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7)
- 2023(17743)
- 2022(15257)
- 2021(14135)
- 2020(11708)
- 2019(26998)
- 2018(26822)
- 2017(51571)
- 2016(27816)
- 2015(31379)
- 2014(31384)
- 2013(30873)
- 2012(28700)
- 2011(25881)
- 2010(26027)
- 2009(23529)
- 2008(22851)
- 2007(20274)
- 2006(17927)
- 2005(16005)
- 学科
- 济(121377)
- 经济(121247)
- 管理(80583)
- 业(78672)
- 企(64348)
- 企业(64348)
- 方法(50551)
- 数学(43039)
- 数学方法(42409)
- 农(33490)
- 中国(33440)
- 地方(28769)
- 业经(28291)
- 财(27194)
- 学(24481)
- 农业(22754)
- 技术(22328)
- 制(21391)
- 贸(20837)
- 贸易(20822)
- 理论(20291)
- 易(20110)
- 和(18581)
- 环境(18468)
- 银(18301)
- 银行(18250)
- 融(17612)
- 金融(17610)
- 行(17462)
- 务(16816)
- 机构
- 学院(396678)
- 大学(396196)
- 济(160730)
- 经济(157207)
- 管理(157091)
- 理学(135238)
- 研究(134701)
- 理学院(133767)
- 管理学(131346)
- 管理学院(130637)
- 中国(100070)
- 京(85225)
- 科学(82683)
- 财(72300)
- 所(67320)
- 农(64310)
- 中心(61239)
- 研究所(60936)
- 江(59158)
- 业大(58657)
- 财经(57495)
- 北京(54175)
- 范(53980)
- 师范(53470)
- 经(52261)
- 农业(49662)
- 院(49245)
- 州(48432)
- 经济学(47802)
- 技术(43464)
- 基金
- 项目(268301)
- 科学(211238)
- 研究(198649)
- 基金(192795)
- 家(167342)
- 国家(165917)
- 科学基金(142860)
- 社会(124604)
- 社会科(118110)
- 社会科学(118081)
- 省(105994)
- 基金项目(102173)
- 自然(91975)
- 教育(91705)
- 自然科(89813)
- 自然科学(89793)
- 划(88467)
- 自然科学基金(88140)
- 编号(81739)
- 资助(79420)
- 成果(66058)
- 发(60579)
- 重点(60318)
- 部(58878)
- 课题(56782)
- 创(56326)
- 创新(52503)
- 国家社会(50826)
- 科研(50691)
- 教育部(50670)
- 期刊
- 济(181335)
- 经济(181335)
- 研究(118362)
- 中国(78414)
- 学报(60213)
- 农(59326)
- 管理(58966)
- 科学(56619)
- 财(54409)
- 教育(49011)
- 大学(46307)
- 学学(43335)
- 农业(41139)
- 技术(38558)
- 融(34877)
- 金融(34877)
- 业经(31070)
- 财经(27889)
- 经济研究(27874)
- 经(23999)
- 问题(23945)
- 图书(21404)
- 业(20771)
- 技术经济(20648)
- 科技(19896)
- 理论(18937)
- 商业(17802)
- 现代(17781)
- 版(17580)
- 贸(17362)
共检索到592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亮 马颖
文章阐述了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共生理论及其解决共性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分析了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问题。
关键词:
共生理论 产业共性技术 合作研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芹 何彬斌 吕郑超 谭凯
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促进国家产业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科技政策。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的获取多以合作为主要模式,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实践来看其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在合作模式基础上,实施模块化决策、积极筹措资金、阶梯式研发等措施积极构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创新系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杨涛
在信息不对称下,通过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利益分配博弈模型,首次运用纳什谈判解研究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利益分配最优合同设计问题,剖析最优合同及预期净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致使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产生无谓损失;合作双方的谈判力仅正向影响研发双方的转移支付;利益分配比例随企业对研发成功的贡献水平的增大而变大,贡献水平通过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正向影响企业研发努力程度;双方研发努力程度随着自身单位努力成本及共性技术后续商业化难度减小而增大,随共性技术预期研发收益增大而增加;合作研发预期净收益与预期研发收益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合作研发 利益分配合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鹏 陈伟
针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以企业合作方式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复杂管理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博弈主体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决策模型,在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违约成本与合理的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会产生部分博弈主体均选择中途背叛的演化稳定策略。因此,本文提出合理制定创新收益分配方案、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建议,促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荣贵 王敏
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VLSI、SE-MATECH和IMEC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不同联盟形成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总结出三家联盟在服务对象、组织结构与模式、研发投入、研发与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阳 唐玉洁
为破解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难题,主体间合作研发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愈发重要,而现有研究较少从合作类型和合作特征角度解读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为此,以1985—2021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企—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入手,引入合作规模和技术领域多样性两个特征变量,考察合作模式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合作研发正向影响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其中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作用更显著;(2)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3)合作类型显著调节合作规模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削弱了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相关决策者根据合作类型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宋春丽 刘桂云
港口及航运服务业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航运服务业合作问题对提高港口区域服务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构建了区域航运服务业合作共生模型,分析了区域航运服务业合作共生发展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并对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区域航运服务业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区域航运服务业 合作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健
共生理论是生物学中一种描述物种关系的理论。文章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研究中,从共生理论出发对职教集团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职教集团共生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共生理论 职教集团 共生系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月龙 刘思漫 白春光 张月月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将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及政府构成的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分为产出导向与过程导向情形,运用微分博弈分析两种情形下主体决策、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产出弹性增量较小(大)时,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努力水平与收益系数正(负)相关,与双方努力成本系数及技术淘汰率负(正)相关,监控成本的影响与此类似;收益系数较大(小)时,双方努力水平与产出弹性及其增量正(负)相关;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时,双方努力水平和研发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更大,反之需考虑监控成本与高校院所努力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补贴系数在过程导向情形下更小,当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或较大时政府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下更高,否则过程导向情形更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张卫国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研发支持 合同设计 博弈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博弈模型,从政府视角研究以共性技术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政府支持性研发外包合同,并对最优外包合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最优研发外包合同存在的前提,最优合同条款随政府预算的增大而增多,企业保留收益增大倒逼政府预算增加;企业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共性技术价值系数以及从研发中分享的收益份额正相关,与政府支付的固定研发费用负相关;政府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固定研发费用及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企业最优投入与政府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与政府投入对研发成功的贡献系数正相关,且企业最优投入随其研发能力的增强而加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预算、项目前景及支持性资源分配3个方面提出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合同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佩 费方域
以往研究政府对共性技术资助的绝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缺乏从政府资助对研发企业研发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研究,并且到目前为止关于政府资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具有互补还是替代效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企业进行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一个三阶段模型,从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对研发企业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政府资助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识别了共性研发失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资助效果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就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给
关键词:
共性技术 研发失灵 政府资助 资助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洪全 李伟铭 陈静
本文在运用共生系统理论对厦漳泉物流产业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阐述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D-S模型分析了厦漳泉物流产业共生系统存在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共生系统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卫宁
共生机制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本文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进行了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阐释了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形成动因与运作模式,最后,从完善共生秩序、强化共生环境建设、加强共生界面建设、培育平等共生单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 共生理论 发展机理 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洪全 李伟铭 陈静
本文在运用共生系统理论对厦漳泉物流产业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阐述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D-S模型分析了厦漳泉物流产业共生系统存在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共生系统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