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5)
2023(17692)
2022(15097)
2021(14186)
2020(11782)
2019(27009)
2018(26485)
2017(50485)
2016(27035)
2015(30297)
2014(29481)
2013(28850)
2012(26292)
2011(23716)
2010(23197)
2009(21093)
2008(20206)
2007(17177)
2006(14691)
2005(12561)
作者
(73703)
(61633)
(60771)
(57989)
(39049)
(29344)
(27693)
(24114)
(23343)
(21416)
(20832)
(20700)
(19242)
(19221)
(19044)
(18590)
(18299)
(17917)
(17526)
(17487)
(14944)
(14894)
(14614)
(13920)
(13667)
(13556)
(13345)
(13209)
(12133)
(12084)
学科
(110690)
经济(110581)
管理(78964)
(74732)
(62474)
企业(62474)
方法(51265)
数学(45077)
数学方法(44517)
中国(31231)
(28362)
(26450)
业经(24287)
地方(22913)
(21568)
技术(21325)
(20810)
贸易(20797)
(20242)
农业(19147)
(18593)
理论(17383)
环境(17280)
(17001)
(16505)
财务(16435)
财务管理(16404)
(16316)
银行(16276)
(15816)
机构
大学(373430)
学院(371237)
(155089)
经济(152179)
管理(151082)
理学(132314)
理学院(130901)
管理学(128690)
管理学院(128024)
研究(124405)
中国(93095)
(78703)
科学(75431)
(66932)
(59829)
中心(56254)
研究所(55138)
财经(54983)
(54473)
业大(53318)
(50785)
(50434)
北京(49530)
(48885)
师范(48473)
经济学(47565)
(46023)
经济学院(42968)
农业(42541)
(41405)
基金
项目(264733)
科学(210882)
研究(194941)
基金(194807)
(169467)
国家(168122)
科学基金(145968)
社会(125729)
社会科(119294)
社会科学(119264)
基金项目(103291)
(101435)
自然(93941)
自然科(91858)
自然科学(91838)
自然科学基金(90196)
教育(89558)
(85804)
资助(79207)
编号(78012)
成果(61817)
重点(59153)
(59113)
(58153)
(56641)
创新(53779)
课题(53326)
国家社会(52748)
教育部(51212)
科研(50387)
期刊
(159176)
经济(159176)
研究(107591)
中国(67707)
学报(55329)
管理(55281)
科学(53299)
(49362)
(48282)
大学(43001)
教育(41526)
学学(40351)
农业(34392)
技术(33269)
(28723)
金融(28723)
经济研究(26959)
财经(26244)
业经(25552)
(22547)
问题(20511)
科技(18956)
(18832)
图书(18521)
技术经济(18377)
理论(16901)
资源(16856)
(16653)
(16201)
统计(16161)
共检索到526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锋  逯宇铎  于娇  
本文基于不同区域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考虑,运用共同前沿方法分析2009~2013年中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创新效率,利用"技术缺口比率(TGR)"测算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技术差距。研究发现:不管是基于共同前沿还是区域前沿,从中国整体来看,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提升空间比较大;区域前沿下测算出来的创新效率被高估了,共同前沿测算出来的创新效率反映了潜在提升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远远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代表了当前中国区域创新的最高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文章在考虑不同区域存在技术差距的前提下,首次运用共同前沿考察了2002-2012年中国三大区域的创新效率,并定量测算中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创新效率偏低,创新水平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不同技术集合,三大区域在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下呈现不同的发展格局;东部区域与当前全国最优创新水平非常接近,而中西部区域创新技术缺口比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波动幅度较大;三大区域之间的创新水平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娜  彭甲超  易明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优状态并能发挥最大效能,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创新资源本身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分解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显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全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具有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3)不同群组和省市的无效率损失及提升路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从时间变化趋势看,2009年是重要的时间拐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炎德  孙万岭  
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提高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关键,这需要对我国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文章在构建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的异质性,构建基于共同前沿的效率测度模型,对2012—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4年间,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整体偏低;在不同前沿模型下,我国省(市)间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差异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炎德  孙万岭  
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提高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关键,这需要对我国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文章在构建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的异质性,构建基于共同前沿的效率测度模型,对2012—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4年间,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整体偏低;在不同前沿模型下,我国省(市)间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差异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在引入工业"三废"和CO2等指标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利用规模报酬不变和可变的DEA模型测度分析2003—2010年各省份企业绿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分解,最后检验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偏低,且均呈现下降趋势,各阶段纯技术效率持续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与传统效率相比,绿色效率值更低,绿色与传统成果转化效率省际排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经济效率不高省份在技术环境效应转化中依然落后。(2)各省份、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TGR值显示,东部地区两阶段创新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大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  谢蕊蕊  
本文在考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的条件下,运用共同前沿法,对我国工业基于区域随机前沿的技术效率、基于共同前沿的技术效率和技术差距比进行了实证性的区域比较,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工业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面可以用同一共同前沿包络,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比;支持文献中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工业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提升的速度不断下降的结论;通过三大区域之间的技术差距比的变化趋势发现,二元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地反映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工业技术效率的落差上,而且这种落差随时间的推移出现扩大化的倾向,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在工业经济效率上也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差异还不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树金  许可瑞琳  
本文采用Battese的参数型共同前沿法建立了中国2001~2013年36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投入共同前沿函数,结合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测算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IV-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平稳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有显著差别,全要素能源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虽然样本期内有小幅波动,但三类行业基本也呈上升趋势。此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节能潜力是其他两类行业平均水平的2.9倍。影响因素方面,企业研发投入、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对整体工业行业和各要素密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秦阳  
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文章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区域创新能力高低的表征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域创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京星  黄健柏  丰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毅  刘维奇  李景峰  
文章采用共同前沿方法对32家上市物流公司2000-2009年的成本效率做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β收敛、σ收敛和PAM模型考察了物流上市公司成本效率的收敛趋势和收敛方向。结果显示,32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在10年中存在收敛趋势,但反映的是效率水平的退化。国内物流市场开放促进了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水平向效率前沿的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凡  刘雪娇  谢文秀  
本文选取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2000-2014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方法(Meta Frontier-Dea)测算非传统地理划分下的中西部区域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在新分类下,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均存在下降趋势,说明该地区能源效率利用状况亟待改善;中西部省份之间存在能源效率差异,区域间的技术落差比率差距导致了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拉大。本文利用tobit模型探究了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政府规制、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存在影响,但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回归结果,本文提出中西部地区在加大城市化进程时,须提高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并且加大对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以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发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算了各区域的研发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角度,考察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等主体要素及其联结关系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发现有:考察期内中国研发创新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逐年不断提高;各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结对创新效率均产生负向作用,这反映出中国当前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建设并不理想。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加强区域创新系统网络能力建设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超  申俊喜  
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地区工业企业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指标,应用明确包含地区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可观测地区异质性有显著影响,如果未加以考虑和控制,这些效应被包含进无效率项将导致估计的效率有明显的偏差;知识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对创新产出有不同影响,自主研发和技术消化吸收有显著正的影响,国内外技术引进有负的影响;制度环境差异是导致创新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机会多的地区创新效率也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鹏  于伟  
基于2000-2010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本文研究了高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内211高校占比、高校科研产出和研究生培养数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合作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互动模型中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减缓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为此,需要优化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高校科研投入资源的产出绩效;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协调性,以提升企业和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以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