生不利影响。构建立交桥式升学体制,打破高考升学的唯一性,通过顶层设计,构架升学立交桥,即在既有高考体制下,建立完善各类教育学分互认体系和评审机制,建立高等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沟通衔接机制,实现各类学校学生公平有序流动,缓解高考压力,拓宽升学途径和成才机会,逐步扭转应试教育局面,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提供土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入选理由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培养目标衔接、培养目标及规格分类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职业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子云  蒋国平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永莲  周璇  王朔  
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村地区发展有紧密联系的教育主体,因其具有普惠性的特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在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精准扶贫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二者具有双向利益共生的关系。基于共生理论,文章构建了"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在"双向并进"的指引下,围绕"双轮驱动",推动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丽洁  
全球化时代对培养具有"全球化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挑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罗斯·温兹(Ruth Vinz)教授提出了"全球化能力"理论,并从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四个维度建构"全球化能力"理论框架,目前已经建立全球学习联盟。无独有偶,UNESCO和OECD等重要国际组织也在最近两年的报告和宣言中倡议各国关注全球化时代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文章结合"全球化能力"理论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不能再拘泥于本土化发展,应树立对学生全球化能力培养的思路和策略:目标应当指向具有持续性发展的复合型全球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偕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创新,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本文从法律、政策、行业协会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课程体现高等教育属性;专业课程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直接对接实际需求。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构建完备的教材体系,实施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教与学的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杰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只有在国家相关制度的支持下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办法,高职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分析了其制度运行机制,研究了运行中的问题,总结了应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兴会  孙天航  连晓庆  
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面对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校内外合作主体意愿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深入分析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共生体系,提出构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生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玲  肖凤翔  
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事实出发,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得相关数据,集中分析企业自身属性对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的行业类型、所有制形式、实际规模、发展阶段影响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为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应结合企业自身属性在权利赋予、动力激发、增强能力、院校拉动以及机制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移化、知识结构复合化、技术素养实践化等新特征。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卓越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应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为基础,从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以教学内容变革为依托,实施"专度"与"广度"相协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教学方式变革为重点,构建"教、学、做"融通开放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