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6)
- 2023(16522)
- 2022(14128)
- 2021(13238)
- 2020(10924)
- 2019(25258)
- 2018(25002)
- 2017(47781)
- 2016(25959)
- 2015(29267)
- 2014(29472)
- 2013(28536)
- 2012(26180)
- 2011(23528)
- 2010(23168)
- 2009(20874)
- 2008(20162)
- 2007(17688)
- 2006(15242)
- 2005(12813)
- 学科
- 济(103852)
- 经济(103736)
- 管理(73157)
- 业(65623)
- 企(54629)
- 企业(54629)
- 方法(47638)
- 数学(40982)
- 数学方法(40425)
- 农(27974)
- 中国(27337)
- 财(25028)
- 地方(24827)
- 学(23719)
- 业经(23019)
- 理论(19290)
- 农业(18636)
- 制(18183)
- 和(17098)
- 环境(16577)
- 贸(16132)
- 贸易(16126)
- 技术(15565)
- 易(15550)
- 务(15312)
- 财务(15225)
- 财务管理(15192)
- 融(14569)
- 银(14566)
- 金融(14560)
- 机构
- 大学(359927)
- 学院(358971)
- 管理(141806)
- 济(137169)
- 经济(134034)
- 理学(123356)
- 理学院(121941)
- 管理学(119543)
- 管理学院(118892)
- 研究(118463)
- 中国(86597)
- 京(77054)
- 科学(76049)
- 财(62554)
- 农(58884)
- 所(58326)
- 业大(55433)
- 中心(54701)
- 研究所(53595)
- 江(52418)
- 财经(50440)
- 范(49404)
- 师范(48874)
- 北京(48067)
- 经(46027)
- 农业(45996)
- 院(44279)
- 州(42780)
- 经济学(41070)
- 技术(40001)
- 基金
- 项目(255365)
- 科学(200361)
- 研究(186494)
- 基金(183454)
- 家(160352)
- 国家(159038)
- 科学基金(136745)
- 社会(115778)
- 社会科(109511)
- 社会科学(109484)
- 省(100660)
- 基金项目(97732)
- 自然(89839)
- 自然科(87691)
- 自然科学(87667)
- 教育(86899)
- 自然科学基金(86016)
- 划(84961)
- 编号(76979)
- 资助(74954)
- 成果(61662)
- 重点(57534)
- 部(55621)
- 发(54432)
- 课题(53454)
- 创(52988)
- 创新(49424)
- 科研(48917)
- 大学(47527)
- 教育部(47526)
- 期刊
- 济(147335)
- 经济(147335)
- 研究(101899)
- 中国(69242)
- 学报(59558)
- 科学(53403)
- 农(52865)
- 管理(50792)
- 财(47143)
- 教育(46008)
- 大学(45191)
- 学学(42286)
- 农业(36748)
- 技术(33400)
- 融(26861)
- 金融(26861)
- 业经(24916)
- 财经(23962)
- 经济研究(22854)
- 图书(20599)
- 经(20481)
- 问题(19319)
- 业(18203)
- 科技(17612)
- 版(17332)
- 理论(16866)
- 资源(16731)
- 技术经济(16327)
- 实践(15549)
- 践(15549)
共检索到515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慧媛 顾甲
共生的本质是在复杂性、动态性与异质性之间寻求一种持续的均衡状态,体现了系统演化、社会进步与组织发展的基本趋势、逻辑事实与价值取向。运用共生理论来阐释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当前,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共生单元尚未形成多元协同、共生模式尚未实现一体化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尚未提供足够制度支撑。据此提出共生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完善多元协同共治机制;建立一体化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环境,提升共生效能。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明 丁洪宾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市域产教联合体包括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要共生单元;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模式存在多种类型,对称性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是最理想的模式;共生环境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市域产教联合体面临着共生单元协作不畅、共生模式不够理想、共生环境建设薄弱等挑战,应通过发挥多主体引导力量、提高各主体协作质量、提升社会认同和支持等举措统筹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盼盼 马君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发现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各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体心理失衡、客观条件制约、地方政策缺失和集体认同不强。因此,要以激励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满意度,以投入激发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参与度,以政策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政府统筹力,以宣传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社会认同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姜媛 安冬平
基于任务型组织理论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助推就业创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具有任务导向性、开放合作性和灵活适应性的基本特征。然而,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任务型组织的建设中还面临着组织身份的合法性危机、权力运作的困境、资源配置的难题以及治理机构的不健全等挑战。因此,需要完善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认证,建立权责分明资源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并且定期对其进行周期化评估使之不断改进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新留 曹留成
新时代市域产教联合体兼具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功能,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新路径。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机制、产教资源的集聚机制、人才培养的共育机制、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和保障条件的优化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要目标。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建设,应健全联合管理体制、共建共享产教资源、推进联合育人进程、实行实体化运作和建立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海云 任聪敏
基于产业园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是深化产教融合基本战略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来看,产业园区由经济区域向综合区域的转变,使得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有了多元共生、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依托产业园区,实现政校企地域空间、制度空间的深度融合,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升级、构建融合模式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目标;扎根地方所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水平、构建多元治理体制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勇军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产教资源、组织治理、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及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原则,发现各参与主体在工作实施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同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施策略,从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多重视角 协同推进 产教联合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光铭 张继河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由政府、园区、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领域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执行存在困境,如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体系存在“政策真空”、生产者网络行动主体之间“联而不合”、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行动主体参与“力不从心”、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行为主体权责“泾渭不明”。摆脱市域产教联合体执行困境,需要填充“政策真空”,健全政策网络体系;强化利益融合,打造联合共同体;提高参与效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明晰权责边界,确保行动一致性。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政策网络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晓伟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两翼”之一,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职教人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载体。基于政府统筹下的学校、企业和产业园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针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联而不合”的风险,探究运行机制的构建目标和策略。研究发现,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校企双方在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时能获得更高的总收益;合理分配产教融合总收益,恰当地体现学校的贡献,满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激励产业园区发挥聚合作用。据此提出,突出产业园区基础地位,构建产教协同机制;明晰合作方式和成果认定,构建分配补偿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炎炎 方益权 池春阳 刘海明
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形成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行动主体创新互动、人才共培、成果同享的共生空间,完善校政企协同“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机制,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应以产业园区为基础,以价值共创、多元共生、文化共塑为原则,形成主体共识、实现多元治理、推动联合协同,打造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多主体共同成长、边界突破、场景驱动的异质行动者产教融合新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园区为载体、以市域为赛道、以省域为基座,通过实体化运行和合作性治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制度安排。园区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发展逻辑,为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了重要机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链式思维,市域产教联合体探索的是一种集群性创新。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应更加注重模式性创新,而非简单的机构增生。建构市域产教联合体应坚持行动导向,处理好设计与实施的关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内源性动力。在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过程中,政府组织不是先知和预言家,更不能成为保姆和管家,其合适的角色定位不是划桨、包办,而是掌舵、主持人和召集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涂凯迪 李伟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性产教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从政策起点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旨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促进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周期人才培养范式;聚合区域产教资源,建立产教科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当前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面临的顶层设计薄弱、体制机制滞后、资源整合乏力、治理体系不全等现实难点,探索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破解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设计,落实联合体建设的政策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联合体建设的管理框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联合体建设的协同联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联合体建设的治理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海芬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趋势,以一体化理念赋能传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市域政、行、企、校协同互动而形成的一种产教发展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具有发展理念一体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特色市域化和运作方式实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基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有利于打造产教发展“一个平台”,推进“三教融合”“四链衔接”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均衡共同体利益、探索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注重数智化的赋能及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市域产教联合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阳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组织。产业转型发展、治理机制深入改革和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是市域产教联合体产生的三大诱因。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纵向维度的分工细化与横向维度的合作深化,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内部化。根据联合体内部主体间的合作纽带、法人地位、经营权分配与资产所属关系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划分为紧密型联合体、松散型联合体及混合型联合体三种理想类型,这一分类可以为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适当的分析概念。驱动机制、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分别是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核心、关键、基础和保障。未来,应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联合体的科技创新作用,助力市域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多元产教融合组织协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兰代巧 姜丽娜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以全国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市域产教联合体呈现“东部远高于西部和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资源—主体—环境”涵盖的7个要素均不能单独构成市域产教联合体空间高集聚的必要条件;市域产教联合体空间高集聚主要有企业主体驱动型、企业—技术驱动型、技术—创新驱动型、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型四条路径。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建设,需要统筹推进,特色发展,着力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建设;全面优化,协同促进,积极营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新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