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2)
- 2023(18985)
- 2022(16251)
- 2021(15220)
- 2020(12391)
- 2019(28589)
- 2018(28435)
- 2017(54304)
- 2016(29299)
- 2015(32902)
- 2014(32842)
- 2013(32360)
- 2012(29987)
- 2011(27108)
- 2010(27103)
- 2009(24710)
- 2008(23808)
- 2007(20959)
- 2006(18586)
- 2005(16303)
- 学科
- 济(123869)
- 经济(123737)
- 业(82880)
- 管理(77811)
- 企(59619)
- 企业(59619)
- 农(52840)
- 方法(50500)
- 数学(43539)
- 数学方法(42952)
- 农业(35187)
- 中国(34668)
- 地方(31508)
- 业经(30870)
- 财(27265)
- 学(25850)
- 制(22262)
- 贸(20817)
- 贸易(20801)
- 易(20098)
- 理论(19639)
- 环境(19268)
- 技术(19030)
- 发(18712)
- 银(18523)
- 银行(18475)
- 和(18331)
- 融(17728)
- 金融(17725)
- 行(17720)
- 机构
- 学院(412280)
- 大学(409648)
- 济(164321)
- 管理(161721)
- 经济(160651)
- 研究(140279)
- 理学(139949)
- 理学院(138385)
- 管理学(135861)
- 管理学院(135138)
- 中国(105419)
- 科学(88067)
- 京(87321)
- 农(81230)
- 财(72770)
- 所(69914)
- 业大(66292)
- 中心(65171)
- 研究所(63724)
- 农业(62244)
- 江(61696)
- 财经(57826)
- 范(57060)
- 师范(56525)
- 北京(54648)
- 经(52765)
- 院(50874)
- 州(50218)
- 经济学(48317)
- 师范大学(45479)
- 基金
- 项目(284305)
- 科学(223232)
- 研究(209533)
- 基金(204203)
- 家(177708)
- 国家(176142)
- 科学基金(151354)
- 社会(131490)
- 社会科(124173)
- 社会科学(124139)
- 省(113208)
- 基金项目(109030)
- 自然(97702)
- 教育(95384)
- 自然科(95367)
- 自然科学(95342)
- 划(93716)
- 自然科学基金(93590)
- 编号(87211)
- 资助(82576)
- 成果(69732)
- 发(64007)
- 重点(63696)
- 部(61950)
- 课题(59621)
- 创(58817)
- 创新(54827)
- 科研(53878)
- 国家社会(53598)
- 教育部(52731)
- 期刊
- 济(187162)
- 经济(187162)
- 研究(119656)
- 中国(83039)
- 农(80665)
- 学报(66640)
- 科学(61782)
- 管理(56656)
- 农业(55019)
- 财(53782)
- 大学(51351)
- 学学(48346)
- 教育(47900)
- 融(37630)
- 金融(37630)
- 技术(37048)
- 业经(35926)
- 经济研究(27244)
- 财经(27129)
- 业(26450)
- 问题(25715)
- 经(23184)
- 图书(22229)
- 版(21468)
- 科技(20404)
- 资源(20246)
- 技术经济(19593)
- 理论(19042)
- 现代(18443)
- 业大(18039)
共检索到61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基于共生理论,笔者提出农户群发展的共生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增加共生界面、改进共生模式、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加强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以及完善农户群的整体规划是促进孟寨村农户群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共生理论特别适用于专业村农户群的发展研究,同时,共生理论能为村庄发展提出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生 共生发展 农户群 孟寨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农户互动网络具有嵌入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和传承性等特征。文章针对农户互动网络的动态性,提出农户互动网络的四阶段演化模型,并以河南省杞县孟寨村为例对其进行案例研究。文章认为,初始阶段,互动内容单一、规模小且结构离散;单核阶段,个别农户的能量得到迅速积累,与周围农户的能量呈现显著的差异,并成为农村社区的"明星"农户;多核阶段,互动网络出现多个核心,互动规模较大,但网络结构混乱、无序;高水平互动阶段,互动规模大,能量和能量流呈现等级、有序的结构。
关键词:
农户互动网络 演变模型 孟寨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党睿 赵德华
通过对河南省吴沟村81家农户依照设定标准所选取的反映不同层次的20家农户的调查,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自主发展能力的农户的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发展情况,探讨了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农户三商的度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技术、制度、地域基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影响农户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户自身;农户的智商(IQ)、情商(EQ)、财商(FQ)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起着显著作用;但不同程度的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三商对其影响有明显差异,即主导商不同。调查发现:农户都有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意识,且在追求农业以外的收入方面有着强烈愿望。在大致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提出了不断完善农户自身发展的相关措施,以利于农户自身合理规划,进而推动农村发展。
关键词: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 智商 情商 财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亚恒 曲春红 刘现武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陈淑兰 李小建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打工区位选择中打工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主要基于传统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关系网络在打工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打工者和潜在打工者在由关系强度决定的博弈中造成了打工簇的形成和扩散。
关键词:
打工簇 关系网络 农户 中部农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家伟 何长涛 乔家君 李小建
通过对河南省双沟村75家农户的深入访谈,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农户都认为公共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农户认为无论是破坏还是改善都存在政府不作为。农户对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受个体特征、农户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共同制约,支付意愿普遍较低。年龄和学历与支付意愿负相关;职业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之具有统计上的正相关,但系数较小,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农户认为公共空间破坏越严重,越易产生支付意愿。农户对村域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其支付意愿对村域治理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公共空间在村庄的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传导,通过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因子对农业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2)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农户生产规模、细碎化程度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农业环境影响显著。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加大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户增收行为,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明霞
河南省是作为中部崛起的省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几千年的农耕历程,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省,但是却一直不是农业强省。因此,既然作为农业大省,就应该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利用河南省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来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增长。对于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较多,如我国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必须以电子商务推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必须把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起来才行,而本文则认为农户是打破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慢的瓶颈。因此,笔者运用实际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分析农户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和地位,以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
农户 农业产业集群 作用 河南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海龙
本文使用2005—2008年河南省农户微观层面的截面数据,运用参数方法测算了近年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结果表明:2005—2008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呈递增趋势,平均技术效率在0.77~0.87之间,且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映晖 张正河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后二十年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 :1 983~ 2 0 0 3年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生活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文教娱乐费、医疗保健费和工时费的比重却明显提高 ,其中文教娱乐费上升幅度最大。比较而言 ,城乡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再生产 成本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慧
文章在对河南省农产品配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实行农产品配送模式农户参与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农户(农场)+市场"、"农户+经济组织+市场"及"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等3种农户参与下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同时对其配送绩效进行了逐一评述,旨在给予农户在农产品配送中以充分自主选择权的同时,增强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包容性和连续性,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时针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和类型进行系统论述,并从配送模式的评价角度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仅农户特征的不同对流通模式的影响不同,而且农户特征对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跃超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是支持农民消费的重要推动者,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金融网点少、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信息不通畅等因素,制约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借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消费。
关键词:
消费 金融设施 信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本文根据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对转出和转入影响方式不同;对于同一转出户,农户将优质农地留作口粮田,愿意先转出劣质农地;对于同一转入户,农户处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更愿意转入优质农地;受农地质量的影响,农户转入、转出意愿差异较大,改善农地质量有利于减少农地撂荒形象。
关键词:
农地质量 农户 流转意愿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兼业时间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户进行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的信贷意愿和农户所受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意愿的影响有限,只有在金融关系资本上影响显著;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社会资本总体上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确能有效缓解农户所受到的信贷配给;进一步对不同信贷配给类型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缓解信贷配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金融关系资本和专业合作组织资本在缓解供给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而政治关系资本和亲缘关系资本在缓解需求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从...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意愿 信贷配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