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4142)
- 2022(11756)
- 2021(10704)
- 2020(8991)
- 2019(20774)
- 2018(20486)
- 2017(40071)
- 2016(21010)
- 2015(23290)
- 2014(22880)
- 2013(22284)
- 2012(20477)
- 2011(18197)
- 2010(18121)
- 2009(16129)
- 2008(15421)
- 2007(13125)
- 2006(11541)
- 2005(10215)
- 学科
- 济(94637)
- 经济(94559)
- 业(55493)
- 管理(55015)
- 企(43074)
- 企业(43074)
- 方法(37140)
- 数学(32811)
- 数学方法(32421)
- 中国(27052)
- 地方(26648)
- 农(26086)
- 业经(22487)
- 财(18789)
- 农业(17985)
- 贸(17431)
- 贸易(17419)
- 易(16824)
- 学(15861)
- 地方经济(15378)
- 技术(15080)
- 制(14685)
- 产业(14663)
- 环境(14124)
- 银(13948)
- 银行(13922)
- 融(13830)
- 金融(13828)
- 发(13615)
- 行(13449)
- 机构
- 学院(283053)
- 大学(278445)
- 济(121180)
- 经济(118956)
- 管理(111224)
- 理学(95558)
- 研究(95003)
- 理学院(94542)
- 管理学(92968)
- 管理学院(92437)
- 中国(72090)
- 京(60818)
- 科学(56360)
- 财(52706)
- 所(45890)
- 农(44560)
- 中心(44544)
- 江(42045)
- 财经(41825)
- 研究所(41576)
- 业大(41003)
- 北京(38570)
- 经(38111)
- 经济学(37205)
- 范(36955)
- 师范(36567)
- 院(35116)
- 农业(34370)
- 州(33574)
- 经济学院(33573)
- 基金
- 项目(195120)
- 科学(154887)
- 研究(144803)
- 基金(140491)
- 家(121726)
- 国家(120716)
- 科学基金(105020)
- 社会(93290)
- 社会科(88683)
- 社会科学(88666)
- 省(77833)
- 基金项目(74384)
- 自然(66293)
- 教育(66206)
- 划(64846)
- 自然科(64789)
- 自然科学(64770)
- 自然科学基金(63600)
- 编号(58743)
- 资助(56714)
- 发(47908)
- 成果(45639)
- 重点(44307)
- 部(42149)
- 创(42039)
- 课题(40783)
- 创新(39315)
- 国家社会(38864)
- 发展(38476)
- 展(37857)
- 期刊
- 济(133424)
- 经济(133424)
- 研究(82095)
- 中国(58343)
- 管理(42883)
- 农(41004)
- 学报(39916)
- 财(39894)
- 科学(38707)
- 教育(31968)
- 大学(31929)
- 学学(29987)
- 技术(28492)
- 农业(28446)
- 融(25835)
- 金融(25835)
- 业经(24248)
- 经济研究(22079)
- 财经(20002)
- 问题(17862)
- 经(17454)
- 业(15479)
- 技术经济(14313)
- 商业(14248)
- 科技(13773)
- 贸(13133)
- 图书(12860)
- 统计(12859)
- 现代(12675)
- 策(12344)
共检索到42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素英 刘宏波 张烨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规模总量及研发能力。京津冀区域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波动上升,整体处于低水平协同。京冀、津冀协同系数波动幅度大,三地协同难度较大。鉴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功效,为促进京津冀物联网产业有序发展,必须合理制定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弥补三地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足、制定战略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及组建合作联盟等来实现共享式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素英 刘宏波 张烨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建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京津冀三地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仍较大。河北省自身的经济赶超和跃升需要构建一种选择广泛、载体众多、成本低廉、效益彰显、资源配置灵活的人才柔性引进、共享和使用机制,使得多方充分共享人才价值,且能够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互利共赢,即人才柔性共享。关于人才柔性共享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命题,陈亮、石晓飞合著的《京津冀人才柔性共享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建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京津冀三地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仍较大。河北省自身的经济赶超和跃升需要构建一种选择广泛、载体众多、成本低廉、效益彰显、资源配置灵活的人才柔性引进、共享和使用机制,使得多方充分共享人才价值,且能够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互利共赢,即人才柔性共享。关于人才柔性共享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命题,陈亮、石晓飞合著的《京津冀人才柔性共享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道玲 耿德伟 张文铖 彭程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区域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情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自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创新创业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稳步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化解落后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但在互联互通、要素使用效率和创新扩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
京津冀三地税收和人均税收不均衡,北京市财政支出压力最大,在税收优惠和税收征缴等政策上,三地也存在差异。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税收问题表现在:京津冀政府间税收分配协调机制缺失,京津冀产业转移使转出地税收短期内下滑,总部经济税收政策导致京津冀税收和税源背离。科学的税收分享政策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保障,要探索建立京津冀税收分享和产值分计制度,设立京津冀税收协调机构,设立税收分享缓冲期,制定总部经济和分公司税收分享政策,制定园区合作税收分享政策,制定中央财政扶持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键明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河北省服务业相关数据对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对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通过误差向量修正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在长期内影响也较小,而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将长期保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杨 王德起
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测度京津冀的系统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呈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性,京津两地为有序度的最高值区,京保石和京唐秦为次高值区,沧州、邯郸、邢台和衡水为较低值区,而张家口、承德等区域为低值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在不断上升,并且2010—2015年的协同度增速要快于2005—2010年,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在近五年逐步深化。
关键词:
复合系统 协同度模型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杨 王德起
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测度京津冀的系统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呈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性,京津两地为有序度的最高值区,京保石和京唐秦为次高值区,沧州、邯郸、邢台和衡水为较低值区,而张家口、承德等区域为低值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在不断上升,并且2010—2015年的协同度增速要快于2005—2010年,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在近五年逐步深化。
关键词:
复合系统 协同度模型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王坤 李克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京津冀三地同级政府之间两个方面的关系,需要三地政府之间有效协商和协调,也需要中央政府进行有效干预。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和税收分享比例的有效设计和运行实施,将关系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败、产业转移的顺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发展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京津冀 税收分享 产业转移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