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7)
2023(15188)
2022(13205)
2021(12092)
2020(10055)
2019(23336)
2018(22853)
2017(44773)
2016(23812)
2015(26724)
2014(26300)
2013(25829)
2012(23422)
2011(20904)
2010(20444)
2009(18409)
2008(17562)
2007(14876)
2006(12675)
2005(10532)
作者
(66131)
(55359)
(54658)
(52140)
(35141)
(26498)
(24824)
(21669)
(20945)
(19296)
(18783)
(18425)
(17264)
(17133)
(17115)
(16649)
(16458)
(16355)
(15807)
(15585)
(13409)
(13281)
(13186)
(12533)
(12382)
(12112)
(11984)
(11809)
(10995)
(10881)
学科
(99176)
经济(99073)
管理(69539)
(66802)
(55097)
企业(55097)
方法(52510)
数学(47073)
数学方法(46508)
(25948)
(25482)
中国(23663)
(21365)
贸易(21361)
业经(21057)
(20828)
(18942)
地方(18513)
农业(17288)
(16391)
财务(16321)
财务管理(16284)
技术(15676)
企业财务(15449)
环境(15091)
理论(15087)
(14771)
(14297)
(13453)
(13065)
机构
大学(335226)
学院(333138)
管理(138435)
(137320)
经济(134719)
理学(122395)
理学院(121181)
管理学(119032)
管理学院(118446)
研究(103921)
中国(76013)
(68714)
科学(63679)
(60886)
财经(50842)
(50258)
业大(50042)
(49193)
中心(48208)
(46677)
研究所(45335)
(45159)
经济学(42935)
北京(42213)
(41987)
师范(41596)
农业(39463)
经济学院(39295)
财经大学(38508)
(38432)
基金
项目(242455)
科学(192614)
基金(179504)
研究(175733)
(155874)
国家(154664)
科学基金(135122)
社会(113428)
社会科(107805)
社会科学(107781)
基金项目(95189)
(93055)
自然(88431)
自然科(86475)
自然科学(86457)
自然科学基金(84905)
教育(81152)
(78199)
资助(74544)
编号(70425)
成果(54442)
(54294)
重点(53544)
(50486)
(50403)
国家社会(47691)
教育部(47307)
创新(47107)
课题(46988)
科研(46827)
期刊
(133821)
经济(133821)
研究(92764)
中国(52639)
学报(51218)
管理(48064)
科学(47053)
(44993)
(43901)
大学(39819)
学学(37667)
教育(32252)
农业(31137)
技术(29640)
(24343)
金融(24343)
财经(24078)
经济研究(22595)
业经(22280)
(20463)
问题(18009)
技术经济(16585)
统计(16460)
图书(16143)
理论(16070)
(15882)
科技(15752)
(14945)
(14889)
(14842)
共检索到45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美玲  
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共同前沿函数(MF),对我国三大区域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区域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和技术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随机前沿可以用同一前沿函数反映;各区域的技术差距比重表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即东高中次西低;东部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有效,它的技术水平最接近于全国的技术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冕  徐江川  杨福霞  
为统筹解决绿色生产率估算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随机因素干扰以及潜在内生性等问题,本文将自助抽样法(Bootstrap)引入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准确评估绿色生产率的稳健方法,并依此考察2003—2016年我国城市层面绿色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滞后(SLX)模型,并通过引入空气流通系数这一工具变量解决模型设定的内生性问题,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因果关系进行了科学识别。结果显示,经自助抽样法修正后的稳健绿色生产率在样本期限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均增长率为6.21%,这一数值要高于修正前的测算结果;从地区层面来看,绝大部分城市的绿色生产率排名在经自助抽样法修正后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尤其是处于中间名次的城市排名变动更为明显。其次,空间回归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增强在显著促进本地区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同时,也会对相邻城市的绿色生产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意味着环境规制除了在本地区产生“波特效应”之外,也引发了空间上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但从净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增强总体上能够促进城市绿色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娜  彭甲超  易明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优状态并能发挥最大效能,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创新资源本身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分解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显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全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具有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3)不同群组和省市的无效率损失及提升路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从时间变化趋势看,2009年是重要的时间拐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青青  苏秦  尹琳琳  
本文在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引入社会资本因素,采用信任、交互、互助和社团测量我国各省市的社会资本水平。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根据1993~2007年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信息化、市场化和社会资本对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信息化和市场化对我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互助和社团对服务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信任和交互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震  丛林  
对创新系统各投入要素间弹性系数的测算,有助于明确要素配置的优化方向,本文利用不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模型(CE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测算了FDI、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力投入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各要素间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溢出系数为0.152;FDI与研发人力投入呈互补关系,而FDI与研发人力聚合后与研发资金投入呈替代关系;现行研发活动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研发人力投入是目前创新投入中最需加强的部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邱俊杰  李新春  何轩  
效率假说须考虑决策单位技术水平的差异,但许多文献在研究效率时都把中国所有区域看成一个总体,其隐含假设东、中、西部生产前沿均相同,忽视了技术集的地区差异。本文利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包络东中西部的生产前沿,然后估算和比较区域间技术差距和技术效率,发现东中西部所面对的技术集差异显著,并且中部技术效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西部、东部,技术效率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研发投入的相对强度、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等因素相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宏毅  黄岷江  李程  徐硼  
本文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个行业,对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中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正的溢出效应,而垂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后向溢出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水平和前向溢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宏毅  黄岷江  李程  徐硼  
本文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个行业,对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中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正的溢出效应,而垂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后向溢出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水平和前向溢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豪  何宇  张建华  
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TFP),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主要城市绿色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前沿技术进步是绿色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却比较滞后;城市绿色TFP显示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存在空间溢出;其中研发投入对绿色TFP的增长不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本地促进效应。人力资本对于绿色TFP的增长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凌郁  崔新媛  魏欢  陈敏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不同经济类型的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和实证测算分析。研究表明,1996~2011年间,所有类型的建筑企业均保持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效率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技术进步是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固定资产净值增长;内资建筑企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要素运转能力较差,配置效率较低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晗  王钊  姜松  
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递增趋势;不同区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明显,但差别在逐步缩小;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步伐,提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区域间的差异,以期继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减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慧  孟令杰  王怀明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地区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期间八大地区平均的TFP和技术进步率都为正增长,与此同时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且为负增长,规模效率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负增长,只有少数地区的配置效率改进有正增长;(2)从地区差距和波动来看,八大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有所缩小,其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两者波动性不大,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波动都较大;(3)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配置效率的波动是农业TFP的波动的首要推动力,即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业TFP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乐  曹静  
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四个部分。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12%,增长速率呈整体递减的趋势;规模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配置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地区来源,配置效率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本文运用基于共同前沿分析框架的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地区工业绿色TFP指数及其分解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地区工业绿色TFP整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东部省区工业绿色TFP指数高于中部与西部省区,工业低碳生产技术的地区差距整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西部工业低碳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中部;(2)东部地区工业绿色TFP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显著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地区工业绿色TFP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在发挥技术进步对地区工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周鹏  
本文在全要素框架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标,并基于拓展的共同前沿函数提出了一种描述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差异的测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我国2001-2007年的全要素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仅为0.349;区域二氧化碳绩效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东部接近全国最佳水平,东北稍低,中部和西部则比较落后,技术差距比不足0.4;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差异性在样本期间不仅没有缩小,还呈现出年均1.62%的扩大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