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3)
2023(10658)
2022(9045)
2021(8583)
2020(6990)
2019(16160)
2018(15849)
2017(30409)
2016(15874)
2015(17684)
2014(17203)
2013(16487)
2012(14906)
2011(12987)
2010(12424)
2009(10779)
2008(9927)
2007(8030)
2006(6545)
2005(5374)
作者
(40685)
(34586)
(34302)
(32569)
(21922)
(16681)
(15432)
(13433)
(13314)
(12035)
(11907)
(11501)
(10802)
(10783)
(10386)
(10258)
(10037)
(10036)
(9935)
(9638)
(8167)
(8057)
(8038)
(7993)
(7803)
(7752)
(7329)
(7266)
(6844)
(6698)
学科
(64039)
经济(63982)
管理(42387)
(39699)
(32406)
企业(32406)
方法(30368)
数学(26676)
数学方法(26282)
(18124)
地方(16725)
(15375)
中国(14394)
业经(14134)
农业(12450)
(12217)
理论(11266)
(11141)
贸易(11135)
(10743)
环境(10128)
(9651)
(9574)
财务(9539)
财务管理(9517)
(9435)
技术(9231)
企业财务(8943)
(8164)
地方经济(7932)
机构
学院(208601)
大学(206601)
管理(83040)
(82989)
经济(81328)
理学(73143)
理学院(72336)
管理学(70972)
管理学院(70570)
研究(63555)
中国(47197)
(41611)
科学(39311)
(36716)
中心(31348)
业大(31328)
(31037)
财经(30303)
(29389)
(28672)
(28229)
师范(27948)
(27741)
研究所(26541)
经济学(25948)
北京(24676)
(24456)
农业(24228)
经济学院(23598)
(23308)
基金
项目(154514)
科学(122577)
研究(114000)
基金(112613)
(97717)
国家(96917)
科学基金(84872)
社会(72636)
社会科(68810)
社会科学(68795)
(61285)
基金项目(60978)
自然(55503)
自然科(54134)
自然科学(54119)
自然科学基金(53087)
教育(52954)
(50797)
编号(46271)
资助(44328)
重点(34952)
成果(34859)
(33726)
(33726)
(33063)
课题(31142)
创新(30850)
国家社会(30265)
科研(30009)
大学(29629)
期刊
(84465)
经济(84465)
研究(54612)
中国(33824)
学报(30121)
(29119)
管理(29059)
科学(28385)
(27281)
大学(24216)
学学(22932)
教育(21208)
技术(20135)
农业(19051)
(14793)
金融(14793)
业经(14666)
财经(14192)
经济研究(12896)
(12193)
资源(11627)
问题(11612)
(9968)
(9922)
科技(9760)
图书(9381)
(9360)
理论(9245)
财会(9151)
现代(9085)
共检索到285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晓  蔡嘉  
水景在住区规划中发挥着改善微气候、景观空间构成、休闲娱乐、提高住区品质及经济价值的作用,是北方住区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元素。通过青龙湖住区规划的实例分析,在设计中引入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通过规划构思布局、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将自然水景、人工水景和住区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旨在创造出人、建筑、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羽佳  李文  王敬仪  
通过实测哈尔滨市五分钟生活圈高层居住区中9处典型水景周边100处测点的微气候,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三类微气候因子实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住区水景对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权重小,不予考虑;住区水景对温度影响权重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面积、建筑朝向、方位、驳岸形式和布局;水景设计对温度的影响有:(1)面积是影响温度的首要因素;(2)于主导风向上风向且周边为南北向建筑的公共空间布置水景可降低温度;(3)自然式驳岸能更好地降低温度;(4)分散式布局能更好地降低温度;(5)挺水植物和水池喷泉可不同程度降低亲水空间温度。在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影响微气候的水景表现形式是设计的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江  郭道夷  赵继龙  
根据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不同,住区可分为在他组织驱动下产生的统一建造住区和在自组织驱动下产生的自助建造住区两类。前者具有被动、同质、批量化等特征,而后者则更多倾向于主动、自发、多元化。为实现他组织与自组织协同共生,需探究两者的复合作用在空间系统演化中形成的动力机制,建立多重匹配关系和多源开放体系。以印度印多尔市的阿兰若住区为例,从由政府和开发者决策的住区结构规划、用地布局规划以及由住户决策的住房建筑设计三个层面,分析其从住区规划到住房设计的生成过程,提炼形塑住区空间的他组织规则和自组织规则,旨在构建一种住区开放设计模式和面向操作层面的开放设计方法,以协同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权益并合理引导我国住区形态演化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韶瑶  鲁娜  龚卓  唐成君  
从住区开放到向住区融合,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住区环境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以长沙市三个有代表性的住区为案例,运用空间句法计算其路网和公共活动空间整合度、智能度、人流界面比较值和可理解度四项指标。并依据四项指标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函数关系,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印证其计算结果,由此得出不同路网结构对四项指标的影响机理。进而以社区自组织发展和智能化监管趋势为视角对住区公共空间的交通、商业、景观、监管四方面提出开放策略。以期为路网整合度较高区域有效开放和将路网整合度较低区域智能监管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推动住区开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聚  姜乖妮  王苗  
对住区边界空间的忽视,已经引起了诸多城市问题。针对目前住区边界空间现状,结合其内涵、类型及要素,提出了优化原则,并以现状问题最突出的围墙边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洁  黄嘉欣  周婕  牛强  魏伟  彭阳  
步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在当今规划中正重新受到关注。研究基于多维理论视角,从主体人的需求层面科学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综合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进而对武汉市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老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改善优化和新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建设等提供支持,也为城市的管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泓,顾朝林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淮海经济区区域背景和旅游竞合条件,对跨行政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燕  陈帆  孙楠  李婵娜  刘晓霞  王茜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住区逐渐向城市边缘区偏移,"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束缚住区居民出行的瓶颈问题。以银川市为例,基于"时间知觉"视角,对住区"最后一公里"范围内的设施建设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居民活动规律及活动心理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居民的心理时间感知对"最后一公里"距离认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最后一公里"范围内设施及环境的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小平  王妍婷  
针对城市住区环境照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安典型住区室外环境照明的问卷调查和照度测试,分析了水平照度、均匀度及最小半柱面照度的规律,并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照明标准和国内照明设计标准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城市住区照明标准建议值,进而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防止光污染及照明整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住区室外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贤金  蔡龙  陆一  张卫健  叶忱  
文章分析了区域人类住区环境系统构成结构 ,构建了江苏省城市人类住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 ,最后提出了江苏省城市人类住区环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丽君  柯谨  
建设生态住区是居住区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专项内容之一。江西九江市满庭春MOMΛ是生态住区可持续环境建设的经典。分析了满庭春MOMΛ节约用地的总体布局和各种生态技术在住区中的运用,重点介绍了它所采用的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集热系统、百分百渗透性铺设、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景观水质保持技术等一系列生态技术,塑造一个科技节约型的生态住区,为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彪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环境质量堪忧,风环境的改善可有效地促进空气污染物的扩散降减和抑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文章通过城市住区形态参数化研究和CFD模拟来研究风环境和街区形态的耦合关系。选取了北京市10种典型的住区进行城市形态参数化归纳,通过数值模拟,对各组模型在均一化来风初始条件下的不同高度平面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2m高度低风速区占比等风环境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影响近地面(<20m)风环境的重要的城市形态参数。论文有助于揭示街区形态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规律,提出的基于风环境的住区形态规划设计建议,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街区形态以促进近地面高度的空气污染物降减,为未来城市住区营造良好通风环境提供规划建议和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雅  唐贤巩  
以长沙月湖公园中心水景区夜景观为例,探讨城市中心水景区夜景观设计需要把握的诸要素,以实地考察结果为依据,对长沙月湖公园中心水景区不同场所景观元素的灯光布置形式及夜景观的营造效果进行了分析;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功能性、美学性、科学性和文化性等方面对长沙月湖公园中心水景区夜景观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芦旭  雷振东  王子亮  朱双雨  周钰博  
基于乡土景观安全的视角,通过对黄土沟壑区传统聚菏场地形态的分析研究,挖掘整理该(区域传统聚落场地营建经验。针对该区域新型农村住(区场地建设提出技术应对策略,并在地处豫西黄土沟壑区内的三门峡市高庙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相关设计实践。希望通过景观干预的手段协调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住区建设与乡土景观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景观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为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智  刘文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共生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